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七章 惊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没有惊动灵堂那边,苏阳直接在二门处上了马车,直奔皇宫。  

然而,他前脚出了府门,后脚离府的消息就被送到芸娘处。  

芸娘刚刚哭灵完毕,抹了抹脸上的泪水,一句话没说。  

苏阳的马车直奔皇宫,出奇的顺利,他下车进宫,宫门口的侍卫竟然没有拦他。  

大皇子还在上朝,苏阳被小侍再次引到了玉妃的寝宫。  

昨夜的场景,历历在目,苏阳愤怒的在寝殿来回徘徊,犹如一头困兽。  

赤红的眼底,杀气汹涌。  

如果当真是大皇子杀了他爹,他不介意杀了这个才登基的皇帝。  

他已经什么都没了。  

所有的亲人都没了。  

最爱的女人成了他的长辈。  

平阳侯府祖训严明,无论如何,他都无法让芸娘成为他光明正大的女人!  

他什么都没了,不介意搏上一搏,让这皇位上的真龙天子,给他爹殉葬。  

反正黄泉路上,他爹尚未走远。  

心里盘算着事,苏阳捏了捏左拳,掌心握着匕首的把手,露出锋芒的锋刃。  

而此刻,金銮殿上,大皇子对着一众朝臣,颁发了他第一次上朝的第一条指令。  

将临着西秦边境的十座城,作为两国友好往来的礼物,送给西秦。  

将临着南梁边境的十座城,作为两国友好往来的礼物,送给南梁。  

划分三座玉矿,分别给余下三个小国。  

另外,命令兵部立刻修书给南梁战场的苏掣,让他即刻撤兵回朝,不得耽误,否则杀无赦。  

这几条指令一宣读,整个朝堂,哗然一片。  

就连那些原本的大皇子追随者,都惊呆了。  

这算什么。  

割地赔款吗?!  

丧权辱国吗?  

为什么!  

之前一直主张和平解决问题,绝不多花一分一毫的户部尚书,第一个跳出来。  

指着大皇子,怒不可遏道:“难道这些就是大皇子请五国联盟给你做主的酬劳吗?”  

这话一出,愤怒的众人立刻回过神来!  

难怪五国联盟要打着什么爱与和平的旗号,不惜国力的捧大皇子上位。  

原来,大皇子上位之后,他们能得到这么肥的肉!  

十座城啊!  

大夏朝的江山,一共才有多少!  

另外,大夏朝与南梁的战争,人人都知道,侯爷都快要打的南梁割地赔款了,现在,突然撤兵,这叫什么事!  

这不是投敌叛国是什么!  

而投敌叛国的这个人,却是他们新登基的皇上!  

一时间,大皇子成为众矢之的。  

尽管他是高高在上的天子,坐在龙椅之上,可有户部尚书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刑部尚书四大尚书带头,所有人,几乎一致的开始攻讦大皇子。  

大皇子汗流浃背坐在那里,如坐针毡。  

这皇位,原来不属于自己的时候来坐,这么难坐。  

可他身侧站着那个小侍,他头顶暗处,悬着禁军统领。  

当初,苏蕴告诉他,禁军统领老母亲病了,要回家侍疾,皇上让苏蕴暂替了禁军统领的位置。  

他居然信了!  

禁军是什么,那是皇上最为信任的亲卫队!  

禁军统领的位置,岂是谁想要替代就能替代的。  

放眼满朝,唯一替代过禁军统领这个位置的,只有四皇子。  

还是当初镇国公和太后联手给皇上压力,皇上不得已给出的。  

尽管如此,也只代替了不足七日。  

苏蕴何德何能,能代替禁军统领,还是在那样微妙的情形下。  

这种事情,他现在一分析就想明白了,可当时怎么就猪油闷了心,就信了苏蕴,信了皇上的诡计。  

大皇子想哭。  

真的想哭!  

可他只能挺直腰杆坐在那里,任由众朝臣指责,面不改色的道:“你们抗议无效,朕已经签发圣旨,并且也已经全国贴了告示,民间但凡有抵抗者,抓住了,格杀勿论!”  

每个帝王上台,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都会有铁血手段。  

比如,当年皇上登基,火烧齐王。  

可现在…  

那不一样啊!  

这是通敌!通敌!  

朝臣们气的面色铁青。  

一个大皇子的追随者,指着大皇子怒道:“我真是瞎了眼,才会认为你是个好皇帝!当初,我宁愿死了,也不愿意辅佐你登基!”  

言落,那追随者朝着一侧金柱就撞去。  

藏在暗处的禁军统领忙给下属使了个眼色。  

朝臣们背后的一个禁军,手疾,制止了他,阻止了一场血腥事件。  

大皇子瞥了一眼那人,冷声道:“今日之事,就这般定了,朕心意已决,你们执行就是!”  

刑部尚书便道:“尚未祭天,尚未办过登基仪式,便算不得真正的皇上,充其量,算是暂时主持大局的!”  

“对!算不得是真的!”几个御史跟着就道。  

大皇子坐立不安的看着朝臣们。  

唯恐哪个愣头青一冲动,万一冲上来要他的命可怎么办。  

惊恐的转头看身侧小侍,小侍面容不变,带着尊重,低声道:“陛下既是无事,可以退朝了。”  

听到退朝二字,大皇子大松一口气,唰的起身,“退朝!”  

大步流星,腿软脚软的离开金銮殿。  

徒留背后,一片谩骂声。  

说实话,那几条指令,他都是坐上金銮殿的时候,才拿到的。  

看到第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