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开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飞碟帽赵云传!  

韩国票房很高,一百万的观影人次…  

韩国一直很爱华语古装大片,英雄191万人次,十面埋伏141万人次,赤壁系列更是打破华语片历史纪录…  

三国题材更是东亚三国的最爱!  

武神赵子龙在韩国好像还挺火…  

但是,飞碟帽之赵云传…  

很雷人…  

赵云最后和一个六指琴魔般的女人对打!  

很像七旬退役双花红棍被小太妹吊打!  

这就是你要的悲壮?  

你赢了!  

新三国跟您比,那真是小巫见大巫,我们还只想着搞笑,您已经领先时代了!  

特别想问问洪进宝,没看过无间道吗?当个卧底眼神闪烁动作闪躲,简直是被陈永仁甩出几条街。  

赵云传开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头,裹挟着香港水准还不错的服化道,可圈可点的打戏,以及观众缘极好的演员,一时间骂归骂,吸金能力竟然不错,这帮导演自以为总算找到了突破口,引出了之后关云长之类的更加神经刀的披着历史外衣的黑社会刀郎片。  

李仁刚大抵理解不了一个文学层面的三曹,一个写出出师表的诸葛亮。  

他只能理解从西贡街劈到四方街这种人物…  

他觉得赵云自己太孤单,就愣给赵云编了个npc大哥,符合港片的一贯尿性,没有兄弟也得整出兄弟来。  

电影结束,刘得华亲自送走吕潇然,顺便问问他看法。  

“很帅!”  

小吕子憋了半天,给了这一句评价。  

“…哈哈!”  

刘得华拍了拍他的肩膀,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老刘真的是好演员!  

可以仔细看见电影里,他的眼神变化,年轻时眼神的自信,笃定,觉得命运掌握在手中;  

五虎大将时眼神睥睨天下的感觉;  

年老时眼神已开始模糊,因为他开始相信命运早已安排成定局,自己一生的顽强抵抗也只是徒劳。  

这些眼神的变化,华仔拿捏的十分到位,无懈可击。  

最后一战,诸葛亮说别去了,留点回忆吧。  

赵子龙说,开什么玩笑,我是个战士!  

回忆早已模糊,战死沙场才是我的终点。  

有点像:我是一个演员,管他什么片,你给什么,我就拍什么…  

很心疼他…  

这么拼命,换来的却是一堆人的冷嘲热讽,特别点名一个写手,每次写东西,都会恶意嘲讽赵云传,人家都说了这是见龙卸甲,不是三国演义!  

“我不敢相信这是赵云…除了名字是三国的,其他都是香港格局…”  

老曹吐槽了一路,最后加了一句:“我估计赤壁也好不到哪去!”  

吕潇然怼了一句:“…你管人家,先做好自己的事吧!”  

老曹充满怀疑的看了他一眼,然后道:“…这不像你说的话!”  

“…大哥,人家花了2500万美元,当然要做成娱乐性质…”  

“多少钱?”  

“好像是2500万美元…”  

“我不信,这玩意还要花2500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接近1.5亿“…反正主要投资方是韩国人,不过我估计这部电影之后,韩国人应该会谨慎一点!”  

是啊,中天3000万美元,墨攻4500万美元,见龙卸甲2500万美元,都是大投资的大制作电影,然后呢?  

票房都很差劲…  

受限于韩国本土市场,这两年韩国有钱的电影投资人把主意放在了华语电影上面,前赴后继…  

估计后继的也差不多了赚不到钱,傻子才继续砸钱!  

参加首映,只是小插曲,吕潇然现在忙得团团转…  

剧本早已定稿,没有特殊情况不会随意变动。  

吕潇然已经有了一部戏的经验,不过影片开机前他依然不会轻松,许多事项导演必须参与进其中。  

器材、道具虽然有专人负责,但吕潇然也要大致看一遍,其中不符合他需求的,肯定要更换,而带着制片、摄影、艺术指导一起堪景,也是前期准备中导演的基本工作之一。  

摄影师要揣摩在实景环境中,摄像机怎么运作拍摄;他这个导演觉得场地跟心目中的场景有差距的地方,要跟布景师和艺术指导沟通,看怎样改造更接近所要的场景感觉;选定场地之后,制片出马跟场地方讨论租借事宜,商议使用的时间、费用、注意事项等等。  

人员场地都确定了,吕潇然根据实际情况又校正一遍剧本,将分镜头图稿按照规划制定成不同的脚本每场戏需要拍几条、要尝试哪些机位、演员的情绪这时候要发展或控制到哪个程度…  

分镜头脚本之外,吕潇然还要跟制片组一起讨论编写了计划表,根据场地和演员来协调时间,发生在同一场地的剧情必须整合在同一个时间拍,他这个导演务必思路清晰,如果犯同一场地不同场次演员服装对冲的低级错误,那就是业余级的笑柄了。  

五月底,捐了一笔钱,参加了一些列活动后,解救吾先生开机。  

没有记者会、没有闪关灯、也没有繁杂的仪式,就这么静悄悄的开始了拍摄。  

“停一下!”  

第一次试拍刚刚开始十几秒,吕潇然就喊了停,他从导演监视器后面站起。  

“钟姐,你不要这么害怕镜头,就当是正常询问,你们正常回答就行!”  

“好!”  

他在跟群演讲话,这场戏是开场进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