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如何潜伏(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夜色渐深,子时到来。  

石炎秘境终于被关闭。  

所有留在秘境中的修士,皆被强行传送了出来,落在秘境出口处的空地上。  

无数道神识,瞬间笼罩而去。  

众多势力的人马也当即围拢向前。  

随后,众人傻眼了。  

从秘境中传送出来的人群里,根本就没有徐哲。  

有分神期强者亲自出面,逐一探查,结果令众人震惊。  

徐哲真的不在这里!  

消息顿时被传遍整个灵网。  

曲红袖早早就收到楚萧彤的消息,直接与姬大力等人离去,随后在灵网上看到这消息,笑得发出了猪叫声。  

翌日,四大洲所有修士都在议论此事。  

原本以为会有一场大战发生,甚至许多人都在观望南天洲的动静,楚萧彤率领朱雀军强行要闯入东乾洲,这已经违反了四洲议会的规矩。  

重点是她还杀了十万寒鸦军与苍骑军。  

结果眼看就要踏入东乾洲边境,却突然没了动静。  

再等到众人收到消息,徐哲并没有被秘境传送出来,才发现楚萧彤与朱雀军早已经回南天洲边域战场了。  

这也就意味着,楚萧彤她们比所有人都提早知道徐哲不会有危险。  

那么问题来了,徐哲是怎么再重重包围下,悄然无息的离开了秘境?  

许多人都联想到一个可能,是各大势力在秘境中布置的传送阵。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里,众人百般猜测,都在议论是哪个势力提供了传送阵,助徐哲离开。  

四洲议会在东乾洲与北地洲的施压下,也给楚萧彤发出数十道令书,针对她斩杀十万寒鸦军与苍骑军之事,发起了一场审判会,要求她前去参加。  

然而楚萧彤完全没有理会,直接率领上千万朱雀军,远征边域战场,一路杀到妖域。  

四洲议会因此勃然大怒,虽然议会里也有一些人为楚萧彤撑腰,但终究抵不过北地洲与东乾洲联手,最终议会通过一项令书,直接发往边域战场。  

令书要求楚萧彤十天之内,到议会参与审判会,否则将取消她朱雀军将领一职,并宣判她意图入侵东乾洲,南天洲因此要负起大责,赔钱割地等条款即将出炉。  

消息一出,再一次震惊四大洲所有修士。  

许多人都感觉不妙。  

山雨欲来风满楼。  

三天后。  

西坤洲一座普通古城外。  

一道身影慢悠悠的走来,正是徐哲。  

他一身黑衣,容貌不再惊世俊朗,以一种秘法将整张脸完全改变,甚至连气息都变了。  

从秘境离开后那一夜,徐哲从东乾洲跟天骄谷的秘密通道离开,并彻底掩藏身份,在天骄谷中闭关。  

他吞噬了那块巨大的不死树心髓,用了整整两天时间,才完全将其炼化。  

木灵根得到了升华,成了极品品阶,与土灵根一样的粗壮。  

顺带还利用被炼化的那一小缕虚空风刃,将木灵气单独割斩出来,凝结成丹状。  

这相当于他已经属于双重结丹期,实力提升了将近一倍。  

在这期间,楚萧彤又一次联系了他,嘱咐他千万不可露面。  

但也给他带来了好消息。  

“小哲子,原来我师父收藏了一条太初火灵脉,早些年的时候,他在南天洲一处禁地外围挖出来的,一直不舍得炼化掉,珍藏在他的宝库里,不过我已经顺利偷出来了。”  

“小哲子,第二个好消息来了,太初水灵脉在北地洲,被我闺蜜李小小的师父所掌控着,我跟李小小都商量好了,过几天跟她里应外合,从她师父那偷出来。”  

“对了,李小小还托我给你带句话,当年你虽然拒绝过她,但她不介意,你什么时候如果不想努力了,随时可以去找她。”  

徐哲当时听完愣了一下。  

李小小是谁?  

哦对了,楚萧彤的闺蜜,想起来了,就是很小的一个女孩子。  

至于有没有被他拒绝过,徐哲就真的没印象了。  

没办法,拒绝过的女生实在太多了!  

徐哲也就随意在脑海里过了一遍,然后再审视楚萧彤的那两个好消息。  

好大啊!  

好大的两个好消息啊!  

他当即就觉得楚萧彤开挂了。  

自己到现在也就只找到太初土灵脉,结果楚萧彤短短一两天时间,居然就能弄到两条太初灵脉,而且还是水与火这两种属性。  

不过这让徐哲也心情大好,有了太初水灵脉与火灵脉,自己的两条灵根又可以升华,那么就只剩下金灵根了。  

根据他的判断,西方属金,太初金灵脉很大可能就在西坤洲。  

所以在出关之后,徐哲便一路赶往了西坤洲,来到这座临近天骄谷的古城。  

在秘术的掩盖下,徐哲化身为一名相貌平平的青年男子,气息也发生了变化,修为在外人看来,也仅是筑基期。  

他顺利进入了古城,随后借着与人闲聊,打听着太初金灵脉的消息。  

然而一无所获。  

这说明太初金灵脉有可能还没被发现,徐哲也改变了策略,开始打听一些金灵气浓郁的地方。  

就算没找到太初金灵脉,若是有与其相当的天材地宝,也能用来升华灵根。  

结果一打听,西坤洲竟有两个地方符合条件。  

分别是西坤洲瑶池圣地,以及被号称七大禁地之一的葬仙谷。  

瑶池圣地金灵气极其旺盛,这也是瑶池多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