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诸子眼中的江衍(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颜阇母以及两部的皇室和宗室被大元军捉去关入万国城中、两部的皇室之女和宗室之女被江鸿飞收入后宫成了江鸿飞的玩物,两部的金人与大元人就不共戴天,他们对大元,尤其是对江鸿飞和岳飞,怀有难以释怀的深仇大恨。  

这股力量誓死不降,誓要避免重蹈前辈完颜宗望、完颜阇母等被俘的覆辙,不愿他们的妻女甚至是她们的母亲步之前那些金国皇室之女和宗室之女的后尘,所以他们才坚守着最后的尊严与信念。  

于是,元金两军好一通厮杀。  

最后,除了数百懦弱的金人选择投降或者逃跑外,其他金人全部战死。  

金国的老弱妇孺,也骑上了战马,想要抵抗,也想要逃跑。  

可惜,此时的杏林堡,已经被大元军团团包围,这些金国的老弱妇孺,哪有可能逃跑?  

负隅顽抗?  

男人死的死,逃得逃,剩下他们这些老弱妇孺,上去,不就是送人头的吗?  

最后,在族中长辈的带领下,这些金国的老弱妇孺只能跪地投降。  

战后,江载站在硝烟未尽的战场上,望着满地的尸体,心中涌动着前所未有的豪情与感慨。  

江载知道,他已不再是那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书生,而是真正经历过生死考验的战士。  

这份经历,将成为他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激励他在未来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何种困难与挑战,都能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只说,在打下杏林堡不久,岳飞就下令,除参战部队在杏林堡休整一日,其余所有军队,即刻开拔,继续向下一个堡寨挺进。  

经过杏林堡这一战,大元军再想偷袭下个堡寨,已经不可能了。  

但岳飞还是要趁金人准备不足这个机会再下一寨。  

至于怎么再下一寨,准备了十年的岳飞,自然是有办法。  

开战之初,江鸿飞就将原本驻扎在胶州半岛的张顺部水军调给岳飞指挥。  

这次奇袭杏林堡,就是张顺亲率水军配合岳飞,将锦州军区的部分军队与辎重从水路运到了靠近杏林堡的地方,这才让锦州军区的炮兵营包括其全部辎重及时的开赴到了杏林堡外,进而打出来了这场大胜仗。  

如今打下面的堡寨,岳飞还是靠张顺部水军出力。  

这里就不得不说,完颜宗辅以及他之前的完颜宗望的失误了。  

在建立盘锦堡寨的时候,金人根本就没想过,大元军的火炮,已经发展到了可以打灵力炮的地步,因此,为了借水势设防,盘锦的很多堡寨都是依海而建,离海边的直线距离不足五里。  

而大元军的灵力炮的射程超过了十里,完全可以覆盖盘锦的堡寨。  

话说,这灵力炮,也是在江鸿飞的主导下,研发出来的。  

也可以说,见过了热武器的江鸿飞,始终都没有放弃开发热武器。  

研究伐金十年的岳飞,无比清楚这一点。  

所以,岳飞亲自登上张顺部水军的旗舰,指挥大元军,水陆并进,然后借着装在张顺部水军战舰上的“武成永固大将军”型的神威无敌大将军炮的强大火力,不费吹灰之力就攻打下了好几个堡寨。  

金人的盘锦防线,犹如一条巨龙,蜿蜒于山海之间,其上布满了坚不可摧的堡寨与关隘,将辽西走廊紧紧扼守。  

这防线,一部分依山而建,壁垒森严,另一部则延伸至浩瀚无垠的大海,由金国水军织就的一张无形之网,意图阻断大元水军北上的所有可能。  

金人显然研究过大元军,知道大元军不仅马步军厉害,水军也厉害。  

因此,自完颜吴乞买时代起,金国便未雨绸缪,着造自己的海上长城。  

起初,金人寄希望于归降的汉人,希望他们能为金国打造出一支可以跟大元水军匹敌的水军。  

然而,这些投降金国的汉人,大多来自北方,他们所掌握的造船术,肯定无法跟大元帝国南方的人相媲美。  

金国并未放弃,转而将目光投向了高丽人。  

这个海岛上的民族,虽造船技术不及中原,却也自成一派,尤其那些沿海而居的高丽渔民,更是世代生活在水上,在水上有一定的战力。  

所以,在完颜吴乞买的全力支持下,历经数载艰辛,金国终于锻造出一支由七万水军、六百战舰组成的海上劲旅。  

这支舰队,如同钢铁巨龙,游弋于金国的东京路辽阳府复州化成县(今大连港)及合懒路(即海参崴)之间。  

其中盘锦更是重兵云集,盘踞着五万人马、五百战舰。  

虽说如此,可张顺对此却毫不畏惧。  

这日清晨。  

公孙胜率领大元帝国的一众金门羽客做法,南风骤变北风。  

张顺部水军借势而发,如离弦之箭,直指金国的海上堡垒。  

金国水军虽早有预感,却未料到风向突变,更未料到张顺竟如此果敢,甫一接近便下令全军出击。  

海面上,战鼓雷动,波涛汹涌。  

张顺部水军装备的“武成永固大将军”神威无敌炮,在十里之外便已轰鸣,炮火连天,直逼金国舰队。  

金国水军措手不及,仓促应战,数百战舰拥挤不堪,混乱一片。  

张顺见状,更添胜算,他一面命令舰队继续炮击,一面利用北风优势,发射火箭。  

金国战舰多为木造,帆篷油布易燃,刹那间,火海连天,数百战舰化为乌有。  

即便如此,仍有少数金国战舰试图顽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