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你对他们不够了解(1/3)
午饭吃完,本来翁婿二人要去文华殿,准备下午即将进行的授业。
但朱祐樘毕竟心中满是疑惑,眼下还有妻子为自己撑腰,他想了想,果断把覃吉等人给屏退,留下妻子和岳父在殿内,说是要谈点儿家事,其实就是要说一说之前张峦写的那封充满暗示性的信件。
“父亲,有什么事切不得遮掩,这里绝对不会有外人,你把所有的事都挑明了说便可。”张玗还特地强调了一下。
要是你怕信被外人看到,或是你觉得覃吉和蒋琮他们不可靠,会有人从他们身上探听风声,所以信写得晦涩难懂,完全可以理解。可眼下伱都到了端敬殿内,就我们小夫妻俩在你眼前,你作何还要装腔作势?
有话请直说!
“唉!”
张峦叹息一声,道:“是这样的,太子殿下,如今朝中有关易储的风波仍未平息…”
听到这儿,朱祐樘脸色有些黯淡,低下头道:“岳父,若事情与此有关的话,您就不必说了,我不想参与其中。若是父皇真有意易储,我是无条件接受的。我不像父皇那么有魄力,实在有愧于父皇的厚爱。”
张玗蹙眉道:“太子,你在说什么浑话?你是大明最正统的皇位继承人,他人岂有资格换下你的储君之位?
“就算你不为自己争,难道你不为我争,以及我们将来的孩子争吗?”
张峦闻言不由瞪大了眼睛,惊喜地问道:“太子妃,女儿你已经…”
“爹,你别误会,我还没有孕事。”张玗赶忙解释,“先前以为有了,但其实不过是白高兴一场。不过来日方长,随时皆有可能!”
“哦。”
张峦本来还挺激动和期待的,闻言不由为之泄气。
张玗道:“父亲,你继续说。”
“我…”
张峦突然有点儿懵。
什么情况?
东宫现在到底谁在做主?
为啥我来了这里后,总感觉我女儿才是当家作主的那个?
好像我女儿都比太子更有魄力?
朱祐樘道:“岳父,你就明说吧,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
张峦这才坦诚相告,“其实乃朝中阁臣万安和刘吉,对太子心怀不轨,正是他们在背后大力推动易储行动。
“通州仓出现亏空等情况,已发生数年,若是可以在未来一段时间,让他二人疲于应付亏空案,随时随地担心来自陛下的责难,那他们就只能陷身在无尽的漩涡中,根本就无心针对太子。”
朱祐樘问道:“所以说,通州仓其实早就出现了亏空,岳父跟我来信,就是为了点明这件事,以期打草惊蛇?”
“是的。”
张峦颔首道。
朱祐樘道:“我问过老伴,通州仓乃京郊最大的粮仓,跟京师太仓有得比,若是有很大的亏空,那一旦西北遭遇战事,或是北地哪儿发生天灾人祸,都会出现大问题。他们…怎么能这样?”
张峦听了很惊讶。
听听这太子问的是啥问题…他们怎能这样?他们哪样了?这就是你生气和愤怒的理由吗?
哎呀。
张峦心说,我好像理解令尊大人为什么要把你的继承权给剥夺了,你这分明是…烂泥扶不上墙啊。
不对,我怎会有如此想法呢?
我是大明的忠臣!
我一心为太子谋划,岂能有如此大不敬的想法?
张玗道:“通州仓的事暂且放到一边,现在关键是说说万安和刘吉,他们只是臣子而已,凭什么有胆气推动易储大计?父亲,你就没想到更好的应对办法吗?”
张峦摇头道:“说实话,这件事我与你二弟商量了很久,的确是没好办法。”
朱祐樘赶紧说道:“玗儿,你不要怪岳父,当今首辅和次辅,他们是父皇之下朝中最有权力之人,天下间大事小情几乎都由他们做主,就算是父皇想要撤换他们,也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再说他们除了…针对我,并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情,父皇一时是不会换掉他们的。”
“哼!”
张玗轻哼一声,显然这两个老家伙已经被她记在了小本本上。
我老公还没当皇帝时,你们处处针对他,那等我老公继位登基后,我一定让老公把你们都给收拾了!
张峦道:“太子殿下切不可操之过急…其实是这样的,以延龄所言,回头陛下肯定会找机会跟太子谈及国事,到时陛下若有疑问,太子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便可。还有几个户部中人,太子可以记一下他们的名字,将来或许用得上。”
“他们是…?”
朱祐樘不解地问道。
张峦叹道:“这些人,全都是万安和刘吉在户部衙门罗织的党羽,若不是这些人巧立名目,上下其手,大肆侵占户部储粮,且蔚然成风,万安和刘吉也不至于如此猖狂。不过话又说回来,通州仓的亏空,并不能完全怪万安和刘吉二人,其实…”
张玗道:“父亲还有什么话不能直言吗?”
“大不敬啊。”
张峦苦笑道。
朱祐樘低下头:“我知道岳父想说什么,其实这几年朝廷开销很大,不但内府还有户部等衙门也基本是入不敷出,这些都是陛下纵容和默许的结果。”
张峦笑着点了点头,嘉许道:“太子既是仁孝之储君,也是明事理之君。”
朱祐樘有些失落:“我可能要让岳父失望了,因为我的话在父皇那儿没什么份
但朱祐樘毕竟心中满是疑惑,眼下还有妻子为自己撑腰,他想了想,果断把覃吉等人给屏退,留下妻子和岳父在殿内,说是要谈点儿家事,其实就是要说一说之前张峦写的那封充满暗示性的信件。
“父亲,有什么事切不得遮掩,这里绝对不会有外人,你把所有的事都挑明了说便可。”张玗还特地强调了一下。
要是你怕信被外人看到,或是你觉得覃吉和蒋琮他们不可靠,会有人从他们身上探听风声,所以信写得晦涩难懂,完全可以理解。可眼下伱都到了端敬殿内,就我们小夫妻俩在你眼前,你作何还要装腔作势?
有话请直说!
“唉!”
张峦叹息一声,道:“是这样的,太子殿下,如今朝中有关易储的风波仍未平息…”
听到这儿,朱祐樘脸色有些黯淡,低下头道:“岳父,若事情与此有关的话,您就不必说了,我不想参与其中。若是父皇真有意易储,我是无条件接受的。我不像父皇那么有魄力,实在有愧于父皇的厚爱。”
张玗蹙眉道:“太子,你在说什么浑话?你是大明最正统的皇位继承人,他人岂有资格换下你的储君之位?
“就算你不为自己争,难道你不为我争,以及我们将来的孩子争吗?”
张峦闻言不由瞪大了眼睛,惊喜地问道:“太子妃,女儿你已经…”
“爹,你别误会,我还没有孕事。”张玗赶忙解释,“先前以为有了,但其实不过是白高兴一场。不过来日方长,随时皆有可能!”
“哦。”
张峦本来还挺激动和期待的,闻言不由为之泄气。
张玗道:“父亲,你继续说。”
“我…”
张峦突然有点儿懵。
什么情况?
东宫现在到底谁在做主?
为啥我来了这里后,总感觉我女儿才是当家作主的那个?
好像我女儿都比太子更有魄力?
朱祐樘道:“岳父,你就明说吧,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
张峦这才坦诚相告,“其实乃朝中阁臣万安和刘吉,对太子心怀不轨,正是他们在背后大力推动易储行动。
“通州仓出现亏空等情况,已发生数年,若是可以在未来一段时间,让他二人疲于应付亏空案,随时随地担心来自陛下的责难,那他们就只能陷身在无尽的漩涡中,根本就无心针对太子。”
朱祐樘问道:“所以说,通州仓其实早就出现了亏空,岳父跟我来信,就是为了点明这件事,以期打草惊蛇?”
“是的。”
张峦颔首道。
朱祐樘道:“我问过老伴,通州仓乃京郊最大的粮仓,跟京师太仓有得比,若是有很大的亏空,那一旦西北遭遇战事,或是北地哪儿发生天灾人祸,都会出现大问题。他们…怎么能这样?”
张峦听了很惊讶。
听听这太子问的是啥问题…他们怎能这样?他们哪样了?这就是你生气和愤怒的理由吗?
哎呀。
张峦心说,我好像理解令尊大人为什么要把你的继承权给剥夺了,你这分明是…烂泥扶不上墙啊。
不对,我怎会有如此想法呢?
我是大明的忠臣!
我一心为太子谋划,岂能有如此大不敬的想法?
张玗道:“通州仓的事暂且放到一边,现在关键是说说万安和刘吉,他们只是臣子而已,凭什么有胆气推动易储大计?父亲,你就没想到更好的应对办法吗?”
张峦摇头道:“说实话,这件事我与你二弟商量了很久,的确是没好办法。”
朱祐樘赶紧说道:“玗儿,你不要怪岳父,当今首辅和次辅,他们是父皇之下朝中最有权力之人,天下间大事小情几乎都由他们做主,就算是父皇想要撤换他们,也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再说他们除了…针对我,并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情,父皇一时是不会换掉他们的。”
“哼!”
张玗轻哼一声,显然这两个老家伙已经被她记在了小本本上。
我老公还没当皇帝时,你们处处针对他,那等我老公继位登基后,我一定让老公把你们都给收拾了!
张峦道:“太子殿下切不可操之过急…其实是这样的,以延龄所言,回头陛下肯定会找机会跟太子谈及国事,到时陛下若有疑问,太子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便可。还有几个户部中人,太子可以记一下他们的名字,将来或许用得上。”
“他们是…?”
朱祐樘不解地问道。
张峦叹道:“这些人,全都是万安和刘吉在户部衙门罗织的党羽,若不是这些人巧立名目,上下其手,大肆侵占户部储粮,且蔚然成风,万安和刘吉也不至于如此猖狂。不过话又说回来,通州仓的亏空,并不能完全怪万安和刘吉二人,其实…”
张玗道:“父亲还有什么话不能直言吗?”
“大不敬啊。”
张峦苦笑道。
朱祐樘低下头:“我知道岳父想说什么,其实这几年朝廷开销很大,不但内府还有户部等衙门也基本是入不敷出,这些都是陛下纵容和默许的结果。”
张峦笑着点了点头,嘉许道:“太子既是仁孝之储君,也是明事理之君。”
朱祐樘有些失落:“我可能要让岳父失望了,因为我的话在父皇那儿没什么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