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一章 劫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皇后…  

本朝有律,但凡诰命夫人没了,必定是要进宫通禀的。  

徐妈妈突然进宫,皇后就想到了这一点。  

可听她亲口说了,还是忍不住心头讶异。  

平阳侯府的老夫人,平时身体壮实的跟牛似得。  

真的,一点不夸张,比牛都壮实。  

怎么说没就没了呢?  

昨天晚上还精力十足的来宫门口鸣冤,今儿卯时就没了。  

皇后审视般看着徐妈妈,叹了口气,“怎么是你来通禀的,你们二夫人呢?”  

皇后一提朝晖,徐妈妈顿时哭成一个泪人。  

“夫人昨日晚间,被刑部尚书大人抓进大牢,今儿一早,老夫人去世的消息被府中下人送进了牢里,夫人悲恸难捱,也…也跟着去了。”  

皇后惊得眼睛瞪圆。  

当时镇国公夫妇被斩首,朝晖也不过就病了一阵子。  

现在,平阳侯府的老夫人,她婆婆没了,她竟然悲恸难捱,跟着去了?  

这骗谁呢!  

她怎么这么不相信呢!  

“朝晖…她现在在哪里?”  

徐妈妈就抹着眼泪道:“还在刑部,刑部衙役来府上通传的,因着尚书大人不在,还不能送她出来。”  

五皇子便插话道:“昨儿刑部带走的,除了府上二夫人外,还有她跟前一个丫鬟,那丫鬟呢?”  

徐妈妈就哭着摇头,“衙役没提,老奴也不知道。”  

得知朝晖死了,当时她就昏厥过去了。  

后来还是被府上的丫鬟掐人中掐醒的。  

老夫人没了,老夫人跟前的李妈妈因着念及旧主,当时就撞柱而亡。  

进宫又是见皇后不是见皇上,管家不合适。  

阖府上下,便只有她。  

府里倒是有个姨娘,可那姨娘的身份,还不如她体面呢!  

说着,徐妈妈朝皇后磕了个头,双手颤抖着捧上一张黄纸,纸上写着祈文。  

“眼下,老夫人的身子,等着入殓,还请娘娘赐印。”  

诰命去世,装棺入殓,皇后是要赐盖了凤印的祈文的。  

皇后叹了口气。  

前脚,宋兮还说,朝晖要带着齐王的人进宫来接走太后呢。  

现在,朝晖就死了。  

真是世事难料。  

皇后心下唏嘘一下,正要吩咐宫人去拿凤印,一直沉默立在一侧的宋兮,忽的像一头猎豹,朝着徐妈妈身侧的小丫鬟扑上去。  

扑的一脸狰狞。  

身形之迅速,如同一道魅影。  

众人还未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宋兮就一把勒住了那小丫鬟的脖子。  

宋兮扑来的突然,那小丫鬟没有防范住,被宋兮狠狠一勒脖子,她手里拿着的东西,就咣当落地。  

是个极小的香炉。  

还升腾着烟雾,颜色很淡。  

香炉落地一瞬,宋兮一面掐着这人的脖子,一面抬脚一击射门踢。  

香炉朝着门外飞出去。  

一切发生的不过电光火石间。  

香炉飞出去的同时,宋兮一个大擒拿想要将人掀翻在地。  

她虽然不会轻功,可她的格斗技术很好。  

然而…  

就在宋兮动作间,那丫鬟手里忽的多了一把匕首,冲着宋兮就一刀戳去。  

五皇子眼皮一跳,黑着脸,扑了上去。  

徐妈妈吓了一跳。  

这是管家安排给她一起进宫报丧的人,虽然有些面生,可管家说是个老实本分又机灵的孩子。  

怎么这…  

徐妈妈惊得有些反应不过来。  

刚刚进宫的时候,门口侍卫不是搜身了吗?  

怎么这丫鬟手里,还有匕首。  

五皇子加入战斗,想要将那丫鬟拿下。  

然而,他低估了对方的实力。  

一个宋兮,一个他,两人联手,依旧落了下风。  

刚刚宋兮之所以得手,不过占了个快准狠。  

现在实打实较量起来,她的现代格斗对比古代武功高手,就只有挨打的份了。  

那丫鬟应付他们之际,目标直直锁定皇后,手里一把匕首,闪着银色的寒光。  

身体一个旋转,飞身起来,带着凌厉的风,直扑皇后。  

眼底,是浓烈的杀气。  

“母后小心!”  

五皇子大呼一声,咬牙朝那丫鬟追上。  

皇后一脸惊慌,看着朝她逼近过来的人,坐在那,仿佛吓得不会动了,双手捂着胸口。  

“娘娘,快闪开!”  

宋兮急的不行。  

然而,她不会轻功,在这偌大的皇后寝宫,等她跑到皇后跟前,人家早飞过去了。  

没事干,修这么大的寝殿做什么!  

救人都不方便。  

就在宋兮急的冒火,五皇子直扑小丫鬟,小丫鬟直扑皇后,手中匕首已经要戳到皇后鼻尖之际,一直捂着胸口的皇后,忽的将手里的丝帕一抖。  

朝着那丫鬟一抖。  

丫鬟是用尽全力扑向皇后的。  

准确的说,是扑向皇后抖开的药粉的。  

刚刚还战斗力彪悍,大殿之内无人能敌的丫鬟,顿时身子一软,咣当,跌在地上。  

五皇子错愕看向皇后。  

皇后一脸风轻云淡拍拍手,“把人带下去,好好审一审。”  

五皇子…  

宋兮…  

皇后果然是皇后啊。  

她们急的都要嘴里生泡了,人家就这么气定神闲的结局了。  

不过,后知后觉忽然意识到,方才他们着急的时候,皇后寝宫里的婢女,似乎没有一个着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