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哟,压戏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边吕潇然一声令下,《亲爱的》剧组开始拍摄,第一场戏就是大群戏。  

就是互助会聚餐的事情。  

首先这个戏的基调是大悲剧,但你不能往死了煽情,加点笑料。  

大家都爱看喜剧…  

苦中做点乐。  

生活嘛,找孩子当然是第一要素,可也不能只有找孩子,沉浸在无限的悲痛中…  

如果这就是生活的全部,那至亲离世,你就不生活了?  

这段先是一群人喝着酒互相打电话给骗子——找孩子最让人气愤的就是遇到骗子。  

原型人物彭高峰的原话:很多骗子打悬赏金的主意,电话都说孩子在他们手里,先汇钱,不然孩子就没了,还会用高科技PS孩子的照片发给他…  

‘刚开始他都会发疯一样筹钱,上当了几次后就小心了…’  

‘我算幸运的,我只找了三年,至少还有人愿意骗我,最怕的就是连骗子都没了…’  

是啊,这很悲伤…  

但,吕潇然之所以会拍《亲爱的》,就是因为发现了它的商业属性…  

不要以为商业片没有好处,商业片最大的好处就是它的扩散性、传达性!  

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这部戏!  

不求赚钱,但求商业扩散度!  

真不求赚钱的——吕潇然的导演报酬600万,算是象征性收点酬劳,百分之二十的分成,他准备全部捐给寻子基金会…  

可以预见,这个戏票房不会低于八个亿!  

所以,就像博哥说的,咱们这个戏不能一个劲悲伤,不要一直往下掉。  

先拍一群人调戏骗子:  

一个个接力调戏:  

“你嘴不好?怎么了?我上次给你寄的痔疮膏不好使吗…”  

“是吗?那你要多少钱?五万?太少了,我给你五个亿!”  

“五个亿很多吗?不就是五个小目标吗?”  

监视器后面的吕潇然脸黑了一下…  

妈蛋,你们这帮孙贼,又乱改词!  

这段结束,到了张亦发飙的时候了…  

他的脸有点红——喝酒喝得。  

这帮人是真喝酒,三瓶白酒直接就干了,酒是赞助的,金六福…  

“你们知道我过去吃过什么吗?”  

“在印尼,我做买卖的时候”  

“那个老板领我到后厨去挑,有个大笼子,里面有十几只猴子,那小猴吓得都缩到一个角,有一只猴子特别聪明,他用这个手就指着别的猴子,我说这个聪明,老板说就挑他了,我说为什么,他说越聪明的猴子,脑花越嫩。”  

“我们这个桌子上掏了个窟窿,正好能把猴子给卡上,那个猴啊,两眼睛瞪着我…”  

“别说了,老韩!”  

万芊打断他的话,端起酒,给自己倒了一杯,一饮而尽,张亦看了她一眼,然后换了话题:“我们家住在五星级的别墅区里边,安全、封闭!说绝对不会出问题,我领着我们家小宝去趟超市的功夫,一转头,孩子没了…”  

“从那以后我吃素…”他转过头对万芊说说:“你说我怎么吃素之后,反而胖了5斤,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别说了!”  

万芊再次打断,张亦盯着黄博,歪着脑袋看着他:“你明白我在说什么吧,一怀愁绪…”  

万芊直接离场…  

张亦的眼神顺着她看了她几秒,然后唱了起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段真的就是张亦的独角戏…  

先说了自己在印尼吃了活猴脑,后又讲到了居住环境安全封闭,但孩子还是丢了,接着:从那以后我吃素。  

看起来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只要相信因果关系的都知道这是一种潜意识的自我讲述:韩德忠觉得自己做了伤天害理的事,所以报应不爽,自己的儿子丢了…  

至于那段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其实是秦腔的一种唱法…  

所以说张亦牛逼,一首关于爱情理想的古诗,被张亦演绎成如泣如诉的寻子哀歌,而且还特别合适!  

絮絮叨叨直白的讲述,不需要撕心裂肺的吼叫、流泪,一样可以让情绪爆发…  

这要是按照一般网友对演技评价:不及格!因为不炸裂啊!  

炸你妹!  

回看了一下监视器…  

明显能看得出来,博哥被压戏了,他只能一杯接一杯的喝酒…  

没事,有博哥发挥的时候…  

第一场戏,就一个长镜头,但是居然很顺,吕潇然都舍不得再来一遍,直接给过了。  

“你们是不是排练过?”  

“导演,你这个戏说好的九月份开机,拖到了11月,然后又拖到了一月,早就在心里排练了无数次!”  

“…估计也在心里骂了我无数次吧?”  

“没有,谁敢骂你…”  

“行了,大家回去休息,明天起早点,我们明天一起去监狱!”  

没法挑刺,那就这样吧…  

《亲爱的》大部分场景都在深市取景,市政斧各种配合,主动提出安排真实的场景,当然也是因为吕潇然的剧本里没有任何对警方的污蔑,删掉了里面那段‘失踪超过24小时,警方才会立案’…  

改成了‘由于地方路段改建,把监视线路全部挖段,所以没有录下来,现在没有办法查当时的录象’…  

其实确实有硬性规定:24小时后立案!  

当然这个在2010年后修改了,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