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变化和超度(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两大入道强者的正式约战,这可是多少年都没有的事情了。  

一时之间,这场约战便传得整个天曲府沸沸扬扬,继而又缓缓传向了整个灵州,乃至周边的其他数州之地。  

皇天道和楚齐光的过节也被人翻了出来,又一次传了出来。  

有说是皇天道买以前青阳商会的股票亏惨了,所以结的仇。  

有说是因为楚齐光带走了皇天道圣女,回去后日夜折磨。  

还有说是楚齐光骗了皇天道的银子,皇天道才一直视他为仇敌。  

各种各样的说法甚嚣尘上,逐渐在云阳商会所在的灵州,以及皇天道所在的雍州,全都闹得沸沸扬扬。  

就连青阳商会和皇天道的股票都出现了一阵波动。  

毕竟这个世上自古以来,个体的实力就至关重要。  

到了如今,从朝廷选取人才的武科,到村头打架的村夫,都要看会不会武功,看谁的武功又更为强横。  

这种对个体力量的崇拜,是经过数千年修炼历史的影响,经过一次次强者改变历史的事件,强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后…逐渐潜移默化种在人的心里的。  

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也使得巅峰强者间的交手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在楚齐光引入了股市的手段后,入道强者间的对抗,更是有了越发明确的数字变化,那就是股价的涨跌。  

而面对张心晦的约战,云阳商会这边自然也不可能坐以待毙。  

大股东们很快就约见到了一起,讨论着接下来的对策。  

胖胖的惠亲王拍了拍桌子,有些恼火地说道:“张心晦这分明是欺负楚大人新晋入道武神不久,想要借他之名来当踏脚石啊。”  

另一名股东阴恻恻地说道:“就不能让朝廷派大军剿了这皇天道吗?”  

有人摇了摇头:“很难吧,皇天道在雍州的根基很深,而且我听说东南刚打了败仗,怎么可能再打皇天道。”  

一旁的钟山峨没有说话,却知道此人说的不错。  

如今的大汉朝廷已经不像过去那么威震天下。  

东北鹰族、西北狼族还有东南的复杂局势…全都牵扯着这个庞然大物的力量。  

而皇天道虽然被朝廷定义为邪教,但这些年来在雍州内已经发展的根深蒂固。  

特别是最近几年雍州连年大旱,十室九空,产生了巨量流民。  

皇天道依靠施粥的举动,一下子就将大量流民都发展成了皇天道的信徒。  

在镇魔司看来,如此举动便是聚拢了海量的信仰力量。  

接着信徒们又要依靠皇天道来行云布雨才好进行耕种。  

需要祈求符水来治愈疾病。  

光是这两样,就足以让大量百姓乃至达官贵人都加入皇天道。  

虽然平民百姓成为皇天道的信徒后也同样要上缴大量的献金,但至少能活下去了。  

如今的雍州,皇天道的话很多时候甚至比官府还有用。  

这已经是结构性的统治崩塌、信仰塌方。  

而就算花费大量力气清剿了皇天道,要继续维持雍州的统治、赈济流民对朝廷来说又是一种巨大的负担,根本没那么多银子。  

正是因为知道雍州如今的复杂情形,朝廷才迟迟没有对雍州下手,只是尽力限制了皇天道对外扩张。  

更何况据钟山峨所知,皇天道除了张心晦之外,二十多年前就还有一位入道仙人。  

虽然对方已经超过二十年没有消息了,但很难说还活没活着。  

钟山峨皱眉想到:‘…现在绝不是和皇天道开战的时机。’  

股东们一番商议,吵来吵去,却始终没能拿出个办法来。  

最后钟山峨拍板道:“楚齐光应该就快回来了,等他回来以后,看看他有什么对策吧。”  

对于楚齐光经营商会、操弄股票的手段,在场众人都是非常信服的,闻后连连点头。  

钟山峨说道:“…实在不行的话,大不了我替楚齐光去和张心晦一战便是。”  

天曲府府城外。  

陈刚赶着马车,周玉娇和朱诺则坐在车内。  

朱诺在中原游历多年,便是为了寻找《星经》的线索。  

她记得自己上一次来到灵州,还是七八年前的事情。  

如今旧地重游,这一路上从京州赶到灵州,朱诺却是能够感觉到不一样的地方。  

道路两旁的绿色越来越多。  

大量的沟渠在耕地上纵横交错。  

田野中忙碌的农户也越来越多。  

看着那一眼望不到头的麦田,就让这个世界的人心里头升起一种踏实感。  

特别是进入灵州境内后,朱诺发现这里许多耕种的百姓都身形健壮,精神旺盛,全然不像京州的百姓那么瘦弱。  

更让她意外的则是这里的流民数量非常少,她几乎没怎么遇见。  

朱诺好奇地问道:“灵州的人民似乎过得比京州的要好?”  

周玉娇得意一笑道:“那可不!我们这儿才没那么多人要饭!都是我哥的云阳商会带着大家种地…”  

距离云阳商会成立已经过去快一年了。  

随着商会在全灵州境内大肆租地、买地,大量的土地被交给商会管理。  

而商会在楚齐光的意志下,将这些土地交由了大量被施展了天妖筑基法的流民们耕种。  

楚齐光从镇魔司挖来的丹药讲师李涧教导他们新的耕种方式,以及更有效的化肥。  

如今,商会去年大规模耕种的第一批粮食早已经收了回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