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寿元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无界山主。”  

方星看到无界山主,打了个招呼,毕竟是之前厮混势力的大老板。  

“呵呵…黑龙道友你能走到这一步,鄙人实感欣慰。”  

无界山主乃是一位白袍老者形象,虽然脸上满是皱纹,但眼眸如同星辰一般明亮,带着睿智的光芒:“我来为你介绍,这位是原魔宗的‘大天魔’道友,这位是三叶宗’三叶道人’,还有归灵派的‘龟祖’…”  

方星————见过。  

大天魔乃是黑袍中年形象,周身魔气隐隐。  

三叶道人作道人打扮背负一柄宛若青叶的长剑。  

龟祖则是同样的妖帝,本体似乎是‘霸下',看到方星,立即露出个有些和善的笑容。  

“还有这位,乃是娲皇殿的‘玄娲’!”  

无界山主提了一句,就不再多说。  

“原来是玄娲道友”  

方星笑得很灿烂。  

“黑龙道友,之前一些误会,乃是本殿弟子的错…”  

玄娲道人一袭土黄长袍,咬牙上前,脸上挤出笑容:“本座回去之后,一定重重处置!”  

虽然之前矛盾起因,是方星杀了他们的人,但此时只能忍了。  

“不够。”  

方星摇摇头。  

“那按道友之意,该是如何”  

玄娲神情有些戒备,甚至心中有些凄凉。  

他们这些混沌境大能,乃是青元大界各大势力的老祖级存在。  

结果自己在此人面前,竟然如此无力。  

‘莫非,这黑龙已然混沌圆满了’  

‘不,它应该才刚刚突破混沌境,只是盘武大道太过厉害…永恒存在所传的秘术、招式太过玄妙…’  

就在玄娲忐忑之间,耳边就传来方星的声音:“我欲在青帝宫基业上开宗立派,嗯,就叫做‘灵宝宫’好了…你娲皇殿乃是大户,就先支援我一下吧,等到什么时候我灵宝宫培养出·二天仙天妖,什么时候结束,如何”  

“什么”  

玄娲都吃了一惊:“你要十二套培养出天仙天妖的资源”  

要知道,哪怕之前青帝宫,也才八大天妖啊!  

当然,若全力培养,肯定不止这些,但宗门库藏都是底蕴,不可能在一个时期就尽数挥霍。  

“若玄娲道友不愿,那我也只好亲自上门讨要了。”  

方星叹息一声。  

闻听此言,玄娲神色顿时一变,看向周围的无界山主等人。  

大天魔叹息一声:“玄娲道友,我看黑龙道友此要求并不过分…黑龙道友,我原魔宗之前也与道友有误会,我愿意赔付一件帝兵,化解恩怨,如何”  

“善!”  

方星呵呵一笑,他七窍玲珑心,自然知道玄娲有些想要拉拢其他混沌境高手,共同对抗自己。  

奈何自己孤家寡人一个,背后又有永恒存在撑腰,根本没人愿意跟自己为敌。  

特别是自己还准备开宗立派,相当于主动交出软肋,从光脚不怕穿鞋的,变成了主动穿鞋的。  

这些混沌境高手顺水推舟还来不及,怎么可能激怒自己哪怕原魔宗的大天魔,都是直接落井下石,卖自己一个好,顺带化解因果。  

‘这就跟穿越回古代,觉得自己要分田,所有地主就会马上联合起来跟自己为敌一样可笑!’  

‘虽然地主的确都是一个阶级的,但大家又不是心灵连接的虫族,怎么可能突然就万众一心了哪怕有再高魅力的人居中联合,也做不到…毕竟,可能随便一家地主前两年还因为争水,跟上下游的地主开过片、打死过人,还互相陷害,栽赃,仇深似海…’  

‘放在这里也是这个道理…虽然我是猛龙过江,但灭了青帝宫展露实力,又只抓着娲皇殿一家打…其他混沌境高手,只会作壁上观。’  

‘最好的选择永远都无法被选中,有的只是差与更差的选择…’  

方星叹了口气。  

伟力归于自身的世界,同样代表着私心被千百倍放大了。  

他感觉自己哪怕打不过这些混沌境联手,但要灭掉这些势力,似乎并不算困难。  

左右不过秦国那样,远交近攻,然后慢慢切香肠罢了…  

‘我的灵宝宫只是心血来潮,顺带看看能否培养出将来填道的弟子罢了…’  

永恒存在距离方星都很远,因此他不急着断因果。  

更何况,这也是一手准备。  

“我若辟道,所开辟的道路,必胜过盘武大道…”  

“想要找到足够填道的良才美质,都不是一件容易之事啊。”  

方星一边心中自语,一边看向玄娲。  

此时,所有压力都给到玄娲这边。  

玄娲面上一阵红、一阵白,继而一咬牙:“罢了…此事,我娲皇殿认栽!”  

“哈哈,既然如此,大家日后还是道友。”  

方星含笑回应。  

“恭喜黑龙道友,开辟青元大界又一圣地。”  

一位位道主当即恭喜,脸上满是诚挚笑容。  

至于心中如何想的就没人能知道了。  

数日之后,一个震撼的消息在青元大界传开。  

传承无尽岁月的大势力————‘青帝宫’被灭,取而代之的乃是‘灵宝宫’!  

黑龙妖帝斩杀青帝,名声远播,更因为宣布‘灵宝宫’有教无类,只要不随意杀戮生灵者都可以拜入求学,吸引了不知道多少人、妖汇集,就等着灵宝宫大开山门的那一日,被黑龙妖帝看中,得以鲤鱼跃龙门了。  

毕竟,那位黑龙妖帝不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