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卖图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这”赵大娘的手颤抖着,这纸上的样式跟绣衣坊的比起来,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根据她这么多年,做生意的经验来看,这上面的包,若是做出来,必然能盖过绣衣坊的风头。  

“你真的愿意把这上面的图样卖给我?”赵大娘激动的问道。  

宋青苑点点头,“赵大娘已经看了,我就是不同意,你也可以拿来做。”  

赵大娘闻言,板着脸严肃道,“人无信则不立,做生意最讲究的是诚信,你既然信得过我,我也不会让你失望。”  

“还未请教姑娘芳名?”赵大娘客气的问道。  

“宋青苑!大娘可以叫我苑儿!”宋青苑道。  

赵大娘坐直,正色道,“苑儿姑娘,我也不和你兜圈子,你开个价吧,只要价格合理,这图样我买下了。”  

赵大娘微微一顿,“如果价格不合理,我只当我没看过这张图。”  

“苑儿姑娘可以放心,我锦绣布庄是百年老店,信誉绝对没问题。”赵大娘郑重的承诺。  

“我既然来大娘这,自然是信得过大娘的为人,我不太清楚包的定价还有定位,大娘觉得给我多少钱合适?”宋青苑问道。  

赵大娘陷入沉思,宋青苑也不催促。  

时间慢慢的流逝,片刻,赵大娘道,“苑儿姑娘,二两银子,这是我能开出的最高价。”  

“不瞒苑儿姑娘,你这个包”赵大娘指了指宋青苑腰间的包,“绣衣坊第一天推出后,第二天我们几家店就仿制出来了。”  

“这些本就不是技术活,看一眼就能会,这次的包也一样。”  

“我只能在其他店没反应过来之前,把它推向市场,抢占先机。”  

“但不出意料,很快其他店就会跟风制作。”  

“到时候恐怕”不好卖了。  

赵大娘剩下的话,未出口,但意思已经明了。  

宋青苑轻笑,“到时候赵大娘就可以拢回客源,改变锦绣布庄客人流逝的败局。”  

宋青苑的手指,轻轻点着桌子,“大娘,这件事情的关键点,不在于这个图样能为你赚多少银子,而是它能帮助你笼络住多少客人。”  

“提高你锦绣布庄的知名度。”  

“一家店铺的知名度有多重要,看看今日的绣衣坊,再看看如今门庭冷清的锦绣布庄,就一目了然。”  

“大娘做了这么多年的生意,肯定看得比我明白,想得比我长远。”  

宋青苑说的轻松,赵大娘的心里却升起了滔天巨浪。  

赵大娘深深的看了一眼宋青苑,凝声道,“你说的没错,挣多少银子不是关键,关键是打响锦绣布庄的名声。”  

“千金易得,名声难求!”宋青苑接道。  

赵大娘摇头叹息,小丫头太精明了,不好哄啊!  

“砰!”赵大娘的手拍在桌子上,痛快的道,“十两,我出十两银子。”  

随后,又放慢了语气,“苑儿姑娘,你要知道,名声这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  

“我锦绣布庄毕竟是百年老店,有着百年积累的客源,绣衣坊凭着一时的名声抢走了我的客人,但并不意味着,她就能留住那些客人。”赵大娘扬起头。  

“也许过不了多久,那些客人就会回来。”  

“我买这个图样,只是增加一下砝码,推动一下时间进程。”  

“所以“赵大娘沉吟道。  

“成交!”宋青苑爽快的道。  

十两银子,超出了她心里的预估价。  

赵大娘松了一口气,她还准备了好一套说辞,看来是用不上了。  

这个苑儿姑娘,比她想象的还要聪明,分寸拿捏的分毫不差。  

“那就这样吧,苑儿姑娘以后若是要买东西,记得来锦绣布庄。”赵大娘递了十两银子给宋青苑。  

“一定!”宋青苑接过银子,应成道。  

“哦,还有一件事”宋青苑眨眨眼,“大娘推出包包的时候,记得说是京城传过来的啊!”  

“嗯?”宋大娘不解,难道这包真是京城传过来的吗?怪不得样式这么好看。  

宋青苑却指了指绣衣坊的方向,“那边的包是府城的”  

“啊哈哈!哈哈!”赵大娘闻言捧腹大笑,拍着宋青苑的肩膀,“懂了,懂了,还是你小丫头聪明。”  

京城的东西,肯定要比府城的高大上。  

宋家上房。  

“奶,苑儿干啥去了,大清早的就往外跑,不知道家里的活多吗?”宋青莲揉了揉手腕,脸色难看的道。  

周氏抬了抬眼皮,“苑儿出去给我办事了。”  

宋青莲嘟起嘴,老太太越来越偏心了,苑儿在家里的地位都快超过她哥了。  

“奶,上次你说论功行赏,还没赏呢,这次又要做这么多活,这咋算啊?”宋青莲满脸不愿意的道。  

“咋?”周氏瞪眼,“卖草帽挣的那些钱,还不叫赏啊,你还想要啥赏?”  

“小姑娘家家的那么不知足。”周氏剜了眼宋青莲。  

“奶,我们这房可没挣那么多。”宋青莲撅嘴,“青阳镇的人,可没有县里的有钱。”  

“我们的草帽都是七文卖的”  

宋青莲眼睛一转,“奶,苑儿在县里卖,地点比我们的好,怎么地也得多交点吧。”  

“少在这耍那心眼子,老老实实干你的活去!”周氏不耐烦的转过身子。  

宋青莲委屈的哼着,“奶越来越偏心苑儿”  

“莲儿姐,若是能给家里挣钱,奶也偏心你。”宋青苑从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