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审判日(2)(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个两岁不到的太子,要完成这么复杂的礼仪,还真是有点难为他了。只不过,如果可以,有很多朝臣愿意替他做这事。  

可惜他们没有魂穿的能力,要不这世界乱套了。  

“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高洋用平静的语气问道,似乎说的是一件跟自己没有关系的事情。  

他这段时间的表现,让高伯逸很是意外,原因无他,高洋整个人日常的表现,实在是太正常了。甚至可以说是有明君之像。  

不过以前坚持这么想的人,都死了,比如说倒霉蛋高岳。  

“新年前册封太子,正当其时,微臣附议。”  

杨愔站出来表示赞同,这本身也是应有之意。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高伯逸早就跟他沟通过了,要是临时变卦,那才是真见鬼。  

“微臣附议!”  

“微臣附议!”  

“微臣附议!”  

一个又一个重臣站了出来,谁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高演在晋阳,高隆基也在晋阳,太后也在晋阳,高湛在大理寺狱!  

发生了这么多事,现在邺城早就是只有一个声音说话了。你说高潜不合适,那你来当太子好不好“臣反对!”  

正当无聊的“橡皮图章”游戏弄得人昏昏欲睡的时候,有个不开眼的人站出来了!  

高伯逸!  

“九合,你有什么话说”  

高洋不耐烦的问道。  

“微臣觉得,此事有点操之过急了,年前时间太紧了,安排下去可能会力有不逮。要不等明年春耕时再举行也是一样。”  

原来是这样啊!  

高伯逸的临时变卦,吓得杨愔等人一身冷汗。  

“就你屁事最多!朕说要年前办好,有哪个敢说年前办不好的,给朕滚出来!”  

高洋将龙椅后面藏着的一根短棍摸出来,朝着高伯逸丢过去某人没动,但是也没打着。  

“行了,九合的意见朕驳回,就按宋卿家说的办,以最快的进度,在年前,把册封太子的事情办好。  

燕子献,这事交给你去办了,其他人不许再聒噪。”  

光头大叔站出来对着高洋行了一礼,然后退入班列。  

高伯逸也拱手说道:“陛下圣明。”  

前菜也吃完了,到底主菜要怎么吃呢乾坤殿内陷入可怕的安静之中。很显然,高潜被立太子板上钉钉,说个“附议”,乃是锦上添花,谁也不介意为胜利者增加点花头。  

可是,如何惩罚失败者,这是一个颇让人纠结的事情,特别是皇族内部出现这样的事情。  

收拾了失败者,会被人认为是手足相残。  

不收拾,又会被人当做软弱可欺。  

打蛇不死反受其害的故事,亦是常常在人们耳边响起。  

你今日劝说放高湛一马,万一人家以后咸鱼翻身了,会记得你今日救命的恩情吗很多人或许都会知恩图报,但唯独高湛绝对不会。、域名x  

高洋不耐烦的吼了一句,脖子上青筋暴起。  

高伯逸看到他的表情神态,心中一凉。  

果然,高洋不是病好了,而是病情更加深入,他的自控能力更差,也更容易暴怒了。  

高伯逸觉得自己并没有什么免死金牌,高洋情绪激动的时候一样有可能杀自己,哪怕,自己现在已经是邺城的顶梁之柱,绝对不能杀。  

“陛下,微臣在这里。”  

毕义云眼圈是黑的,显然是最近都没睡过什么好觉。大理寺狱已经发现有几次狱卒想毒死高湛,不过最后都没有得逞。  

害得现在大理寺狱的所有狱卒全都被撤换,换成了神策军士卒。  

而且每天都要排班轮换,轮换表在当天换班之前一个时辰才会公布出来。  

毕义云每天都像是照顾爷爷一样照顾高湛,生怕他被人毒死了。  

总是这样,要是人的状态能好的起来,那才是奇怪。  

“审得如何了”  

高洋不动声色的问道。  

“回陛下所有人证,都指认,是被高湛逼迫的,包括高归彦在内,他们都众口一词的说,是高湛以家小相逼才让他们参与谋逆的。x  

微臣的口供有整整一个大箱子,今日不方便带来,改日可以派人送到宫里给陛下查验。”  

做事就要做到位,既然要把责任都推到高湛一个人身上,该有的程序,必须要走完,证据链更是要仔细,要有逻辑性,不能一眼就看出是胡编乱造的。  

高洋微微点头道:“诸位爱卿,你们还有什么想说的没有,如果没有,那朕就要鸩杀这叛逆了。”  

只说杀高湛,而没有说株连到什么人,这里面可以操作的空间极大!  

毕义云偷偷的看了高伯逸一眼,见他若有所思的样子,于是继续说道:“高湛的妻子胡氏,及胡家人,都对高湛的谋逆毫不知情,请陛下从轻发落。”  

安定胡氏发迹于陇中,位于甘肃中部,这里是北周的地界,甚至可以算是基本盘之一。  

如果处理了胡延之父女,势必跟安定胡氏彻底翻脸。  

所以,这样做的效果,就是为宇文邕输送人才、资源、人口、粮食,对自己则是没有一点好处。  

高洋摆摆手道:“那些都是细枝末节,你们看着办就行了。九合,你刚才就想法颇多,你来说说,对这事有什么看法。”  

“陛下,高湛乃是与陛下一母同胞,更是陛下现在痛心疾首,而太后,必定会因为陛下鸩杀亲兄弟,而伤心不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