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各方云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最新网址:  

初九在宫里行册封大典,随后出皇宫去太庙祭拜祖宗。  

今天是七月初六,还有三天时间。  

顾温记下时间,喝了一口茶水,道:“秦勉,你在京城之中可有家属?”  

此人不一定完全忠诚,他是为了依附自己的权势,但论迹不论心。顾温本身也在有意无意拉拢对方,利用他获取宫内的消息。  

秦勉至少帮到了自己,虽比不上当年江富贵几个铜板的雪中送炭,至少也是锦上添。  

接下来汴京会很乱,汴京可能会死很多人。作为禁军又是赵丰亲卫的秦勉,无疑站在最危险的位置,大概率可能会跟自己兵戎相见。  

秦勉回答道:“在下父母已经死于蛮寇,如今并未婚配。”  

顾温说道:“近日汴京不太平,你可愿意替我带些钱财去南水。”  

“可是殿下已经是太子,我身为亲卫怎能擅离职守?”秦勉面露奇怪,同时也是在婉拒。  

他也期望通过顾温飞黄腾达,如今机会就在眼前,让他离去不是放弃泼天的富贵吗?  

“我只是建议,去与不去随便你。”  

顾温将一张写有船只地点和信物的纸张放到桌上,如今他已经把全部财产变卖,准备一次性送到南水。  

包括昨天的礼金以及名下所有财产,一共一万五千两,足够江富贵在那边站稳脚跟。  

秦勉面露难色,道:“属下身居职务不好脱身。”  

“那便算了。”  

顾温没有强求,对方不相信自己也是理所当然。他又不是什么真命天子,虎躯一震就能让人赴汤蹈火。  

秦勉拱手告退,至于他会不会去告密顾温并不在意,他已经无心演戏,赵家也不会因为这件事情改变册封大典。  

如今只等赵丰是左脚先出皇宫,还是右脚先出皇宫,他看情况哪一项是死罪。  

初七。  

顾温不分昼夜的打磨着法力,府里的殿前侍卫增加到了五十人,并且巡逻越发频繁,隐约间有一丝丝软禁的意味。  

一辆马车停在顾府外,杨善玉走下马车,门口侍卫迎了上来。  

“这位夫人,来温侯府上有什么事情吗?”  

“我找温侯。”  

“请稍等,我去知会一声。”  

“不用了,我自个进去就好。”  

“好”  

杨善玉从侍卫身边走过,侍卫眼中不知何时已经充满了迷离之色。  

她走入王府内,她所过之处幽香弥漫,巡逻侍卫眼露迷离,无声无息之间整个王府陷入了安静。  

杨善玉来到顾温房间,直接推门而入,见顾温没有陷入幻觉有些惊奇,道:“看来温侯也有一些手段,看来赵丰待伱不薄。”  

对方代替赵丰与千凤楼接触,并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凡夫俗子。  

她刚刚也得知顾温来历也不简单。  

顾温低头看着汴京地图,头也不抬的说道:“杨夫人,不知来顾某家中做什么?”  

对方还未踏入府邸就已经被顾温感知到,三重圆满道基的修为加持不仅作用在肉体上,神魂也有了比较明显的强化,他能够感知到方圆一里内的任何事物。  

同时他终于能够感知到对方的修为,杨善玉的二重道基。按理来说是没办法直接感知道基高低,这无关修为高低,道基的本质就是浑然天成贴合天地,所以只能通过法力多寡去判断。  

而这是三重圆满道基所带来的变化,一个是灵相承载神魂,神念可以向外探出,而不至于被天数碾碎。另一个是在圆满道基面前,其余道基皆为下品,有了瑕疵自然能看穿层次高低。  

天数犹如水压,无处不在,所有人都在时时刻刻承载着无量重力。  

比的从来不是底蕴和修为,而是才情。  

人榜第二十一幽姬杨善玉对于顾温而言,不过是一个庸才。  

“来给温侯一个大好前途。”  

杨善玉走近三步以内,自顾自坐在椅子上,姿态悠然说道:“温侯,我最近听闻五年前,你卖了一块玉佩给赵家。”  

“换口饭吃罢了。”顾温没有避讳,道:“怎么你想买?”  

“妾身可没有这个福分,更没有设计坑害三清护道人的本事。顾家上百口人死于民乱,万般后手化作无用之功,只留下一个旁系远方血脉。”  

杨善玉细语柔声的透露出顾温身世,而她眼里不免带着几分同情。  

“最后让你沦落街头乞讨,还做了赵家家奴,不知温侯还会不会以为是赵家给了你富贵?”  

顾温不为所动,他问道:“杨夫人有话直说。”  

“如今赵丰道基受损,道君皇帝必然要拿你去供养他,轻则残,重则亡。”  

“我有道基?”  

顾温反问,这是他最好奇的,都不知道他有道基,这些人怎么都笃定自己会被拿去给赵丰当血包。  

要是杨善玉知道自己的身份,就不会是叫温侯,而是会柔柔的叫‘道兄’。  

杨善玉回答道:“用你的命数帮助赵丰炼化玉佩,那是一件道兵,足以弥补他的根基。以他的资质,根基没有受损大概率也需要你。”  

“所以他根本没办法自己炼化玉佩?”  

顾温眼中多了一分鄙夷,他知道赵丰不堪,只是没想到如此不堪。  

而这样一个废物,压了自己五年之久。不讲任何道理,只因为对方姓赵,就是个傻子都有人说圣质如初。  

“一件道兵,寻常天骄都炼化不了,至少要地榜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