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丢人现眼(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使,她又偏偏对许多事情都保持着一副冷眼旁观、置身事外的姿态。  

在对李大水的处置终于商议妥当的时候,云萝的侍卫联手官府一举捣毁了某个人贩子团体,并救下了其中被拐卖的孩子和姑娘们。  

在村里沸沸扬扬到处都在议论着郑玉莲和李大水的时候,村里忽然来了几个挎着刀的衙差,还把郑丰年家出逃的大闺女给送了回来。  

“我等前日晚上抓了一伙人贩子,没想到郑秀才家的大姑娘竟也在受害者之中,今日特地将她送回家来,郑秀才和郑太太以后可得把姑娘看好了,切莫再走失被拐。”  

郑丰年和李氏初初看到衙差的时候真是吓坏了,还以为郑丰收收了五十两银子后还不满足,真的把他们告上了公堂。  

没想到竟是郑云兰被送了回来,还说是从人贩子的手中把她救出来的?  

郑丰年和李氏强打着精神,客客气气的把两名衙差送走了,转个身,李氏就身子摇晃了两下,若非连忙扶住门框,她怕是要一屁股跌坐到门槛上。  

她呆呆的看着同样神色有些呆怔的郑云兰,忽然间泪如雨下。  

这都是造的什么孽啊?  

郑家的流言越发喧嚣尘上。  

郑玉莲和李大水的事情并没有因为有了处置之后就告一段落,因为当时几个老人都认为像李大水这样品性低劣的人就该赶出村子,留他在村里还不知要败坏白水村的多少名声呢,李大水的寡母心慌着急之下当即就爆出了李大水根本就不行这个真相。  

一个不行的人,如何能够糟蹋姑娘呢?  

然而当日郑玉莲在山上被找到的时候,那模样可是被不少人看见的,分明就是…咳咳!  

正在门外偷听的村妇们连忙把身边未出嫁的闺女,刚娶回来小媳妇全赶走了,不许她们再在这儿凑热闹。  

之后,在屋里养身子的郑玉莲忍不住满腔愤恨的跑了出来,直接与李大水厮打成一团,失去理智之下真是什么话都敢往外说,于是所有人都知道了,李大水用手指,用木棍,用藤条…把郑玉莲给糟蹋了。  

这事儿闹得,几位老人家之后从郑家老屋里出来的时候,那脸都是绿的,连当日晚上的一顿例行宴席都全拒绝了。  

从没处置过这样恶心人的事情!  

李大水被罚三十藤鞭,并且赔郑玉莲二十两银子以添补她以后的嫁妆。  

李大水家孤儿寡母穷得叮当响,如何拿得出二十两银子?李大水趴在家里养伤,他的寡母就天天哭哭啼啼的与人诉苦,甚至还说郑玉莲反正已经被她儿子给那啥了,倒不如干脆嫁给李大水,反正残花败柳的也没人会再要她。  

孙氏听说这话之后当时就冲出家门跟李大水的寡母厮打了起来。  

大彧朝的风气开放,朝廷都鼓励寡妇再嫁,贞节牌坊这种东西更是闻所未闻,郑玉莲虽被坏了清白和名声,但要说她因此就嫁不出去了倒也不至于,只是若还想嫁个好人家,那基本是不可能了,且还要一辈子都被这种流言蜚语纠缠不休。  

村民们天天都有看不完的热闹,连在白水村上方飘荡的空气都似乎比其他地方来的更活跃,而这个时候,先前干了坏事又抢了大嫂东西逃出去的郑云兰被衙门里的差爷们送回来了。  

“丢人现眼!”厚道人郑丰谷都忍不住的骂了一句。  

云萝提议道:“要不我们提前去府城?也能在府城多游玩些日子。”  

刘氏拍了拍她的手,说道:“爹娘往后在村里的日子还长着呢,又哪里能全都躲过去?左右我们已经分家,那边的事情除了少些清净,对我们的影响也不大。”  

郑丰谷也点头说:“不去管他们就是了。”  

说不管那就真的不管,天天听人说老屋里又闹起来了,郑云兰被孙氏打了,被郑玉莲打了,李氏和孙氏也打起来了,孙氏又跟李大水的寡母打起来了…郑文杰在休沐的时候回来了一趟,直接被家里的闹腾吓得下一次休沐直接在县城里不回来了,郑丰年在镇上私塾里的教书工作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十里八乡的都听说了郑家的事情,许多送孩子上学堂的家长们都不乐意让自家孩子继续跟着郑丰年读书,认为他连自己的子女都教不好,如何就能教好别人家的孩子?  

郑丰年成功的失业了,他又羞于回村被乡亲们指指点点,就天天窝在镇上的院子里不出门。只是李氏在村里,那院里住着的除了郑丰年就只有儿媳妇屠六娘和一个丫鬟春喜了,瓜田李下的,外面又传出了一些不好的流言。  

屠六娘正好以此为借口带着她的丫鬟和东西从那个院子里搬了出来,住进了她自己的陪嫁院子?  

此事很快从镇上传到了村里,又是一件能够让人津津乐道的八卦。  

时间一晃就进入八月,天气已逐渐凉爽,郑丰谷在那两亩下等田里种下的土豆和玉米都已经发芽抽条,喜得他天天往田里去检查,村里人见了也好奇的问他这种的是什么,得知是云萝搜罗的,是从海外来的新鲜作物,长成后既能做菜又能当粮食,所有人都纷纷过来看稀奇。  

土豆和玉米的种子在种了两亩田之后还剩下不少,郑丰谷也找个无主的荒地挖几个坑把它们给种上了,和田里的一样伺候,涨势亦是喜人,村民们每次从旁边经过都会忍不住的多看几眼,这荒地板结贫瘠还有许多碎石块,连菜都种不好,也不晓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