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二章 诡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刑部尚书只得领命。  

他一走,御书房里陷入一片死寂。  

兵部尚书和礼部尚书脸对脸的低头写章程,头皮双双发麻。  

我靠!  

刚刚到底听了个什么鬼故事。  

感觉,比那只鸡蹲守你家门口还要恐怖!  

皇上头抵靠在椅背上,闭了闭眼。  

苏蕴杀了老夫人,整个剧情,就完整了。  

捋一捋思路。  

镇国公府倒台,苏蕴嫌弃朝晖不能给他带来仕途的帮助,将朝晖一脚踢出家门。  

朝晖在外面遇到了大皇子和齐王,并且被齐王和大皇子成功说服,上了贼船。  

上了贼船的朝晖,自以为给苏蕴找到一条位极人臣的捷径。  

朝晖回到平阳侯府,把这条富贵险中求的捷径介绍给苏蕴。  

一辈子没有什么大作为,始终庸庸碌碌但是又长着一颗巨大的野心的苏蕴,把这个,当做是机会,和朝晖一起愉快的跳上贼船。  

而齐王之所以选中朝晖,一则朝晖落难需要他的帮助,二则他怕是看重朝晖与太后的关系。  

很明显,齐王的目的就是要不动声色的将太后带出皇宫。  

而一旦事情失败,朝晖的身份,就是他最好的掩护。  

只可惜…  

第一次朝晖和苏蕴谋划进宫,路上遇到了福星,机缘巧合,发生摩擦,福星当场把马车揍翻,抓走了齐王派给朝晖的人。  

这个人,苏清送到了宋兮那里。  

人被抓,朝晖担心事情败露,就想办法想要将人救出,可又毫无方向,就打算绑架福云,逼问那人的下落。  

可惜,福云没有绑架成,倒是扯出了徐妈妈。  

担心徐妈妈被刑部审讯招出什么秘密,于是,杀人灭口。  

按照刑部尚书当时送来的证据来看,该是朝晖打算把徐妈妈送走避避风头,但是苏蕴直接把人杀了。  

可惜,苏蕴聪明反被聪明误。  

徐妈妈一死,刑部尚书立刻去府里缉拿嫌疑人朝晖。  

没有了朝晖,就无人进宫接太后。  

苏蕴迫切的想要位极人臣,为了给自己制造机会,就制造了老夫人亡故一事,以此,平阳侯府进宫报丧!  

真是丧尽天良!  

可惜…  

苏蕴第二次行动,恰好宋兮审讯出了结果,进宫报信儿,苏蕴的人,晚了一步。  

而王氏和他,早已经料到齐王会有所动作…  

皇上阴鸷的面容渐渐柔和。  

整个事情理顺了,这么看来,朕,还真是天选之子啊!  

要不然,一切怎么就那么狗血的凑巧呢!  

齐王的安排,可谓是精妙。  

谁能想到,侍奉皇后多年的内侍,居然是齐王的人呢!  

人算不如天算啊!  

皇上的眼角眉梢,漾出笑意。  

沉浸在天选之子的愉快中,浑然忘记,安静的御书房里,还有兵部尚书和礼部尚书、。  

皇上拉开抽屉,拿出了镜子。  

简直是不老男神啊!  

写章程写的有些脖子发酸的兵部尚书正打算抬头活动活动脖子,一抬头,猛地就看见皇上正在照镜子。  

面带微笑。  

兵部尚书…  

吓得差点没从椅子上跌下来。  

什么情况!  

悄悄戳了一下对面礼部尚书的胳膊,兵部尚书做贼似的指了指皇上,让他回头看。  

礼部尚书不明所以的满目狐疑看了兵部尚书一眼,回头。  

礼部尚书一回头,兵部尚书大松一口气。  

要死一起死!  

礼部尚书…  

我去!  

刑部尚书从御书房出来,直奔王氏府邸。  

相对比平阳侯府的一片素白,王氏的府邸,简直堪称披红挂绿。  

一进门,迎面刑部尚书就看到一堵山形屏风。  

整个屏风,都是用火红的珊瑚雕刻而成。  

绕过屏风,一路抵达王氏所在的会客厅,整条路上,姹紫嫣红。  

简直喜气洋洋。  

花园里,有匠人正在打造小木马,小秋千,小摇篮…  

应该是为苏清即将出生的孩子准备的。  

会客厅里,王氏客气的迎了刑部尚书。  

丫鬟捧茶,王氏笑道:“大人今儿怎么没有上朝?”  

刑部尚书就道:“陛下有要事同兵部礼部尚书商议,今日免朝,下官前来,就是有一事想要告知夫人。”  

“大人请讲。”  

刑部尚书就将老夫人被谋杀一事的真想,一五一十告诉了王氏。  

王氏闻言,整个过程中,最大的反应,就是皱了一下眉,并且,皱眉时间持续不足一口茶的功夫。  

心理素质这么好?  

“夫人就不惊讶?”忍不住,刑部尚书说完事情真相,问道。  

王氏淡淡一笑,掸了一下裙面。  

“惊讶谈不上,苏蕴本就是个不择手段的人,不过,倒是有些意外,他居然有这个胆量。”  

你不惊讶苏蕴手段残忍,居然惊讶苏蕴有胆子做这件事。  

真是…  

你们江湖中人,脑回路清奇啊。  

不过…  

揣摩着皇上让他来告知王氏的用意,思忖了一下用词,刑部尚书还是决定开门见山。  

“说到底,夫人与侯爷尚未真的和离,如今老夫人是被谋杀而死,侯爷回来,夫人打算…”  

王氏一笑,满目平静看着刑部尚书,“直言就是。”  

迎上王氏满面平静的笑容,刑部尚书感觉有些缓不上气。  

你的婆婆被人谋杀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