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软玉入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直找到了正月十四,江鸿飞也没找到鲁智深的下落。  

看得出来,鲁智深是真的被高俅给惊吓到了,以至于,鲁莽如他,这次竟然都藏得如此严实。  

到了正月十四这天晚上,王庆提议,去赏灯,还说今晚有一年一度的选花魁。  

江鸿飞很诧异:“花魁不是李师师吗?怎么还用选?”  

王庆笑了,他摇头晃脑道:“我朝富饶,风流雅士盛行,道君又是个开明的,江山代有佳人出…”  

王庆的意思是:  

赵宋王朝的经济水平很高,社会风气又远比从前自由开放,还有一个极其喜爱诗词歌赋与玩乐的皇帝,再加上词人们本就喜欢用艳词来品评妓女们的才貌,久而久之,经验愈加丰富的文人骚客们,便开始对比起了各家的各个妓女的优劣高下,谓之“评花榜”,也就是所谓的选花魁。  

而这花魁并不是说是个妓女就能参选。  

这里不单单指那些不够资格的,一些天后巨星级别的妓女,或久饮香名,或早树艳帜,或身份自高,也不许参选。  

也就是说,像李师师这样的风月佳人因为段位太高、名声太大,已经光耀大宋,名垂芳史,再参加评选就是日月与萤火争辉,太欺负新人了。  

形象一点说就是,李师师属于这个时代的天后,而每年一次的选花魁,则是选秀节目,专门为新人举办。  

江鸿飞本来就风流,又找不到鲁智深无所事事,自然要跟王庆去见识见识了。  

阮小七和颜树德也想凑这個热闹。  

倒是汤隆和凌振,因为要招待管事宦官,跟管事宦官商量帮江鸿飞买兵甲的事,而没法跟江鸿飞等人去看花灯。  

黄昏十分,明月从东而起,天上无云,江鸿飞和王庆扮作闲良官,阮小七和颜树德扮作小厮,四人混在人群中进入封丘门,游遍六街三市,来到正街上。  

这里酒楼茶楼鳞次栉比,许多商家都是通宵营业,家家门前灯笼高挂,照耀如同白日。  

正是,楼台上下火照火,车马往来人看人。  

整条街上,大小勾栏几十余座,有些甚至可容纳数千人,又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博、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可以说,汴梁城里的夜生活,十分丰富,多姿多彩。  

套用孟元老的话——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而今晚是正月十四,较之平时,更加热闹,也更加繁荣。  

又走过一条街,江鸿飞见两边都是烟月牌。  

来到中间,江鸿飞又见一座高台上彩灯集结,左右各挂一个牌子,牌上各有五个字,写道:  

“歌舞神仙女,天下第一魁。”  

往下一看,美女如云,秀色可餐。  

这里便是东京七十二家规模酒楼共同出资举行的选花魁现场。  

阮小七和颜树德这两个土包子,被这里光华灿烂的美景和环肥燕瘦的美人给惊呆了,仿佛眼睛都不够用一般。  

王庆则不停的给江鸿飞等人介绍着这里的美景和美人。  

突然!  

王庆一直都没有停下过的嘴,戛然而止。  

见此,江鸿飞顺着王庆的视线看去。  

那是一个也就十八九岁的小娘子,系着一条湖色百折罗裙,上面穿着一件猩红湖绉袄子,窄窄袖儿,露出雪藕似的手腕,却没有戴首饰。她肩上村着盘金菊花瓣云肩,绾着时兴的麻姑髻,脑后露出两枝燕尾,包一顶珍珠点翠抹额,耳边垂着明月。她眼神澄澈、脸庞纯美,更让江鸿飞感到惊喜的是,她脸上还有点到为止的艳。  

随着这个小娘子的出现,在场的男人,几乎全都站住了脚,茶摊上的男人也都站起来眺望。  

只道是:织女擅离银汉界,嫦娥逃出月宫来。  

毫不夸张地说,在场的男人没一个不称赞:“好个绝色女子!”  

与这个小娘子一比,台上那些参选花魁的佳丽,无不立时就失去了颜色。  

不说别人,哪怕就是见识过美人无数的江鸿飞,在看清楚这个小娘子的容貌了之后,都生出了强烈的占有欲。  

“要不去撩一下?”  

这边江鸿飞还没拿定主意。  

那边王庆就已经上前了。  

见此,江鸿飞不无懊恼地想:“靠!被这孙子抢先了一步!”  

王庆来到小娘子面前,深施了一礼:“叨扰一下,敢问小娘子,西直门如何走?”  

小娘子微微一笑。  

霎那间,百花失色,日月无光。  

王庆立时就看得魂都仿佛飞了!  

周围的男人见王庆能和这个小娘子说话,无不露出羡慕甚至是嫉妒的神色。  

这其中也包括江鸿飞。  

不想,下一刻,这小娘子突然暴起,一脚就踹在了王庆的小腹上。  

王庆可不是真的手无缚鸡之力,他天生物化属性灵根七、强化属性灵根五、变化属性灵根四,虽然他平日里专好斗瞈走马,不喜欢修炼,但架不住他天赋好啊。  

事实上,王庆可是开封府衙里的第一炼气士,若是谁惹了他不高兴,拽出拳头便打。  

再加上,王庆只要手上有灵钱,便三兄四弟,终日大酒大肉,交朋好友。  

所以,众人又惧怕他,又喜欢他。  

但就是这样的王庆,竟然被这小娘子一脚踹出去差不多十丈远,正正好好落到了江鸿飞身边。  

这还没完,这小娘子一个起落就来到了王庆身后。  

王庆见事不好,也顾不上他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