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无情对(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说完,石漱秋连忙又补充道:“别玩文字游戏,我刚才已经说了的两个下联,炮镇海城楼和灯洒锦绣城,这两联都已经说了啊!你不能重复!”  

王子虚一笑:“你那两联又不是什么宝贝,有什么好重复的?”  

石漱秋说:“行,那你对,你对上了,我喝。不能在网上查,也不能用太长时间。对了,他刚才在网上查没查?”  

旁的人立刻说:“他刚才没查。”  

石漱秋说:“把他手机收了。”  

王子虚轻蔑一笑,将手机稳稳放在桌上,就放在石同河手边,石同河斜眼看了一眼,随后若无其事地抬起头。  

王子虚伸出食指,在酒杯里沾了点水,道:  

“那没问题的话,我就开始了。第一个下联,‘桃燃锦江堤’。”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上的酒水写在桌上。红木的桌子将酒水化开,留下半透明的痕迹。  

石漱秋凑过来,眼睛一大一小,仔细盯着这一联瞧了半天。  

确实偏旁都带有“金木水火土”五行不错。从字面意思上,可以理解为“桃花在锦江堤上开得绚烂欲燃”,意境景色皆美。  

“第二个下联,‘灯镶深寺桐’。”  

石同河从胸前拿起眼镜戴上,也开始仔细打量桌上的字。  

这一联意境上稍差,但同样对得巧妙。  

“第三个,‘枫铺满地秋’。”  

王子虚抬手在桌上写完,李院长一拍手,叫了一声:“好!”  

黄星火说:“好工整啊。”  

旁边南大一个姓俞的老师说:“第三句不太能说得通。满地秋,满地秋是什么?感觉像是为了凑字硬填的。”  

黄星火说:“这个满地秋是虚指,就好比‘烟锁池塘柳’,这个‘锁’字也是虚指,满地枫叶堆积,秋风起,满地红叶乱滚,一地萧瑟,很有情景。如果钟老师在这里一定能给出古诗中类似的用法。”  

李院长点头:“这三句都对得很巧。哎呀,没想到这一个‘绝对’,都能凑出三句下联,加上刚才石公子的那两句,已经有五句了吧?”  

“哼。”  

石漱秋冷笑一声,举起酒杯:“还能凑出三个对子,算你博闻强识,愿赌服输,也没什么好说的,我喝就是了。”  

俞老师伸出大拇指:“石公子雅量!石公子海量!既雅量且海量,出个上联如何对下联?”  

旁的人哈哈大笑,都道,这又是个绝对。  

在欢笑声中,石漱秋正举起酒杯,却遭王子虚拦住:  

“别急,刚才说了,我每写三句你就喝一杯,我还没写完呢。”  

石漱秋放下酒杯,脸上表情变幻:“还有?”  

旁边人顿时都不做声了。  

王子虚用手指沾了点酒,接着一边写一边念道:  

“第四句,灯垂锦槛波。”  

“第五句,烽销极塞鸿。”  

“第六句,钟沉臺榭灯。”  

这三句都是《中洲草堂遗集》当中的句子,分别出自三首诗。对仗比前三句更为工整,字品也更加古风,尤其是第二句“烽销极塞鸿”,意境比上联更为辽阔。  

王子虚特地留了个心眼,知道越到后面,石漱秋越有可能耍赖,越容易在字眼上挑毛病,所以特地将这三句留到后面。  

果然,石漱秋和其他几位图着讨好石同河的人们凑过来,对着桌上的酒渍研究半天,想要找出破绽,硬是没有琢磨出来。  

三句都各自念了两遍,石漱秋才不甘心地坐回自己位子,摇头不语好半天,才看向他说:“你不会是为了这一下,刚才专门在底下查过了吧?不然哪来这么多下联?”  

众人看向王子虚,和他疑惑一致。“烟锁池塘柳”这上半句,哪怕对出一个下联都要绞尽脑汁,要不是突击补习过,很难解释一个人临场能写出这么多。  

有人道:“要是刚才偷偷查手机,就为了特地过来搞石公子一下,那就没意思了啊。”  

黄星火连忙说:“刚才我一直在跟小王聊天,他没有查过手机。”  

众人望向黄星火,黄星火补充道:“我用我的人格担保,他绝对没有查过手机。”  

李院长一笑,说:“黄教授可是我院副教授,你说了大家都会信,‘用人格担保’就有点小题大做了,黄教授,以后别说这种话,不然要被小辈看轻了。”  

他明面上是批评黄教授小题大做,实际上隐隐地站在了黄教授这一边,潜台词便是:我院副教授都说了,甚至拿人格担保了,你们还有什么不信的?  

这下没人说话了,石漱秋终于说:“算我栽了,刚才灌了宁春宴两杯,我还你场子,也喝两杯,行吧?”  

王子虚摇头:“我还没说结束了。”  

李院长瞪起眼睛:“难道还有?”  

俞老师伸手,皱眉道:“哎,那个谁,小王是吧?你够了,差不多就行了。”  

李院长伸住他:“别,我真想看看他还能不能写出来三句。小王,你写三句出来一句不能少哈!少一句你喝一杯,敢不敢?”  

“这有什么不敢的?”王子虚嘴角勾起一笑。  

石漱秋灌了宁春宴两杯酒,怎么可以这样轻松放过?  

他要他加倍奉还。  

他一边念,一边在桌上写道:  

“第7句,杆钓墨江秋。”  

“第8句,楼衔塞湖秋。”  

“第9句,河鉴野村秋。”  

俞老师瞪眼道:“全都是‘秋’?你故意的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