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天经地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入夜时分,州里的司马曹荣终于赶到了河西村。  

司马,是主掌一州兵事的官员。  

听起来似乎很风光,但是一来受刺史节制,二来地方上的州,其实并没有多少地方兵力给他节制,因此这个官职,就显得有些尴尬。  

所以,在大周,很多时候,地方州司马这个官职,被用来贬谪官员,京官得罪了皇帝,就一脚给踹出来,贬到地方任司马。  

而这些谪官,很可能在任几年时间,都没有行使过哪怕一次司马的管理。  

不过宣州的这位曹司马,并不是京城贬谪下来的谪官,而是上面某位大人物的小舅子,被大人物安置在了这个位置上。  

这也不奇怪。  

毕竟,真要是京城下来的贵人,当初也不会收薛嵩薛知县的钱。  

或者说,薛嵩根本见不着人。  

曹司马身材并不是很高大,甚至可以说有些矮小,穿着一身官服的他,脸色极为难看,刚一到来,就将石埭的典史郭汉,骂了个狗血喷头。  

“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  

曹司马一口外地口音,气的脸红脖子粗:“石埭养了你们几十个人,竟然被几個反民冲进县城,还让他们把知县给杀了!”  

他恶狠狠的看着郭汉,痛骂道:“那些反贼,怎么不把你也杀了!”  

先前在李云面前,还摆官架子的郭典史,这会儿缩着脑袋,一句话也不敢说。  

曹司马继续将郭典史一顿好骂,连他爹娘都顺带着骂了一通,等终于出了气之后,他才目光凶狠的看着远处的河西村,声音阴冷:“村子都围起来了吗?”  

“都围起来了。”  

郭汉连忙低头:“一个人也出不来。”  

曹司马深呼吸了一口气,拂袖而去:“先围着,等明天一早田刺史到了,再作打算!”  

郭汉连忙低头:“是,卑职遵命!”  

目送着曹司马离开之后,郭汉重新挺直了胸膛,他大声呼喝下属,加派人手,将整个河西村给统统围了起来。  

李云等人,就在其中。  

一个漫长的夜晚过后,第二天上午,田刺史的轿子终于停在了河西村村口,曹司马带着几个石埭的官员,都上去迎接,等田刺史下轿之后,曹荣连忙上前,拱手行礼:“下官拜见使君。”  

“拜见使君。”  

留着三缕长须,模样十分周正的田刺史看了看曹荣,又看了看河西村,却连郭汉等人一眼都没有看,他背着手,往一处空地走去:“曹贤弟。”  

曹荣连忙上前:“下官在。”  

他快步跟上前去,很快这两个州里的官员,就远离了众人,来到了一处僻静地方。  

田刺史捋着胡须,看向河西村,问道:“行凶的贼人捉到没有?”  

“捉到了十几个,还有二十人左右,暂时未曾落网。”  

“据说,有几个逃回了河西村。”  

曹司马低声道:“使君,是不是将河西村的人都抓起来,严刑拷问?”  

田刺史微微摇头:“杜平死了,他是朝廷命官,这事一定会惊动朝廷,你我也都必须要上报朝廷,奏明此事。”  

“而朝廷,也一定会派御史下来,查明此事。”  

田刺史默默说道:“御史要是查到这河西村…”  

如果这件事的真相传到朝廷,那么就是实打实的官逼民反。  

更要命的是,宣州的加税,收到了五百钱,而石埭县的加税,更是收到了八百!  

虽然石埭的八百钱,跟州里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州里的五百钱…  

也是多收的!  

在信息严重滞后的年代,这些地方官就是这么肆无忌惮。  

而朝廷一旦派人下来,宣州州县两级的官员,恐怕都要被从严处罚,毕竟这事已经不是简单的贪污问题了,而是逼反了百姓。  

逼反了百姓,就触及到了大周的根本。  

到时候,田刺史与曹司马,以及州里的一应官员,但凡是过手了这一次税钱的人,统统都难逃罪责!  

而事实上,宣州州一级的官员,只要是能说的上话的,就都不会干净。  

就算有一两个人想干净,其他人也会将他拉下水,不然其他的钱,就拿的不踏实。  

所有人都不干净。  

曹荣只是个靠裙带关系混上来的,遇到事情,远没有田刺史这般沉静,听到这里,他已经有些慌了,小心翼翼的看了看田刺史之后,他才支支吾吾的说道:“使君您的意思是?”  

田刺史有些失望的看了看曹荣。  

“这种事,还要本官明说吗?”  

“可…可是…”  

曹荣声音颤抖:“使君,要是上面人下来查问,发现河西村一个人都不剩了,是不是…也有些说不过去?”  

“放心,到时候自然会有河西村的人出来作证。”  

“再说了。”  

田刺史声音平静,没有任何情绪波动:“京城里的御史,或是其他天使下来,也不会太较真,你我多尽点心,再加上朝廷里还有祝大人。”  

他口中的“祝大人”,正是曹荣的姐夫。  

田刺史缓缓说道:“不会有什么事情的。”  

曹司马咽了口口水,声音已经有些磕巴了:“使君,那这事…这事该怎么说?”  

田刺史皱眉,有些不悦。  

他觉得,曹荣这个人太蠢了。  

不过看在那位“祝大人”的面子上,他还是强忍住怒气,缓缓说道:“河西村刁民意图谋朝篡位,攻入石埭县城,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