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7:需要救火队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林克轰下63分的热度,直到两天后马刺和快船这两支西部顶级球队的焦点之战开始,才逐渐回落。  

但在马刺和快船的比赛开始前,记者们还是询问了以防守著称的莱昂纳德,“你认为林克的进攻真的是无法被限制的吗?”  

当然,莱昂纳德并不是那种喜欢在镜头面前说太多话的球员,他回答了一句“不是”后,便转身继续热身去了。  

“真是无聊,NBA历史上又不是只有林克一个人拿了60分。”波波维奇在一旁看着那群仿佛被林克洗脑的记者,忍不住吐槽了起来。  

马刺与快船的这场比赛,马刺最终靠着莱昂纳德26分10个篮板的表现,以4分之差搞定了快船。  

除了进攻表现出色外,莱昂纳德还让好不容易打一次的贾马尔.克劳福德13投仅仅3中,出场38分钟却只拿了10分。  

莱昂纳德现在无疑已经成为了马刺的门面,虽然上赛季莱昂纳德没能拿到FMVP,但人们依然看到了这个沉默小子的潜力。  

比赛结束后,波波维奇接受采访时,又一次被问及了林克。只不过这一次,问题也和莱昂纳德有关。  

“又一场漂亮的胜利,克雷格。莱昂纳德变得越来越成熟了,他似乎已经做好了扛起球队的准备。下一次灰熊如果和马刺相遇,你认为林克能在卡瓦伊头上拿多少分呢?”  

“无聊,太无聊了。这个联盟有好几百个球员在打球,这几百个球员能创造无数话题。而你们每天讨论的却都是同一个人,就连我这样的老古板都觉得你们实在无聊。”波波维奇没有直接回答问题,而是一如既往地吐槽了起来。  

“不过,如果休斯敦有卡瓦伊的话,他们也不会输得那么惨了。其他球队没有能限制林克的球员,但我们有。”  

波波维奇吐槽完记者后,用非常不耐烦的态度说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看着老头子转身离开的背影,刚刚还有些垂头丧气的记者瞬间来了精神。  

最好的外线防守大闸对阵最猛的外线得分......林克和莱昂纳德的相遇。真是愈发让人期待啊......  

当波波维奇在球场上吐槽记者的时候,林克已经进入梦乡了。  

林克今晚睡得特别早,因为明天,才休息了没多久的灰熊就又将投入到常规赛的战斗中。  

只不过这一次,他们终于可以在揭幕战之后第一次在主场作战了。  

明天灰熊将在主场迎战湖人,这支极速陨落的豪门。  

虽然今年夏天,湖人招募到了林书豪、布泽尔和尼克.杨等实力派球员,也等到了科比的复出。  

但残酷的事实是,湖人目前的阵容和状态,已经完全失去了竞争力。  

尼克.杨、布泽尔和林书豪都无法担任真正的二当家,纳什和潜力新秀朱利叶斯.兰德尔也早早赛季报销。  

而科比这个湖人老大在经历了跟腱断裂,上赛季又几乎没打的情况下,也无法拿和受伤前相提并论的表现。  

本赛季,科比场均只有22.3分入账,命中率不到40,三分命中率更是只有不到30。  

而跟腱断裂之前的1213赛季,科比可是场均还能拿下27.3分,且命中率高达46.5的存在。  

现在的科比,早已算不上是强力巨星了。  

湖人本赛季到现在1胜5负的糟糕战绩,足以说明一切。  

但即使如此,林克对明天晚上的比赛也不敢太放松。  

毕竟,孟菲斯灰熊现在也正处于千疮百孔的状态中呢。  

果然,11月11日晚上,灰熊主场迎战湖人的比赛,打得比所有人想象的都更激烈。  

本场比赛,科比对上林克后状态爆棚,打出了开季以来最高的51.3的命中率。两队一直打得难解难分,直到最后时刻才分出胜负。  

最终,灰熊还是以107比102击溃了湖人。但7战全胜的灰熊只赢了1胜5负的湖人5分,这已经够出人预料的了。  

本场比赛湖人除了科比表现神勇,轰下26分并且打出赛季新高命中率外,给灰熊带来最大麻烦的,就是内线了。  

卡洛斯.布泽尔回光返照般地轰下了22分,哈里斯压根无法在低位限制这个传统四号位。  

乔丹.希尔也拿下了13分14个篮板的两双数据,希尔作为一个中锋,本赛季场均篮板才只有可伶的7.5个。  

今天他的单场14个篮板,可以说是完全超出了平均水准。  

希尔凭借着自己的拼劲,拿下了好几个进攻篮板球。整场比赛,湖人的进攻篮板也比灰熊多了7个。  

湖人若是没有这7个二次进攻的机会,自然也不可能和灰熊耗到最后。  

灰熊还是赢了,但内线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没有了兰多夫这个篮板大户,灰熊队内线的掌控正在变弱。  

加索尔的表现当然也不差,但他不可能48分钟都在场。一旦加索尔下场,灰熊的内线就会变得十分薄弱。林克虽然打内线效果也不错,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还好,林克的26分和巴特勒的23分最终为灰熊奠定胜局,没有让灰熊在主场翻车。  

不过现在是个傻子都看得出,想击败灰熊,那就在内线大做文章吧!  

与湖人一役,灰熊算是侥幸死里逃生。但两天之后的11月13日面对国王,灰熊就无路可逃了。  

国王本赛季的开局打得还不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