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6章 一路出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翌日一大早,付拾一和李长博收拾妥当,准备出发。  

昨夜下了一夜雨,青石板路都是湿的。  

草木更是青翠欲滴,看着就叫人心旷神怡。  

深吸一口气,更觉草木清香气一路沁入肺腑。  

付拾一最喜欢这雨后的天。  

不骄不躁,不干不湿,空气清新,叫人舒服而安宁。  

小县城里的人,也似乎感染了雨性,生活起来也是不紧不慢,安宁知足,好一般闲适的做派。  

李长博亲自过来接付拾一:“青苔丰茂,恐怕脚下湿滑。”  

付拾一笑眯眯:“又不是三岁小孩子,难道走路还要跌跤?”  

说完这话,刚从廊下出去,脚底下就是一滑——现在天气热了,青苔一遇到雨天就长得飞快。  

眼看要摔个四仰八叉,李长博伸手稳稳当当将人扶住,简直止不住要笑。  

付拾一强自镇定,决心做一个“我不尴尬就是别人尴尬”的人:“我今天大概嘴巴是要显灵了。”  

李长博嘴角一翘:“那不若付小娘子替我祈愿几句?”  

“那得说反话。”付拾一信口胡诌:“先祝愿我们淋一场大雨吧!”  

方良下意识的看了看天,见天上并无乌云,这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看来是不会淋雨了。  

他乐乐呵呵凑热闹:“要不付小娘子祝愿祝愿我,一辈子娶不着媳妇?”  

付拾一眨眨眼睛,上下打量方良:“你这是想娶亲想疯了啊。难道是看上哪家小娘子?”  

春丽立刻瞪大眼睛:登徒子!  

方良也赶紧摇头辩解:“哪里,哪里,我哪里敢?只不过看着郎君与付小娘子和睦,我心中羡慕——”  

李长博似笑非笑看方良一眼,扶着付拾一慢悠悠走了。  

方良这才抹了一把汗,偷偷看一眼春丽,赶紧催促:“快走,快走了。”  

春丽懒得理方良,一扭头冷哼一声就走。  

一路到了城门外,付拾一远远的就看见了刘远松和叶烨,杨青等人。  

众人也瞧见他们,浩浩荡荡迎上来。  

叶烨见着了付拾一,就赶紧上前来两步,殷切道:“付小娘子的方子甚好!假以时日,我定能将这个味道卖去长安城!到时候,我给付小娘子送金饼子!”  

付拾一狮子大开口:“那可至少得一匣子!”  

李长博撑不住,在旁边就笑了。  

而刘远松也是无言:…今日到底是来送别,还是来做生意了?  

不过叶烨倒是一点也不吝啬,当即满口答应。  

随后,叶烨又说起自己许诺出去的事情:“付小娘子说的课本,抄录好了,便叫人送来。我直接叫人印出来!”  

付拾一意味深长叮嘱他:“那刻出来之后,千万收好了。日后还有大用处呢。”  

课本一般不会有太大的改动。  

所以叶烨真做下去,将来靠着这个,也能赚点小钱。  

叶烨如今直接就已经把付拾一的话奉为圭臬,赶紧满口答应,一点不敢怠慢。  

刘远松则是对李长博拜了又拜:“如果不是李县令,只怕我坟头上的草,都快长起来了。”  

“刘县令夸张了。刘县令如此为国为民,修筑大坝,勤恳治理绵竹县。这些,我都会如实禀告给陛下。”李长博按住刘远松,说了这么一番话后,更说了句:“刘县令千万保重。”  

说完特地看了看刘远松的脑袋。  

刘远松的脑袋上,还缠着白纱布呢。  

于是刘远松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脑袋,也有点儿戚戚:“真是好悬。”  

“日后会越来越好的。”李长博宽慰一句。  

付拾一也凑上来:“你要少吃肉,多吃素,每日一个鸡蛋,多喝水,多煮茶,多走路,争取活个八十岁。”  

“你八十岁时候,我给你送大礼!”  

刘远松嘴角抽搐:“我听着,竟像是要让我过苦一些——”  

付拾一实话实说:“人就是一堆骨头和筋肉组装的,你要长期不动,功能就都退化了。还是得使用。刀是越磨越亮嘛!”  

刘远松嘴角抽搐得更加厉害了:这越说,越不像是好话了。  

随后付拾一也叮嘱叶烨:“少吃点,尽量别出蜀地了。”  

叶烨感动非常,却也迷惑:“为什么别出蜀地了。”  

付拾一盯着他,半晌才委婉说一句:“因为外面太阳太大,怕晒坏了。”  

李长博在旁边猛的咳嗽起来。  

而后付拾一拉着李长博就上了马车,赶在叶烨反应过来之前,就赶紧溜了。  

李长博笑就没止住过。  

付拾一无奈:“有什么好笑的?”  

“怕是叶郎君反应过来,就该骂人了。”李长博说这话时候,还是忍不住笑。  

付拾一眨巴眨巴眼睛:“那他正好多耗费点气力。人越上了年纪,就越不可太胖,否则容易出病痛。对身子不好。”  

李长博放声大笑:“原来我家未婚妻,竟如此促狭。”  

付拾一摊手手:临走了,开个玩笑嘛。  

为了岔开话题,付拾一悄悄问:“咱们什么时候能到德阳郡啊?”  

“少说也要多半日。”李长博看一眼天色:“赶在天黑之前罢。毕竟是马车。”  

骑马倒可快些,就是累人。  

因为要赶路,所以起得早,付拾一没多久就困了,放下折叠床,就开始补觉。  

李长博则是闭目养神。  

刚走出不到一个时辰,忽然间雷声大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