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章 布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长青梗着脖子,眼睛有些赤红。  

“奴才只知道,如果王妃在,她一定不会妥协!王妃的人生,没有妥协两个字,王妃的孩子,也不会向任何人妥协!”  

这一刻,长青激动的犹如一头小兽。  

仿佛那不是容恒的孩子,是他的。  

他也不知道到底他为何这么激动,为了孩子?为了王妃?还是为了福星,他不知道。  

他只知道一件事,孩子不能出事。  

京兆尹立在一侧,都惊呆了。  

我去,这到底是谁的孩子!  

容恒…  

长青执拗又坚定的看着容恒。  

“殿下可还记得上次福星被齐王绑架吗?王妃第一反应不是顾全大局,不是左思右想,不是考虑名声得失,她直接公权私用,调集平阳军围城!数万平阳军将京都围的水泄不通!”  

京兆尹眼皮一跳。  

好像九王妃的确比九殿下更霸气些!  

不过也正常。  

九王妃是个粗人。  

沙场上打磨下来的,战友情比什么都重要,何况那还是福星。  

容恒在长青肩头一拍,“这两次情况完全不同,齐王手里,有活生生的无辜者的人命!我不能眼睁睁看着别人的孩子为了我的孩子送死!”  

这番话说出,容恒太阳穴突突的跳。  

他不心疼孩子吗?  

他粉雕玉琢的孩子。  

他的儿子已经会翻身了。  

他的闺女笑起来是天底下最好听的声音。  

可他能如何!  

他若是个普通人,他可以自私,可以无情。  

可他不是普通人。  

他是皇子,他是未来大夏朝的天子。  

他可以对朝臣无情,可以对自己的子女无情,却唯独不能对百姓无情。  

有些事,的确,不是他想要如何就能如何。  

长青瞪着容恒,“那你就眼睁睁看着自己孩子出事吗?奴才去找秦苏,有他在,殿下你休想动孩子分毫!”  

说罢,长青转头朝外奔出。  

京兆尹瞠目结舌。  

这是什么神仙小厮。  

九殿下会把他杖毙吧!  

然而当京兆尹收了目光看向容恒的时候,却没有在容恒面上看到什么怒意。  

他一脸冷峻朝京兆尹道:“吩咐下去,在告示下放回答他,本王答应他的要求,让他提出时间地点。”  

京兆尹小心翼翼看着容恒,“殿下确定?”  

容恒薄唇紧抿,“去做吧。”  

京兆尹…  

好想问一句,您不考虑一下王妃的感受吗?等王妃回来交的了差吗?  

但是不敢。  

吸了口气,京兆尹转身吩咐。  

外面天色已经亮起浅灰。  

容恒在地图上点了几个位置,“这几处,派人暗中守好了,但凡发现齐王,莫要轻举妄动,定要确保能十拿九稳的抓住他再动手。”  

话音顿了一下,容恒嘴角动了动,却是没有再说。  

前方军务还有待商榷。  

西北风沙卷地,人口牲畜失踪不少,需要解决。  

江南春日忽发水灾,需要处理。  

各地的学堂办的如火如荼,为了确保朝廷的旨意能准确的被执行,他必须亲力亲为,亲自过问。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科考,这次科考还要选拔一部分人才送到最新占领的西秦去。  

朝务堆积如山,容不得他瞬间缓息。  

天大的事,在黎明江山面前,都不能作比,哪怕他心如刀绞,如坐针毡。  

“本王还要去上朝,这里,交给你了。”  

在京兆尹肩头重重一拍,容恒抬脚朝外走出去。  

转身一瞬,京兆尹在他眼底看到一抹晶莹。  

容恒坐上轿辇,直奔皇宫。  

鼓楼大街福源酒楼的楼顶,齐王手中钳制着小娃,略露出一个头顶,望着那马车远远离开,嘴角噙着冷笑。  

皇榜上,已经写了容恒的回复。  

他同意交换。  

他当然要同意交换了。  

即将登基的新任天子,怎么可能为了自己的孩子将百姓的子女置于不顾呢!  

他必须同意!  

这一点,齐王无比笃定。  

一刻钟前,他在这房顶之上写好了回复。  

手边一把偷来的弓弩,齐王将弓拉满,箭头上绑缚着他的回复,朝鼓楼大街的皇榜嗖的射去、  

离弦之箭刺破空气,发出咻咻的声响。  

箭羽飞离一瞬,齐王带着孩子,立刻离开。  

没有走远,而是翻身下了福源酒楼,从后院翻窗而入,进入三楼一间雅间。  

他需要第一时间收到那边的反应,这里是最佳地点。  

福源酒楼,一个酒楼,谁能想到他会藏在这里。  

有狗又如何。  

他身上的衣衫,早就换掉,此时再弄上一身酒渍,就算是哮天犬也未必找得到他。  

天空已经泛起白光。  

福源酒楼的伙计开始打扫每一个雅间,准备迎接新的一天。  

齐王带着孩子,稳稳的藏在房梁上,看着小厮收拾干净转身离开,齐王轻巧的落地,坐在临窗边的椅子上,手边一壶酒。  

福源酒楼的规矩,收拾好的雅间是要落锁的,直到有客人到来,才会开锁。  

客人午饭时才会来。  

他有的是时间。  

齐王饶有兴致的盯着不远处皇榜前的百姓们。  

很明显,他的留言和容恒的回复让百姓们炸了。  

随着天色越来越亮,围观的百姓越来越多。  

他越来越兴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