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哭戏(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个问题提问的很好…  

如果《赤壁》按照《三国演戏》拍摄,票房成绩会不会更好?  

其实,吴羽森是有机会把《赤壁》做成史诗片的,开拍前,请了芦苇先生写剧本,结果吴羽森等不及,没有用芦苇的稿子。  

芦苇还是完成了剧本,收在了《电影编剧的秘密》这本书里。  

后来采访芦苇,他说谁要搞史诗电影,他还能一战。  

颇有点辛酸。  

其实,原因很简单,并不是吴羽森等不及,而是他俩的基调不一样:吴羽森觉得周瑜刘备打仗是为了天下太平,芦苇觉得是为了保命…  

打从一开始,人家就没想按照正规史诗拍摄!  

这不代表吴对真实情况的理解,拍一部电影出于商业考量,对主角的行为动机在设定上高大上化是无可厚非的。  

至于插科打诨,大概也是娱乐需要…  

张封毅应该是有发言权的,在拍完《赤壁》后,曾经说过:“香港导演比较轻浮,他们不会把还原历史的厚重大气放在第一位,随心所欲的成分更多。本来角色应该为历史服务,演员应该为角色服务。而香港导演颠倒过来,成了历史为角色服务,角色又为演员服务。当初,吴羽森定的是周闰发演周瑜,周闰发54岁,周瑜那时最多30岁左右。当初,如果周闰发演了,那就演了,这就是香港导演。”  

所以,《赤壁》如果做成史诗片,会不会更好,谁也不知道。  

但是,吴羽森的《赤壁》是失败的,因为之后的一系列三国题材的电影没人敢投资了,包括高兮兮导演准备拍摄的《襄阳》、《荆州》,全都中途撤了资…  

“所以,你的意思是古装大片就不应该碰?”  

“…当然不是,但至少得等市场稍微大一点,能支撑得起上亿的大制作…”  

“都像你这样想,那谁还会拍古装片呢?”  

“…那也不能恶搞历史,尤其是你宣传的是史诗大片!”  

“谁知道吴羽森怎么想的…”  

《赤壁》对华语电影的贡献,大概就是,从那之后,再也没有几个人敢做史诗级别的大制作了!  

也不是,除了吴羽森自己,耗费4个亿打造了《太平轮》…  

几个人在那边闲聊,糖糖一边听着,一边翻看剧本…  

待会要拍童佳倩和刘易阳离婚后聚餐的剧情…  

这个是整部戏的泪点。  

其实吕潇然当初挺辅助器说这段就很有感触。  

细节打败爱情!  

其实,打败爱情的不是细节,而是生活。  

真实的生活。  

生活中琐碎的事情占据了身心,磨灭了激情。  

吕潇然其实很怕拍这样的戏,他的哭戏一直很差。  

但他知道一旦进入情感了,他能哭出来!  

糖糖有点担心——她怕自己接不住。  

“来吧,拍吧!”  

差不多下午两点,吕潇然拍了拍手,现场早就准备好了,一桌子菜,摆了六瓶雪花——雪花给了赞助费。  

糖糖拿起酒瓶,闻了闻,有点诧异:“真喝酒啊?”  

“喝吧,不喝,我怕进不了状态!”  

“行,那咱们先喝着!”  

酒喝得差不多了,摄影机往那一架,直接开始。  

吕潇然靠着椅子,嘴上扯着笑,拿起啤酒,准备给糖糖倒上一杯,她已经拿起啤酒对瓶吹了…  

“你…你干嘛呀?”  

“你别管我,我今天高兴!”  

吕潇然不再看她,眼睛瞄着其它地方,一边给自己倒满酒,然后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糖糖往后一靠:“你心情怎么样?”  

“高兴啊,我也高兴!”  

“是啊,你高兴,离开我这么一个庸俗又阴险的女人是一件挺值得高兴的事!”  

吕潇然没说话,又给自己倒了一杯,继续一饮而尽…  

“来,给你!”  

糖糖摘下手上的婚戒,递给吕潇然,后者盯着婚戒,眼神飘忽…  

“怎么,你不要?”  

“要,当然要!”  

吕潇然接过婚戒,放在桌子旁边,勉强笑了笑,又倒了杯酒,一饮而尽…  

连续三杯酒,再加上之前喝了两瓶,他的脑袋有点昏沉沉的…  

“之后有什么打算吗?”  

“啊?”  

“你之后有什么打算?”  

吕潇然往后一靠,思考了好一会,然后回答:“活着,好好活着!”  

糖糖忽然笑了笑:“佟瑶有跟你联系吗?”  

“…我跟她没关系!”  

“都这个时候了,你还不跟我说实话!”  

吕潇然翻了翻白眼,他突然不想跟面前的姑娘再聊半句——没意思,反正她不会理解自己!  

“你现在连好好的跟我说话,都不会了?”  

吕潇然端起酒杯,又喝了一了一杯,糖糖接着道:“我明白,你不是不会,你只是不想!”  

“我只是不明白,八年的感情,怎么…怎么就走到今天这步了?”  

吕潇然研究过男女分手后再见面时候的尴尬。  

一般来说,女的会指责,男的就不说话,任凭女方说什么都不还嘴。  

一肚子委屈——老子拼死拼活的上班干活养你和孩子,你还埋怨我?  

刘易阳和童佳倩就是这样。  

刘易阳这个人。  

自尊心强,一个人爱扛所有事,他说过认为结婚生子都是一个人的事,不愿意张嘴问父母要钱,一个人死撑。  

在其他事情上还算很成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