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山阴谢(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过,青木岭毕竟是正道,下辖势力也要讲究吃相的…’  

‘哪怕费家要吞并毒龙坡,都必须缓缓图之,否则名声就没了......  

‘并且,还需要足够的理由、借口...”  

‘比如….毒龙坡众修遭遇劫修死绝然后让小翠或者宋芸芸生的孩子来统领此地1  

‘这大概也是费家愿意联姻的原因之一’  

‘当真有些可怕啊,我还是继续种树吧.......”  

方星跟宋云倩告辞,这位刚刚嫁了女儿,心情显然不会太好。  

数月之后。  

千亩竹林中,方星来到酒窖,取出一瓶果酒。  

自从见识过猴儿酒之后,他就对各种果酿很有兴趣,做过许多尝试。  

在获得一种灵酒曲之后,已经成功将治疗浆果酿造成拥有一定治愈效果的酒水。  

就是效果变得有些奇异,从马上治愈变成缓效修补身体损伤,对于各种暗伤颇有好处。  

铁罗散人当年几乎命悬一线,后来还是多亏喝了他这酒,才堪堪保住感气六重修为。  

“今日秋露,宜用‘桑酿’!”  

方星摸出一坛子酒水,里面的酒液宛若紫水晶一般,乃是用桑果酿造的桑果酒。  

他自顾自倒了一杯,慢慢品着。  

忽然。  

自然感知令他看向一处:“胡六娘......今日你怎么来了”  

就见竹林中走来一位艳丽妇人,正是胡六娘。  

只是此女虽然依旧容貌娇艳,眉宇间却透露出一丝沧桑之感。  

“方道友..”  

胡六娘笑吟吟地取过方星的酒杯,也不介意他用过,直接喝了,又怔怔打量着方星的面容:“妾身也经常求购‘养颜丹’,却感觉效果越来越差,道友这是怎么保养的莫不是用了‘血河驻颜丹’之流”  

血河驻颜丹乃是在赶尸宗那边很流行的丹方,需要用十六岁少女的精血为主要原料,据说一粒就可以驻颜十年,极受欢迎。  

但凡赶尸宗那边的老妖婆,若是七老八十仍旧青春靓丽,就有很大可能是用了此种丹药。  

“我怎么可能用那种邪门丹药大概因为修行的青木功乃是养生功法,本来就有一定养颜之效,配合养颜丹效果更好吧’  

方星摇摇头道。  

这是他早就想好的借口,并且事实的确如此。  

正道之中,若是修炼养生或者特殊类功法、或者突破境界够快.....衰老就永远赶不上修士。  

“原来如此.......”  

胡六娘似乎信了,又似乎不信。  

“哈哈.....不知六娘到此,所为何事啊”  

方星打了个哈哈,直接蒙混过去。  

“莫非无事便不能来找你么你个狠心的......”  

胡六娘先是轻嗔薄怒几下,见到方星无动于衷,这才道:“芸芸是个好孩子.....她趁着归宁带来消息,费家前家主‘费天宝’极有可能铸就道基失败,身死道消了..…”  

“感气九重、道基三等…..想求个下等道基,都难如登天啊....”  

方星叹息一声,又有些好奇:“费家不是可以向青木岭兑换道基灵物么”  

“按照妾身猜测道基灵物也有许多种,既有增加成功率,也有保命的......费天宝大概是孤注一掷,求了一件能增加更多道基可能的。’  

胡六娘道。  

“原来如此..费家此次算是元气大伤了,我等五家,之后日子更加难过....”  

方星摇摇头。  

“毒龙坡中,难过的是我们东峰,跟你这个冤家有何关系”胡六娘翻了个白眼,继而神色变得凝重无比:“你这里.…...可安全”  

“自然安全...”  

方星坐直身体:“怎么了”  

“按照大哥猜测,费家那位道基,只怕时日无多了......否则这次费天宝也不会如此孤注一掷。’胡六娘凑近些,吐气如兰道。  

“时日无多”  

方星眸光一闪,他自然知道说是哪位。  

除了费家那位道基境的老祖宗,无人可以让胡六娘如此郑重:“那位......多少岁了有证据么”  

“证据自然没有,有的只是猜测...”胡六娘道:“除了正邪十大派的核心弟子,外面世家中的道基境九成九都是下等道基,只有两百年左右的寿元。而费家那位一百八十年前就开始活跃了…..”  

“也就是说.....还有二三十年”  

方星不由无语:“若再找到延寿法子,更不好说...”  

“道基延寿,跟凡人、感气延寿代价完全不一样,除非是大周神朝那边,否则很难......”  

胡六娘幽幽叹息一声。  

方星算是看出来了,这些方外之地的修士,对于大周神朝那是又爱又恨啊,更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自卑与仰慕。  

“并且,传闻那费家老祖早年受过重创,可能折损根基寿元......再加上这次费天宝倾力一拼,还有对我们五家敲骨吸髓.....”  

胡六娘道:“这可能很大我们必须更加慎重才可。”  

“我明白了。”  

方星郑重应下。  

如果猜测为真,费家如今应该不惜家底地培养第二位道基境才是。  

但万一还是失败,谁也不敢保证那位道基修士死前会不会疯狂一把,彻底消除隐患。  

‘等等…..隐患的话,我这个感气六重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