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一起死吗(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付拾一收拾摊位,将东西送回去后,又到了长安县县衙。  

她是来探人的。  

刘大郎现在被抓进去,她理论上是可以进去探望的。  

只要上头没下令说不能见,那就没人拦。  

付拾一说明来意,却被一口拒绝:“上头有令,案子没结之前,不能探望。”  

付拾一皱眉,却也没纠缠。  

思忖片刻,干脆换了个策略,直接去求见县令李长博。  

门房愕然片刻,最后犹豫片刻:“小娘子,你这是要作甚?”  

都是熟人熟事的,不好办啊这!  

付拾一低眉顺眼,诚意十足的塞了一吊钱:“我有要紧事。”  

门房犹豫片刻,到底还是动摇,去帮通传了一声。  

付拾一本来还是有些不确定的,不知道到底李长博会不会见自己。  

可结果居然让人有点儿意外。  

李长博似是早就预料到这一点,半点好奇也无,只问付拾一:“你觉得不是他?”  

付拾一:这是我的台词。  

不过也没什么好矫情,付拾一直接点头:“我要见他一面,才能确定。”  

李长博缓缓提醒:“他已经招认了。”  

付拾一还是坚持。  

李长博垂下眼眸思忖片刻:“若他说不是,你要如何?”  

付拾一琢磨片刻,给了句荒唐的回答:“那李县令的结果若我不满,我就去击鼓鸣冤!“  

这个事儿吧,的确是可以。  

判决不服,或者觉得不公道,那么自然就可以再去上一级衙门击鼓鸣冤。  

不过代价嘛…有点儿惨。民告官,先得掉一身皮肉。  

李长博听完,难得扯了扯唇角,似乎是觉得有趣:“好。”  

李长博亲自带着付拾一去见刘大郎。  

经过一夜,刘大郎又憔悴了不少。  

整个人也不知是经历了什么,像是被抽空了魂。  

这和印象中的刘大郎全然不同。  

甚至于到了不是一个人的地步。  

“刘大郎。”付拾一出身,在这地牢里,声音清越,竟莫名叫人觉得精神一振。  

刘大郎一愣,飞快转过身来,神色更加惊愕:“你怎么来了?”  

一个女郎家,在这种地方作甚?  

被付拾一看到自己如此狼狈,刘大郎甚至有点儿惊慌,不自在的扯了扯自己衣裳。  

付拾一看他这幅样子,心中更加坚定,索性也不废话,直接就问:“陈巧娘果真是你杀的?”  

刘大郎好半晌没吭声。  

最后疲惫无力的应一声。  

那副样子,竟像是无所谓一般。  

付拾一皱眉,心头起了火气。  

李长博淡淡瞥她一眼。明明什么都没说,却好似什么都说了。  

付拾一索性道:“我只再问一遍,刘大郎你真的是要让真凶逍遥法外吗?陈巧娘就算做错了事儿,你就真的忍心她九泉之下都无法安息吗?”  

刘大郎虽然有所震动,可还是不开口。  

付拾一说到做到,半点没停留,直接拔腿就走。  

李长博反倒叹一口气。  

出来后,李长博就看一眼付拾一:“回去好好歇着吧,”  

眼底下都青黑了,这些日子是熬狠了。  

小姑娘家家的,何必如此?  

“让他想想。”付拾一对着李长博行礼:“我虽然不敢说百分百了解他,可他不该会杀人。李县令您别着急——”  

李长博意味深长:“这个时候,就不是我着急了。”  

付拾一皱了皱眉。  

付拾一刚出了县衙,那头衙役就来跟李长博禀告,说刘大郎又改口了。  

李长博揉了揉眉心:“重新审问。”  

对于李长博的兴师动众,师爷谢双繁不大同意:“李县令,这个案子已经结案了。上头也都过问过了。”  

如此翻来覆去,对于李长博来说,并非好好事。  

谢双繁算是为李长博操心。  

李长博垂眸:“我是长安县县令。”  

几个字,噎得谢双繁没了脾气。  

谢双繁半晌“哎”的长叹一口气,随他去了。  

只是刘大郎翻供后,再审问,却审不出有用的东西。  

谢双繁板着脸收拾了笔录,提醒一句:“查不出来,成为悬案——”  

可没法交代。  

尤其这还是李长博第一个命案。  

上头会怎么想?  

李长博却仿佛没听见。  

也不知哪个多事的,将这个事情捅了上去。李长博明明捉拿了凶手却不结案的事情,也一并受到了非议。  

圣人听完,叫来郭将军:“你去问问,是不是无法决断,需得帮忙?”  

郭将军一听这话,心里替李长博叫了一声苦,随后领命去了。  

郭将军和李长博也是熟人了。传完了话,避开左右,压低声音提醒一句:“这是问你,是不是不能胜任了。”  

如今还是维护小辈的心思,可天长日久,加上有心人挑拨,那就不好说了。  

李长博神色平静:“郭叔叔放心,只管告诉圣上,此事,我必在三日之内了结。”  

郭将军惊异看他一眼,没再多问。  

喝了一盏茶,便马不停蹄进宫去复命了。  

李长博当众立下这话,谢双繁早已是疯了,连形象都顾不得,揪着自己的头发问:“三日?没有别的证据,你还想再交出一个真凶来,三十日都不够!”  

李长博淡淡道:“仵作说,死者生前,有过敦伦。可刘大郎,提都没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