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知道(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大门打开。  

禁军统领转头,一脸恭敬,笑道:“大人。”  

只是落目之下,一眼看到镇国公头顶的鸡,顿时眼角一抖。  

镇国公客气道:“劳烦统领大人向陛下回禀一声,府中疫情已经完全解除。”  

禁军统领狐疑看了镇国公一眼,随即道:“好,不过,在下官回禀之前,还要劳烦大人在府中等候。”  

镇国公笑道:“那是自然。”  

语落,镇国公将一叠宣纸递到禁军统领手中,“这个是养病期间,本官为九殿下和太后娘娘抄的祈福经文,劳烦统领大人帮忙,一份给太后娘娘送去,一份给九殿下送去。”  

禁军统领扫了一眼,没接,“大人何不等着一会解禁了,亲自送去。”  

镇国公笑道:“你有所不知,这手抄祈福经文,焚烧供奉的越早,则越是灵验。”  

禁军统领便不再多言,伸手接了宣纸,朝镇国公抱拳一揖,“大人且稍等,下官这就进宫回禀。”  

“多谢。”  

禁军统领一走,镇国公转头回了书房。  

心腹小厮狐疑不解道:“大人,禁军统领未必会把经文送到太后娘娘手中,他极有可能直接给了陛下。”  

镇国公捋着胡子,“我知道。”  

“那您还…”  

“我就是让皇上知道知道我的诚心。”  

当初他被圈禁前,闹出三合镇瘟疫的事,他建议皇上直接火烧三合镇。  

后来,他还没来得及在皇上面前做挽救工作,就被圈禁了。  

皇上心头,一定是怨怒很大。  

这经文,不求能化解怨怒,但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得多。  

这厢,镇国公安心等着被解禁。  

那厢,御书房。  

福公公替皇上续了一杯茶,心疼的道:“陛下,喝点茶吧,降火的。”  

长公主和杜淮中的事一闹出来,皇上心头怒火交加,大腿上一连起了三个火疖子,个个拇指指腹那么大。  

福公公亲自调配的降火凉茶,皇上从小喝着。  

吁出一口气,端起茶盏,抿了一口,皇上道:“熹贵妃的案子,朕一定给她翻过来。”  

徐公公应道:“熹贵妃娘娘在天有灵,一定欣慰。”  

皇上沉沉一叹,“可朕不希望她在天有灵,朕只想她活生生的有灵。”  

福公公鼻根蓦地一酸,眼眶有点发热。  

皇上捏拳,“查出来她到底是怎么死的了吗?”  

前一瞬,福公公还在审讯长公主,后一瞬,福公公不过低头喝茶的功夫,长公主就忽的七窍流血暴毙身亡了。  

福公公可以确定,当时屋里,只有他和长公主两人,明晃晃的审讯室,绝对藏匿不了第三个人。  

御医瞧了,并未中毒,医女仔仔细细的检查了,她身上一个暗器针眼儿都没有。  

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死了。  

福公公缓缓摇头,“老奴无用。”  

皇上沉着脸,“不怪你。”  

话题太过沉重,福公公心疼皇上,怕他把自己压垮,便换了话题。  

“陛下,您说,长公主府中,当真就没有金银细软吗?”  

皇上冷笑,“她贪婪无厌,岂能没有。”  

“莫非,当真是大理寺卿贪了,胆子也太大了。”福公公觑着皇上的脸色唏嘘。  

语落,皇上嘴角果然勾起一缕笑。  

福公公心头微松。  

能让皇上开怀的,目前,也唯有九王妃了。  

“他没那个胆子,长公主府邸的金银细软,都被苏清卷走了。”说及此,皇上忍不住眼角眉梢挂了笑。  

这种事,也只有苏清做得出来。  

福公公佯做惊讶,“啊?您不是说…”  

皇上笑道:“大理寺卿这些年贪墨的还少!朕只是让他吐点出来!”  

福公公恍然一笑,“九王妃也太厉害了,当着那么些朝臣的面,都敢下手。”  

顿了一下,福公公又道:“陛下,您这也算是偏心了,明知道银子是九王妃拿了,还让大理寺卿补齐,大理寺卿要是知道,怕是要吐血。”  

皇上笑道:“朕偏心苏清,偏的朕心里舒坦。”  

福公公但笑不语。  

只要皇上脸上有笑容就行。  

说话间,门外小內侍回禀,“陛下,禁军统领求见。”  

皇上冷笑,“朕说什么来着,镇国公坐不住了吧。”  

脸上才漾起的笑意,骤然全无。  

福公公默默叹了口气。  

皇上道:“让他进来。”  

禁军统领进门,捧上宣纸,行过礼,道:“陛下,镇国公说,府中瘟疫已经尽除,请求解除圈禁。”  

略顿,又道:“这个,是镇国公托卑职带给九殿下和太后娘娘的,说是他手抄的祈福经文,属下怕有什么问题。”  

福公公…  

您什么时候说话说得这么直接了。  

怕有问题这种话,都能这么直白的说出来?  

这是九王妃的风格啊!  

皇上扫了一眼桌案上的经文,冷笑,“派个御医过去,查验无碍之后,就解禁吧,这些日子,你辛苦了,放你休假一日。”  

没提经文的事。  

禁军统领领命,欲言又止。  

皇上撩他一眼,“怎么?”  

禁军统领吸了口气,一脸神色古怪,“镇国公和臣说话的时候,不知为何,头顶站了一只刚出壳的鸡。”  

福公公顿时眼皮一抽。  

头顶站了一只鸡?  

这是什么操作!  

皇上皱了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