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杀鸡儆猴(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常恩,带人将老五关进宗正寺,叫他好好反省。”  

常恩迟疑了一下,“陛下,要不要等案子调查清楚后再处置五下?万一五下是被人冤枉的…”  

“冤枉的又怎么样?朕罚自己的儿子,还需要理由吗?”  

常恩躬领命,“陛下要罚五下自然不需要理由。老奴这就带人,将五下关进宗正寺,叫他好好反省。”  

文德帝点点头,“将他边伺候的人好好审一审,该处置的绝不手软。”  

常恩知道,这回又有人要人头落地。  

之前六皇子刘训弄大丫鬟的肚子,已经让文德帝怒火中烧。  

因为陈婕妤主动揽了责任,文德帝才放了六皇子一码。  

这回五皇子犯事,很显然文德帝不打算继续姑息养。  

五皇子刘诀,人在家中坐,常恩从天而降。  

没有半句废话,直接将人带走,关宗正寺。  

院子里所有丫鬟婆子,小厮常随,全都被提走,关进诏狱一个个审。  

五皇子还口称冤枉。  

常恩冷冷一笑,“下就别浪费口舌了。咱家出现在这里,自然是奉了皇命。陛下说了,要收拾你,无需任何理由。把人带走。”  

全府上下,看着这一幕,人人自危。  

上回陈婕妤来,只是让某些存心攀高枝的丫鬟心中胆怯。  

这回常恩亲自出面,则是让全府上下所有人胆怯。  

常恩可是文德帝边第一心腹,凶名赫赫。不是陈婕妤能比的。  

经过这回,王府不少人都安分了下来。  

文德帝如今的确不过问王府大小事,但是一旦犯事惊动了文德帝,就是要命的后果啊。  

顾玖问刘诏,“五下和六下接连出事,是不是母后派人动的手?”  

刘诏笑了笑,“你不用管这些事。”  

顾玖挑眉,“这么说,果然是母后动了手?母后怎么想到拿老五,老六开刀?”  

刘诏轻描淡写地说道:“杀鸡儆猴。”  

顾玖好奇问道:“猴是谁?”  

“某些人。”  

顾玖拉着他的手,在他手背上咬了一口,“最讨厌说话说一半。”  

刘诏宠溺一笑,“都说了叫你别过问。”  

顾玖哼了一声,“改明儿我问钱富,他肯定知道。”  

刘诏摇头笑笑,“有人打裴家的主意,母后震怒,于是老五和老六就倒霉了。不过老五和老六的确欠打。”  

联想到刘诏之前说的杀鸡儆猴,顾玖心头一跳,“难不成三下想娶裴家的姑娘为妻?”  

刘诏笑笑,没作声。  

沉默代表了肯定。  

顾玖啧啧两声,“三下还真敢想,竟然敢肖想裴家的姑娘。他到底怎么想的?谁给他出的主意?”  

“他边自有人给他出主意。可惜,他讨好了太后,却没能讨好母后。母后岂能让他染指裴家的姑娘。这回拿老五老六杀鸡儆猴,希望老三能有所长进。”  

顾玖琢磨了一下,“母后这回做事还迂回的,竟然没直接对三下动手。”  

刘诏一边琢磨着棋谱,一边说道:“老三最近表现得很好,父皇对他很满意。看在父皇的面子上,母后当然不会直接对他动手。只是他心太大,该敲打的时候也不能手软。”  

说完,他落下一子。  

顾玖心思没在棋盘上,她问道:“父皇还会给老三指婚吗?老五和老六呢?”  

刘诏说道:“老五老六心不定,晚几年成亲比较好。至于老三,老大不小了,今年父皇一定会给他指婚。说不定年底我们就会多一个三弟妹。”  

“谁家闺女?”  

“现在还不清楚。要看父皇心意,还要看女方家的意思。”  

顿了顿,刘诏突然问起一件不相关的事,“代侯府韩家,你熟悉吧。”  

顾玖点头,“熟悉的。玫姐姐就嫁到了韩家。”  

刘诏问道:“他们家是不是有户姓曲的亲戚,如今就借住在韩家?”  

“是啊!”  

顾玖惊疑不定,“你怎么突然问起此事?曲将军的夫人,正是来自韩家。因曲将军目前在西北当差,曲夫人就带着闺女回娘家居住。算起来,曲家母女在韩家已经住了好几年。前两年就听说要给曲姑娘说亲,到现在还没下文。”  

刘诏笑了起来,“曲家正在和老三接触,自然不着急。”  

顾玖惊讶,“你的意思是,曲家想将闺女嫁给三下?”  

她要和曲姑娘做妯娌,疯了吧。  

刘诏说道:“曲姑娘份低了些,做不了正妻,做个侧室足够了。”  

顾玖揉着眉心,“三下这回到底要娶几个?一口气娶个女人吗?他在闹什么?”  

“一正妻二侧室,也不算多。”刘诏轻描淡写地说道,“老三娘舅家胡家占了个名额,没意外的话,曲家可能也有个名额。至于正妻之位,还没定下来。”  

顾玖不痛快。  

“曲姑娘这人我不喜欢,她住在代侯府韩家,没少给玫姐姐惹事。她要是嫁入皇室,与我同住一个屋檐下,没遇到就算了,遇到了我怕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气。”  

刘诏闻言笑了起来,“不过是个侧室,你无需给她脸面。想骂就骂,老三不敢吭声。”  

“我看三下算计得很精明。”  

“算计得再精明也没用。”刘诏显然没将三下当成旗鼓相当的对手看待。  

顾玖丢下棋子,“这事定了吗?”  

她为大嫂,才不会闲的无聊去关心小叔子的婚事。之前也没过问此事哪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