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有人将至(4/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那些,接着说:  

“如果能够让死人活过来领奖,我还会把奖发给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卡夫卡、卡尔维诺、纳博科夫、菲利普·罗斯…哦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死的时候还没有诺奖,那只能麻烦诺贝尔老先生早点死…  

“没听清?好,我说慢一点,托马斯·品钦、唐·德里罗、米兰·昆德拉属于要尽快给他们颁奖的,再不颁他们可能要死了,死了就来不及了。菲利普·罗斯已经够惨了,18年死的,只活了85,上面几位也跟他年纪差不多,要是死了,那将会是诺奖的遗憾…”  

王子虚的喋喋不休越是衬托地场面诡异的安静。三个女生面面相觑,显然这番连珠炮让她们颇为不平静。  

波点衣服女生举起断他:“我问一下,你要报的是那个专业的研究生?”  

“中文系。”  

三个女生这才释然了,胸口郁结的闷气一扫而空:“原来是师兄啊。”  

看着女生们弹冠相庆,王子虚这才明白过来,刚才她们诡异的沉默是因为他的表现太超出预期了,女生们被他报菜名的行为打击到了,感到颇为妒忌。  

“师兄是本校的还是外校跨考啊?”  

“我本科是北理。”  

“…北理有中文系?”  

“我不是中文系的,我学的是工科。”  

看着三个女生脸上的表情,王子虚语重心长道:“并不是只有中文系的人才读书,也并不是中文系的学生读的书一定比别人多。要让所学专业为自己添翼,而不是让专业成为固化自己的模具。”  

他说完,感觉这句话有几分伟大在里面了,听者的反应却不尽人意,三个女生没一个应声,王子虚顿时觉得有点气馁,怀疑自己刚才的说教是不是爹味有点重。  

这也体现了这些年以来学生精神面貌的变迁。现在的学生更自信了。如果是以前,陈青萝说“你居然连XX都没有读过”的时候,王子虚的反应只有点头哈腰“我无知我有罪”,恭送陈青萝大驾后回家偷偷熬夜看书。  

但现在就不会这样了。王子虚不自觉中端起了昔日陈青萝的架子,和当年她教训自己时的神态如出一辙:什么?你居然连托马斯·品钦都不知道?在世的传说,美国最伟大的严肃作家之一,《万有引力之虹》,这都不知道,你居然还敢在中文系呆着?  

但是三个女生无动于衷,王子虚开始反省自己:也许不知道托马斯·品钦也并不是什么罪过。  

但是最后击穿王子虚防线的却是波浪头女生一句无所谓的话:“你说的几个人里面就米兰·昆德拉我听过,不过他不是已经死了吗?”  

王子虚怔在原地:“什么时候的事?”  

“就前不久的事儿啊,当时好多新闻,你不知道吗?”  

王子虚连忙开始搜索。这几个月他闷头在自己家里搞创作,压根没看新闻,搜到“米兰·昆德拉离世”的消息后,他双手抱头,在原地呆了好久。  

随后,他失魂落魄地说:“你们问完了吗?”  

“嗯,完了。”  

王子虚告辞了。弗一离开,三个女生之间就爆发了激烈的讨论:  

“他是真懂还是在吹啊?”  

“我不知道啊,我才大二,你问我?”  

“铁文青…不对,文中。文学中年人。”  

“唉,怎么来中文系的尽是这种怪人?”  

“不怪你也记不住啊。”  

“唉,我觉得不用在乎那么多,人家一看就是热爱文学,怀揣梦想过来的,不用嘲笑人家我觉得。”  

她们并不是对王子虚有什么意见,只是单纯用审视的目光评估着王子虚的斤两与价值,随后发现很难将这个30岁开着小米su7跑到南大来考中文系研究生(还是跨考)的人套入任何一个现有的社会框架当中,于是她们觉得迷茫。  

王子虚的迷茫则是一种人生危机:米兰·昆德拉也死了,终究是没能得到诺贝尔文学奖。  

在此之前,菲利普·罗斯已经死了。  

很快,托马斯·品钦也要死,唐·德里罗也要死,赛斯·诺特博姆也要死,阿多尼斯也要死,年轻一点的,说不定村上春树也排上了日程。  

死在得奖之前的大作家何止他们?卡尔维诺也没有得奖。谁知道他会死得那么早?  

博尔赫斯也没得奖,这该找谁说理去?  

加缪倒是得奖了,四十四岁就得了奖,然后他四十七岁就死了。简直就好像算到他短命,所以提前给他发奖。  

如果加缪没有死,诺奖早一点发给卡尔维诺,历史会不会改变?  

如果连那些人都没能捞到这个奖,他真的能做到吗?  

王子虚抬头,看向南大的新图书馆,太阳照耀在蓝色的玻璃幕墙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这个世界会记住他来过吗?  

…会不会记住他不知道,但总之,他记不住崇文楼在哪儿了。  

王子虚回过头,找到那三个女生,小声问道:“你们知道崇文楼在哪边吗?”  

“从前面直走左拐第二排房子前面进去…”  

三个女生倒是热情,一顿叽叽喳喳过后,波浪头女生说:  

“算了,我们带你去吧。”  

王子虚顿时感到受宠若惊。  

这又是王子虚当年和现在的学生又一个不相同之处:现在的学生比起那时候更加自信,也更热衷于管闲事,所以对于一些龃龉,说揭过去就揭过去了,一码归一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