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 新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商议结束。  

宋家给李家传了信。  

孙氏亲自去青阳镇,告知孙家。  

也把周氏的要求,传达过去。  

隔天。  

李家,孙家同时上门。  

宋家上房。  

孙家老太太坐在左侧。  

李家坐在右侧。  

王氏,周氏盘坐在炕上,亲热的说着话。  

“谢谢亲家,这次真谢谢亲家了…”王氏拉住周氏的手,“我们老李家有福,祖宗保佑,才能结上亲家这么好的人家。”  

“连这种好事,宋家都能想着我们…”  

“都能落到兴旺头上,让我说啥好。”  

“我…”王氏说着有些哽咽。  

这两年来,宋家没少帮扶李家。  

做亲家做到这个份上,无论在哪说,都能让人竖起大拇指。  

周氏拍了拍王氏的手,“咱们一家人,说那两家话干啥!”  

“有好事,不想着你们,还能想外人?”  

“再说,这些年,你们李家是咋对我们家的,我们心里都有数。”  

“能结上李家这样的亲家,才是我们宋家的福分…”  

周氏说着,余光瞥了瞥孙母。  

孙母,默不作声。  

周氏拿话点她呢,她心里明白。  

当年的事,周氏有心结她心里也清楚。  

都怪她。  

当时,非要争那一时长短。  

差点委屈了闺女。  

好在,孙氏机灵。  

过门没多久,就摸透了周氏的性子,日子也算好过。  

只是两年前,干菜那事…  

终究是落下话柄。  

这些年,李家春播,秋收,一直来干活,她不是不知道。  

只是孙家两个儿子,读书人出身。  

连家里的农活,做着都成问题。  

怎么来宋家帮手。  

哎!孙母默默一叹。  

孙家在宋家心里不如李家,她心里早就知道。  

付出的没李家多,比不上,这是人之常情。  

还有什么好挣的。  

这么想着,孙母站了起来,“亲家大气,仁义,宰相肚里能撑船。”  

“这些年,孙家做过一些错事!”  

“我这个老太婆,也有不知理的时候,多亏亲家大肚,不与计较。”  

“反而以德报怨,提携孙家…”  

“老婆子在这里,给亲家赔罪了。”  

“请亲家原谅!”孙母说着,身子弯了下去。  

看着这一幕,周氏嘴角露出得意的笑。  

快二十年了。  

孙家老太婆,终于给她服软了。  

她就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总有孙家跟她低头的一日。  

别说,还真让她等到了。  

一时间,周氏的心情好的不得了。  

宋老爷子看见,马上挥挥手,“老大媳妇,快扶你娘坐下。”  

同时说道,“亲家,这是干啥!”  

“多大点事,过去就过去了…”  

“咱可不兴这个!”宋老爷子故意板起脸,“我们这一大家子相处,也常有磕磕绊绊的时候。”  

“谁还没闹过小矛盾。”  

“你也别总想着以前,咱看以后。”宋老爷子说着,给周氏打眼色。  

孙母的年纪比周氏要大。  

既然已经服软,那就见好就收。  

不看别人,那也得看大房一家。  

看见宋老爷子的目光,周氏撇了撇嘴,心里不愿意。  

嘴上道,“哎呦,咋还把腰弯下了,快起来!”  

“咱是亲家,我家有这门路,不提携你家,还能提携谁!”  

周氏大声的嚷嚷着。  

孙母再三道谢,道歉。  

直到周氏露出满意之色,这才罢手。  

事情最后敲定,河伯所副使的位置,给了孙家老大孙学滨,巡拦的位置,给了李家老大李兴旺。  

解决了这件事情,周氏心情极好。  

笑道,“今儿都别回去了,家里有的是住的地儿,咱们摆个酒席好好庆祝一番。”  

“那敢情好!”王氏笑着应和。  

“你家的饭好,油水足,我巴不得多在你家吃几顿呢!”  

“小林,小森在你家吃的可胖了不少。”  

周氏嗔笑,“胖点好,胖点有福。”  

“咱们家苑儿以前就胖,瞧瞧现在多聪明。”  

“还有咱家四郎,又白又胖,整个一福娃娃。”  

周氏,王氏,你一句我一句热情的说着。  

孙母又被晾在了一边,想插也插不进去。  

无奈的苦笑,“你们聊着,我去帮忙做饭。”  

“呦,咋能让客人动手!”周氏大声嚷着,“咱家可有下人。”  

“大奎媳妇,小菊,快去厨房收拾…”  

“老三,快去抓只鸡,抓只鸭…”  

“老二媳妇,去把酸豆角,豆腐片,干肠拿出来…”  

“老大媳妇,去准备豆芽…”  

周氏一一吩咐道。  

冬日来临,寒风凛冽。  

枝条被吹得嘎吱嘎吱作响。  

宋家的孩子,都穿上了新织的毛衣毛裤。  

外面在搭上一件厚布料长衫,如此一来刚刚好。  

“咯吱!”一声,宋家的门被推开。  

四郎,东子,推着定制的小板车走了进来。  

板车小巧,车身很低,推着方便省力,正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  

这是秦工匠为四郎量身定做的。  

四郎为此,付出了一百文钱。  

欠债虽已还清,他的小买卖却没打算落下。  

虽然宋记百货店开业,让他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