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六章 转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容恒府邸。  

月牙挂在树梢的时候,容恒终于满头大汗的从屋里出来。  

长青眼见他家殿下走出来的步伐都打漂儿,忙奔过去扶住,“殿下。”  

容恒摇摇头,示意无碍。  

长青小心翼翼的跟在一侧。  

动作间,秦苏和王氏赶上前。  

秦苏打量了容恒一眼,瞧着他脸颊上的汗珠子,笑道:“我们可以进去了?”  

容恒黑着脸,看着秦苏。  

恼恨秦苏方才的戏弄。  

可秦苏是能救清儿的唯一的人…  

闷闷的吐出一口气,点头。  

算了,本王胸襟宽广,不与你一般计较。  

他也实在没有太多力气说话了。  

“厨房炖了滋补汤,你一会儿喝两碗!”嘴角噙着笑,秦苏抬脚朝屋里走去,丢下一句话给容恒。  

王氏拍了拍容恒的肩头,“辛苦你了。”  

容恒…  

这话听着,怎么那么别扭!  

王氏和秦苏一进门,容恒就半个身子任由长青扶着,在花架下坐了。  

错眼看见一个小內侍转头朝外奔出去。  

眼角一抽,容恒喝了口茶,问长青,“刚刚那边站着的,是个内侍?”  

长青点头,“陛下派来的,说是来看您到底什么时候出来。”  

容恒…  

无力的上翻了个白眼。  

虽然全身力乏,可心情,却是轻松地。  

他能清清楚楚的感觉到,清儿无碍了。  

真是神奇。  

清儿体内中了蛊虫,他,要巧不巧,就有解蛊的阴阳蛊虫,他还要巧不巧的在前几日吞下。  

这么一想,容恒心头激灵了一下。  

这幸亏是他吞下了,要是别人吞下…  

摇摇头,不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他真得好好补补啊。  

昏迷着,都那么能折腾的人,要是醒来,怎么得了。  

“厨房不是炖着汤吗?好了吗?”  

长青立刻道:“好了好了,奴才这就去端。”  

长青起身,一溜烟朝院子里的小厨房奔去,转眼端了一海碗汤出来。  

瞧着面前的海碗,容恒…“给我喝的?”  

长青…  

不然呢,给牛?  

嘿嘿一笑,长青道:“碗是大了点,不过,平阳侯夫人说了,您这时间太长,得多补补,这碗,还是她专门派人从王府拿来的呢。”  

容恒…  

平阳侯就是这么补出来的?  

所以才生出苏清这么彪悍的女儿?  

那是得好好补补!  

端过比脸大出三倍的碗,容恒咕咚咕咚灌下去。  

一碗喝完,容恒忽的想到,苏清体内的蛊虫若是要彻底根除,就得怀孕生子,这蛊虫随着孩子一起出来。  

苏清今年才十六啊。  

十六就生孩子,会不会早了点,万一有危险怎么办。  

之前,他就立下决心,不要孩子。  

现在,不要孩子是不行了。  

总是不能两全。  

将海碗搁置一旁,容恒蹙眉看了那碗一眼,“这是什么补药,怎么喝着味道这么怪。”  

不是酸的,不是苦的,不是甜的,是辣的!  

长这么大,头一次喝辣的补药!  

真是…  

三和堂的人,果然和一般人不一样。  

“辣的?”  

长青一脸惊疑,伸手在药碗边儿上沾了沾,舔到嘴里,立刻呸的一声。  

“真的是辣的,这么辣,您怎么一口气喝完的?”长青用一种更加匪夷所思的目光看向容恒。  

容恒…  

对啊,这么辣,他怎么一口气喝完的。  

长青又道:“平阳侯夫人只说,这是大补的,让您出来之后,无论如何,也要喝足一海碗,倒是没说这里面炖着什么。反正肯定是补药,不会有害。”  

长青这么一说,容恒骤然脊背一僵。  

不会有害…  

蓦地就想起在屋里,王氏给他那一刀。  

也不一定不会有害吧…  

主仆俩说话间,王氏和秦苏从屋里出来。  

面色轻松,两人还有说有笑,看样子,苏清是铁定无碍了。  

容恒松下最后一口气,起身迎上去。  

“母亲,清儿她…”  

王氏满目慈爱的朝容恒道:“放心,清儿没事了,你就等着当爹吧。”  

容恒差点跪了。  

王氏语落,转头朝秦苏道:“我和九殿下有些话要说,你且先回去吧。”  

秦苏应声,脚尖点地,原地起飞。  

长青…  

三和堂的人,进进出出,都是用飞的吗?  

秦苏一走,王氏和容恒在花架下相对而坐。  

瞧了一眼桌上的海碗,王氏笑道:“喝完了?”  

容恒点点头,“嗯。”  

等着王氏下文。  

王氏一掸裙面,笑道:“这个汤,是个连心汤。”  

莲心?  

莲心微苦不辣啊。  

容恒心下蹙眉。  

“所谓连心汤,就是喝下这个汤,因着你和清儿体内的蛊虫作用,日后,在清儿怀孕期间,她的一切妊娠反应,都会转移到你的身上。”  

一听这话,长青没憋住,噗的笑出来。  

转移到他家殿下身上?  

那也就是说,他家殿下以后要挺起一个大肚子?  

抖着肩膀,长青看向容恒的肚子。  

容恒惊得险些从凳子上滑下来。  

“转移到我身上?我…我来生?”  

王氏…  

眼角一抽,看向容恒,“你来生?怎么生?”  

容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