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为了救苦救难,而他们这些人跟对了人,正走在正确的路上。  

再想想赵佶的昏庸,以及赵宋王朝的亡国之象。  

关键,此时氛围都已经烘托到这了。  

王禀、李彦仙、赵立、赵鼎、仇悆、陈公辅等人,也只能随波逐流地跟着这数万人一块跪下,高声大喊:“天佑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江鸿飞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居庸关后,立即调工匠前来抢修居庸关,同时任命王禀为居庸关留守,给他拨了一万精兵。  

在此期间,江鸿飞也从留守的辽兵那里得知,萧普贤女果真调萧干率领居庸关的辽军回燕京城救驾,萧干在第一时间带走了三千人马前往燕京。  

得知此事了之后,江鸿飞将马灵叫来,让他火速前去燕京城传自己的旨意,让他们小心萧干,并准备接驾,自己稍后就去燕京城…  

之前驻守在居庸关防备金军的萧干,在获悉梁山军已经攻入燕京城后,大吃一惊,他连忙集合三千骑兵,迅速驰往燕京城增援。  

半路上,萧干下令:所有人脱掉军服上衣,装扮成梁山军的样子。  

居庸关距离燕京城仅有百里左右,快马加鞭的话,仅半天时间就能走完这点路程。  

所以,黄昏时分,萧干便率军来到燕京城西城门下,他令队伍中的汉人向城门楼高喊:“我们是梁山军援军,快快打开城门!”  

因为天黑光线暗的缘故,守城的梁山军将士并没有看出来,来的是辽军,不是梁山军。  

当然,这主要是因为,花荣也求援了,推算一下时间,梁山军的援军真差不多该到了。  

把守城门的梁山军将士见城外来了大队骑兵,以为真是援军来了,他们高高兴兴地打开城门,准备落下吊桥。  

可就在这时,远处又来了一支人马。  

这支人马也是三千人马,他们更是打着明晃晃的梁山军的旗帜,而且,把守城门的梁山军将士仔细一看,后来的这支人马中,还打着破敌军的旗帜。  

这一对比,把守城门的梁山军将士才发觉先来的这支援军有点不太像梁山军啊。  

再想想,同样都是援军,为什么来的方向不同?  

关键,就在这时,一个手拿丈八蛇矛的大将突然驾云而来,他在空中就用传音秘法朗声道:“吾乃军师陈希真,不要开城,那是辽军!”  

把守城门的梁山军将士听言,赶紧将已经打开的城门又给关上了。  

萧干大恨,他催促手下汉人:“快继续叫门!”  

这哪还能叫得开,任凭那几個汉人叫破喉咙,得到的也只有沉默和紧闭的城门。  

萧干大怒,他催动胯下的战马,一马当先地率领手下三千辽军迎向了破敌军。  

屠龙手孙安大笑:“来得好!”,立即一夹胯下宝马,率领破敌军迎了上去。  

两军就在这燕京城下展开了一场公平地厮杀!  

萧干率领的辽军,手持弯刀,如同狂风骤雨般向破敌军冲去。  

他们的战术明确,意图以势压人,一举击溃破敌军。  

孙安却丝毫不惧,一声令下,破敌军如同捕食的狼群,嗷嗷叫着冲向辽军。  

虽然人数与辽军相等,但刚刚取得决战胜利的破敌军,士气却远超过辽军。  

两军交锋,战鼓隆隆,兵器相交,发出刺耳的金属碰撞声。  

战场上,尘土飞扬,战马嘶鸣,将士们的呐喊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惨烈而壮观的画面。  

再次交手,又一次看到梁山军的勇猛,萧干心中不禁生出一丝凄凉。  

萧干明白,这场战斗多半要输,就像他们北辽和水泊梁山之间的战斗。  

可萧干不甘心,他明明已经这么努力了,为什么还要面对这样的结果,一丝丝改变的可能性都没有?  

于是,萧干挥舞马刀,大声呐喊着,试图提振士气。  

见辽军垂死挣扎,孙安都不用去鼓舞破敌军的士气,害怕被很快就会上来的背嵬军、踏白军、游奕军和胜捷军抢走这块肥肉的破敌军将士,紧握长枪,跟随手握雌雄双剑的孙安,一次又一次冲向辽军。  

辽军虽然勇猛,但在实力和士气都更强的破敌军的猛烈攻击下,急行百里的他们,还是自萧干往下全都逐渐显露出了疲态。  

而破敌军,虽然人数相等,但因为士气高昂,战斗力强大,逐渐占据了上风。  

终于,在孙安的一声令下,破敌军发起了最后的冲锋。他们如同下山猛虎,势不可挡。  

辽军在破敌军的冲击下,瞬间崩溃。  

更让辽军将士感到绝望的是,远处烟尘滚滚,那是有上万人马出现的前兆。  

萧干看着已经无法挽回的败局,心中充满了无奈和绝望,他知道自己已经尽力了,但最终还是败了。  

萧干不甘地一叹,带着残败的辽军,向北而去。  

这一刻,萧干想了很多,他觉得,他之所以输了,根本原因不在他。  

若不是耶律延禧昏庸,远贤臣,亲小人,不停地跑,不敢抵抗,以至于辽国形势如此,他不可能输。  

左企弓曾对辽军的战斗精神,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赋诗一首:  

塞上烽烟起云天,铁马奔腾声喧喧。不愧辽河英雄魂,一路凯歌丧敌胆。  

萧干忍不住去想,若是我自建一国,自己做主,是不是就能不再因为别人的过错而失败了?  

萧干想到了他的老家箭笴山,也就是古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