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日常(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小吕子不擅长调教演员。  

至少他不专业,他只会跟演员分析剧本,然后让演员一遍一遍的来…  

这么做的好处当然是演员有更多的机会一点点实验,什么都给演员说透了,某种程度上,便剥夺了演员的一部分创作空间和自由。  

坏处就是有点折磨演员,跟他合作的演员,必须得有演技傍身,而且还能理解他想要的东西。  

听说圈子里最牛逼的,擅长调教演员的是陈恺哥,说他给演员讲戏的时候,从故事背景到表演方式再到人物分析,全方位揭示…  

只是不明白,为啥没捧出像样的新人?  

白粥流行,自己儿子都没带出来?  

范兵兵演过陈恺哥的戏,也拍过裤子的作品,手机拿了一堆提名,甚至拿了百花奖,潘金莲也拿了一堆奖,为毛赵氏孤儿啥也没拿到?  

其实,到了大导演的程度,手头的资源足够,一般更乐于用最好的摄影、最好的演员、最好的技术服务于自己理念的表达。  

论挖掘人物内涵,老谋子、星爷和墨镜王才是专业的,他们手下有过巩利、章紫怡,莫闻蔚、张白芝、梁朝为、张果荣…  

老陈就是单纯捡现成的。  

而且风月、荆轲刺秦王,巩利明显无所适从,浮于表面——浮夸的话剧式的表演!  

能把巩利折腾到这种程度的导演,老陈是唯一一个。  

居然还夸他是什么‘两岸三地最擅长挑拨演员的大导演’…  

恰烂钱也不是这种吃法!  

导演,按照名词解释:需要“指导表演”,所以导演还要对“故事的脉络走向和主题认知”,“人物的性格和反应”有完整的理解,再对演员的指导,才会有正面的,积极的影响。  

这就说明,调教演员演技本身也是导演工作的一部分!  

导演在剧组的工作其实就是指点演员表演和统筹电影。  

统筹电影就是要想观众之所想,你得让观众喜欢你的电影。  

这个吕潇然有辅助器在,不是太担心,指导表演,也很简单——他不够专业,那就让专业的来!  

张国粒好为人师,那就拜托他帮帮忙呗…  

至于孙红磊,你看啊,边境风云这个剧组,导演、编剧包括拍摄条件是不是都很完美?  

世事岂能尽皆完美?  

有时候有一些困难不是坏事,比方说对手戏演员没有达到心理预期之类的…  

老曹和组峰感觉边境风云剧组蛮不错的。  

他们所谓的不错,除了剧组的日常生活水准达标,最主要,演员之间的关系也挺融洽的。  

下了戏,有事没事就一起聚聚…  

是真的聚在一起,然后胡侃。  

除了聊电影就是聊表演,有时候吕潇然也会加入其中,但他说不到几句,就会被制片人喊走…  

“石头好像提名了金像奖亚洲最佳电影?”  

“又没拿奖!”  

“拿奖的是千里走单骑”  

“老谋子那个戏?”  

“对!”  

“老谋子去现场了没?”  

“应该没去吧,他还忙着奥运会吧!”  

“诶,你们说香港演员怎么就这么吃得开?”  

“…你…你说呢?”  

“演得好?”  

“屁!来回来去就那几个演员…”  

正好吕潇然走过来了,加入了讨论:“主要还是香港电影比咱们玩得转,现在市场上充斥的大多都是香港的商业片,观众接受了他们那套东西。”  

“长期以来,内地电影擅长的是、散文甚至诗歌式的对白,美感有了,看多了却审美疲劳,香港电影娱乐性比较充足…”  

“虽然电影拍摄政策无限放宽,国内对商业市场的规则与玩法也逐渐理清,可至少十年之内,国内还得把那些香港明星搭板供着。”  

“不过,我是打心眼里瞧不上香港那边的演员,又没比咱们多两胳膊两腿,凭什么片酬多一个零?”  

“咳咳…”张国粒道:“不能这么说,人家有名气!”  

“有什么名气?黄金甲不用周闰发,换了姜闻就拿不到两亿票房?”  

“人又不是冲着周闰发来看的电影,否则卧虎藏龙、防弹武僧内地票房怎么就不行了?”  

“票房号召力就是个屁,宣传做好了,剧情方面有惊喜,以现在的市场条件,两千万到五千万是很正常的数据!”  

“所以,你觉着边境风云票房能有五千万?”  

黄博打断了小吕子的吹牛宣言…  

“诶,我可没说啊,边境风云可不算正常的商业电影,某种程度来讲,这是部实验片!”  

小吕子也就嘴上功夫了…  

但他很强硬表示:“你们等我下一部作品,保证五千万票房以上!”  

“卧槽,你下一部作品剧本出来了?”  

“嗯,我一共写了五个剧本,边境风云最成熟,下一部偏娱乐,商业属性比较重…”  

“剧本呢?”  

我踏马哪知道剧本在哪?  

吕潇然脸色不变:“…在我家里,这么宝贵的东西,怎么可能随手携带?”  

“对了,你的双驴记快上了吧?”  

“嗯,”吕潇然忽然深情款款看了看宁昊,后者脸色一变:“你不会要请假吧?你真的要请假?请几天?”  

“一个礼拜…我得配合做一些宣传工作…”  

“你是导演…你走了…”  

“什么导不导演的,这电影,大家合伙做起来的,我就负责喊个咔,再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