第十一章 曹操震怒(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对于曹操,杨彪是完全不怕的。  

他的性格就如同他的名字一样,十分刚烈正直,同时他也是对大汉皇室最为忠心的那一批人。  

当初董卓想要带着天子迁都,便是他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与其据理力争。  

连董卓都不怕,他又怎么会害怕曹操?  

曹操此番让天子迁都至许县,他亦是极力反对,但奈何形势比人强,不得不从。  

这也导致了他对曹操的观感极差。  

现在眼看天子连自行封赏群臣都要受到曹操的拒绝,杨彪哪里还忍得住?  

“曹操,你虽解救天子有功,但别忘了你只是臣子!”  

杨彪抬头看向曹操,眼神凌厉,“做臣子就要有做臣子的本分,天子封赏谁,这是天子的权力,与你何干?”  

“你难不成想要越俎代庖吗!”  

杨彪这番话,可谓是诛心之言。  

而坐在杨彪旁边的杨修已经满头大汗了,一边扯着杨彪的衣袖,一边低声急道:“父亲,快别说了…”  

曹操迎天子来许县,目的是什么谁不知道?  

将天子掌握在手,他便能借天子之名行事,和当初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董卓无异!  

可是这种话能说吗?  

面对儿子的劝阻,杨彪直接选择了无视,他挺直腰杆,目光如两柄利剑一般直逼曹操。  

大殿内的气氛都因此变得凝重了起来。  

“杨爱卿…”  

见到针锋相对的两人,天子一时间有些慌了,想要开口调停一下,但这时曹操却开口了。  

只见他手里的酒杯,眯眼看向杨彪,笑道:“早闻杨公性格刚烈,果然名不虚传。”  

杨彪淡淡说道:“不敢当,只是习惯了心直口快而已。曹兖州不敬天子,老夫身为大汉属臣,自然要为陛下护节。”  

“老匹夫!你放肆!”  

一名身材魁梧的武将闻言登时大怒,直接拍案而起,手已经按在了腰间的利剑上,作势欲拔。  

“许褚,不得无礼。”  

曹操开口制止了他,随后看向杨彪,呵呵一笑:“看来杨公对我颇有成见。”  

“天子要封赏群臣,我不过是先确定哪些是有功之臣,然后再由天子进行封赏而已,何来不敬之说?”  

杨彪冷笑道:“谁有功谁无功,还不是你说了算,由你来拟定名单,怕是日后我大汉朝堂之中,尽是你曹操家臣!”  

“如今陛下刚刚定都,朝堂尚未建立完善,散落天下各地的汉臣尚未前来觐见,你此时就想先插足朝堂占据要职,当真以为别人都看不出来吗?!”  

杨彪话音落下,杨修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可是曹操依然不以为意,只是淡淡说道:“我曹操是否有私心,杨公说了可不算,陛下说了才算。”  

说着,他抬头看向天子。  

“敢问陛下,操可有私心?”  

一时间,大殿内许多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天子的身上。  

面对众人投来的目光,天子脸色发白,眼神在曹操和杨彪之间游移许久,最终才干笑着道:“孟德自然是大公无私的…”  

此言一出,杨彪的表情瞬间黯淡了。  

而曹操则是忍不住放声大笑,大殿内的众多文臣武将,也跟着笑了起来。  

杨修连滚带爬地来到大殿中央,向曹操叩首祈求道:“我父亲今日酒后失言,还请司空大人不要与他计较!”  

曹操对此浑不在意:“德祖不必多言,杨公久随天子,乃朝廷老臣,我素来敬重,又怎会怪罪于他。”  

说着,他再次举起酒杯,对着大殿内的众人朗声笑道道:“来来来,都喝酒,今日不醉不归!”  

“诺——!”  

大殿内的气氛重新热烈了起来,众人觥筹交错,推杯换盏,唯有杨彪失魂落魄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不发一言。  

杨修看着父亲这般模样,也不知该如何安慰,忍不住叹息一声。  

他知道父亲对于汉室的忠心,但从定都许县开始,汉室的衰微就已经注定,天子也将彻底沦为曹操一人的傀儡。  

这不是他们能够改变的。  

上方的天子也注意到了杨彪的表情,虽然心中内疚,但也无可奈何,只能借酒浇愁。  

而就在这时,一道突兀的声音突然从大殿外传来。  

“报——!”  

声音由远到近,很快一名侍卫跑了进来。  

“有何事奏报?”  

曹操皱起了眉头,此事他兴致正浓,突然被人打断,心中自然觉得十分不爽。  

这名侍卫面露为难之色,他看了看上方的天子,又看了看曹操,不知该如何作答,最终低下头,双手将一份奏报双手奉上。  

“给我吧。”  

宴席之中,一名中年文士走了出来,上前将这份奏报拿起来仔细看了看。  

没一会儿,他的脸上便露出了震惊的神色。  

“怎么了,文若?”  

曹操见到他的表情,忍不住问道。  

荀彧平日里向来沉稳,喜怒不形于色,到底是什么事情能让他当场就变了脸色?  

“这…”  

荀彧张了张嘴,但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只能将这份奏报交给曹操,“主公还是自己看吧。”  

曹操心里疑惑,但还是接过了奏报,然后打开仔细观看。  

很快,震惊之色便同样爬满了他的脸庞。  

同时还有难以言喻的愤怒!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袁绍你这个奸贼!恶贼!逆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