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章 求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听着自己的心跳,福云反倒是渐渐冷静下来。  

她不过就是一个婢子。  

绑架她做什么?  

无非是为了用她来威胁主子。  

一想到主子因为她而要受到别人的威胁,福云心头扯了一下,很难受,很生气。  

冷静下来,福云反倒是不怕了。  

大不了,她就自行了断。  

她死了,他们就没有可威胁主子的了。  

深吸一口气,福云定了定神。  

同样都是主子的婢子,福星跟着主子,大战四方,她不会打仗,不能协助主子,也决不能给主子扯后腿。  

更何况,主子不要脸的吗?  

她不能丢主子的脸!  

主子是大佛寺老和尚开光的祥瑞,作为祥瑞的随从,怎么能任人欺凌呢而毫无反抗意识呢!  

精神稳定下来,福云侧耳细听。  

耳边有喧闹的声音,有叫卖的声音。  

“周记包子,热乎的包子,新出锅的猪肉大葱陷大包子啦”  

周记包子铺!  

福云眉心动了动。  

现在马车还在鼓楼大街。  

意识到这一点,福云开始拼命的去撞车窗。  

朝阳街的大爷大妈热心,只要看到马车有异样,必定会拦截的。  

去年有人在京都偷孩子,就是被朝阳街的一个大妈发现的。  

大妈追了马车半条鼓楼大街,硬生生拦下马车。  

知道敢偷孩子的都是硬主,大妈不敢硬碰硬,更不敢直接戳破他。  

这种生意,都是添刀尖的买卖,全是亡命徒。  

一旦直接戳破,说不定车夫驾着马车就能不顾沿路百姓死活的冲出去。  

大妈情急之下,干脆直挺挺躺在马车前,玩了一出讹诈大戏。  

当时,人人指责大妈没有公德心,居然讹诈一个老实巴交的农夫,甚至有脾气暴躁的,要替农夫出口气,要揍大妈。  

大妈硬是躺在地上,张口就要五千两医药费,不愿意私了,就报官。  

大妈躺着不起。  

周围百姓越聚越多。  

里三层外三层的,车夫想要冲出去都做不到。  

可报官…  

他不敢!  

鼓楼大街是京都最为重要的街道,这么一围堵,立刻引起京卫营的注意。  

眼看着不远处京卫营的人骑马带刀冲过来。  

老实巴交的车夫满头大汗珠子吧嗒吧嗒的落。  

做贼心虚。  

车夫头脑一热,从怀里取出五千两的银票塞给大妈。  

这银票一出手,不及大妈接了银票,四周的老百姓顿时就炸了。  

老实巴交的农夫,一出手就是五千两?  

这是什么神仙农夫!  

周记包子铺的老板都没有这么阔气!  

都是劳苦大众,凭什么我们就是个普通人,你就是个有钱的农夫。  

围观群众顿时炸了锅。  

大妈拿了钱,眼瞧着京卫营的冲过来,一轱辘爬起身来,跳着脚就喊:“他车里藏着孩子,东六街那边的几个孩子,都是三五岁的样子!”  

这句话一出,刚刚就炸锅的老百姓登时更怒了!  

难怪这么有钱!  

原来是人贩子!  

大家愤怒着朝车夫冲过去。  

若是大妈一开始就直接喊了,未必有人相信。  

五千两银票摆在那,由不得别人不信。  

再加上京卫营的人及时赶来,这人贩子车夫妥妥被抓获,从他下手,抓出一条线的人。  

据说,一共救了二百多个孩子。  

朝廷特意给大妈颁发了一个机智奖。  

奖项有点诡异,重在领会精神,和随着奖项一起送到大妈手里的五千两答谢金!  

五千两!  

算上从人贩子手里拿到的五千两,一共一万两!  

做好事,有回报!  

这就是朝廷的宗旨。  

绝不辜负了好心人。  

也绝不放过一个坏人。  

有这样的大爷大妈,她只要弄得动静大点,一定能得救。  

信念在心中。  

福云拼命的撞车厢。  

“黑老哥的木梳子,一梳梳到长命百岁”  

叫卖声再次传进来。  

福云撞击车壁的动静,越发的猛烈。  

黑老哥的木梳子铺,就在城门根儿上。  

这马车,是要带着她从西城门出去。  

西城门…  

西城门…  

一面拼命的撞击马车,一面脑子里极速的思索着。  

西城门有什么。  

出了西城门,再走十里地,就是十里铺!  

十里铺,听福星说,原先在那里抓过齐王和大皇子。  

镇国公造反,也是选的那里。  

当时主子假扮山贼绑架北燕三皇子,也是那里。  

她是要被带到十里铺吗?  

随着思绪翻滚,耳边喧闹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马车颠簸的越发厉害。  

福云狠狠咬了咬唇。  

马车出城了。  

她没有在鼓楼大街成功的引起大爷大妈的主意。  

还能怎么办。  

怎么办!  

福云抓着头发,拼命的想。  

若是福星,这种时候,她会怎么做?  

脑中电光火石一闪,福云猛地想起,她小腿处有一把匕首。  

是福星教给她怎么绑的。  

当时福星和她说,绑着匕首出门,万一遇到什么事,好防身。  

从来没有用过,竟是忘记了。  

一把拔出小腿处绑着的匕首,福云想了想,冲着车顶奋力的戳过去。  

使出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