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瘿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群人里面,兴致最高的,无疑就是韩聪,希望证明一下自己的能力,自学了那么久,还没有展示过。  

因此,进店后,就是盯着各种雕琢品不放,这里摸摸,那儿看看。  

“哎!小兄弟,那件宝贝不能碰,其他的随意,不弄坏就行。”忽然,店老板开口阻止韩聪的举动。  

韩聪吓了一跳,伸出去的手立即僵住,赶紧收回来。  

他可不是什么有钱人,要是真弄坏了,店老板要他购买,他可没有钱,那样的话,丢脸不说,还很麻烦。  

胡杨等人转头望过去,发现那是一件根雕摆件。  

根雕内容,是双龙戏珠,两条神龙争夺一枚珠子,看着栩栩如生,怎么看都觉得珍贵,不简单。  

店老板是有点怕这件宝贝被外行人弄坏,它是黄花梨木的根雕琢而成的。黄花梨木是什么,大家应该很清楚,在全世界,都属于最珍贵的几种木材之一。  

一件明清时期的黄花梨木家具,就能卖到一千几百万,可见珍贵。  

他一看这群人,都是年轻人,下意识觉得都是外行人。这样的一群人,估计都是游客吧?进来,无非就是想要带一两件工艺品回去做纪念。  

店老板推荐:“这些石雕不错,大家可以考虑一下。”  

他推荐的那些石雕,都是小玩意,基本上就是小动物,雕工一般,材料也普通,所以不贵,是很多游客的首选。  

“胡哥,那好像是黄花梨木做的。”韩聪小声和胡杨说道。  

店老板一听,有点意外,没想到还有个明白人,居然认得黄花梨木。  

既然这样,他也就多说几句,点头道:“没错!就是黄花梨木,算是我这店里的镇店之宝,所以大家理解一下。”  

说起来,这件宝物还是他高价弄到手的,花了差不多一百万,自认为捡了漏,占了便宜。如果转手的话,没有两百万,他是不会考虑的。  

韩聪表示理解,这种级别的宝物,还是不要碰比较好。  

店老板开玩笑:“这宝贝,你们要是喜欢,两百三十万可以考虑转给你们。”  

一听价格,韩聪等人马上自觉远离那件黄花梨木根雕。  

胡杨例外,瞅了眼,笑道:“五十万的话,还可以考虑,超过七十万都不要。”  

听到这话,店老板有点不高兴了。你买不起不要紧,但不要乱说话呀!不过,他也懒得和胡杨这种外行人计较,呵呵一笑,笑声中多少有些冷笑成分。  

然而,韩聪、华仔等人却有点意外地望着那件根雕,如此说来,好像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样呀!  

胡哥什么实力,他们还不清楚吗?  

说了不值七十万,那基本上没跑的,顶多就是五六十万的样子。黄花梨木做的根雕,而且看起来雕工精湛,不至于才五六十万吧?  

韩聪有点懵,感觉有点不对。  

“你要是能找到这种宝贝,我可以给你一百万。”  

胡杨:“老板,你这话是当真的吗?这件根雕,是黄花梨木不假,但它不是海南产的,而是越南货,品质相差可就远了。”  

世界上,最珍贵的黄花梨木,产自海南,这是木材界的共识。  

同样是黄花梨木,一张海南黄花梨木做的明代家具,可能卖到千万以上,但越南的能缩水十倍以上,可谓云泥之别。  

听到这话,店老板有点傻眼:越南产的?  

他当然知道,越南出产的黄花梨木比海南的相差甚远。不过,他对两种产地的分不清呀!当初买的时候,有人拍胸口告诉他,这是海南黄花梨木。  

“你怎么知道不是海南产的?”他质疑,实在是胡杨太年轻,说的话没什么可信度,感觉不靠谱。  

胡杨说道:“海南黄花梨的珍贵体现在它油润通透、光滑如玉的质感,典雅细腻、丰富无比的花纹,无可比拟的强荧光。”  

目前,只有博物馆里有少许海南黄花梨的老家具,在市场上已看不到真的海南黄花梨制作的家具了。  

“越南的黄花梨木心边材区别明显,边材浅黄色,心材浅黄、黄及红褐色至深褐色,夹带有深色条纹,具有酸香味。”  

胡杨指着那根雕的纹理接着说道:“你们看这根雕的纹理,很平顺,有规律,这不是海南黄花梨木的特征。  

据我所知,由于其生长环境恶劣,生长周期长,故海南黄花梨的纹理多为扭曲、交错无规律,富有变化,让人浮想联翩。”  

“也不一定吧?”店老板不死心,毕竟上百万弄到手的,忽然有人告诉你,这是以次充好的东西,你能欣然接受吗?  

胡杨继续打击:“那我们还可以看棕眼。  

海南黄花梨木材,经打磨成器后,器具、家具表面细腻如肌肤,条纹清晰,棕眼小而美观,多呈蟹爪状纹、牛毛纹状等等。  

另外,海南黄花梨的纹理群中心是实心的,基本上是一个实心的黑点。  

而越南黄花梨的纹理群中心是空的,且其纹理相对于海南黄花梨较有规律些。  

你们看这根雕,上面的棕眼,中间是空白的,没有实心,这就很充分说明了问题。”  

直播间的观众直呼长见识,说到鉴宝,还是胡哥厉害,说得头头是道,能力杠杠的,说到你心服口服为止。  

见店老板还有点疑虑的样子,胡杨又加了一把火:“或者,你也可以将它沉入水中看看。  

海南黄花梨的木质坚硬,比重大,放入水中就沉于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