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鬼子的大手笔(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子的封锁根本就是可有可无。  

贾庄竖了那么大一个炮楼,还不是让李大团长带着人把汉奸的老巢给端了。  

“对,而且鬼子封锁的力度越来越大,我最近派出去采购物资的人都损失了好几个,估计近期总部会有反击动作,我这边都在加班加点的生产武器弹药。”  

张万和道。  

虽然没有收到具体消息,但张万和已经开始准备了,毕竟敌人都堵家门口了,八路军不可能坐以待毙,必然有大行动。  

“我们那边目前还好!”  

虽然独立团附近目前情况很不错,但赵刚想起了刚刚过来的那一千多人的满编鬼子大队。  

怕是接下来的局面不容乐观···  

“你们要留下来吃顿肉么?咱们后勤部的厨师手艺可是不错的。”  

张万和挽留赵刚和独立团运输队的战士们。  

“不用了,我要回团里去了,独立团还有一大堆工作事等着我做呢。”  

赵刚摆了摆手,带着战士们离开了。  

“看来,李云龙这次搞到不少肉罐头啊,绝对是几百桶之多。”  

看着赵刚和独立团运输队离开的背影,张万和嘀嘀咕咕道。  

“您为啥这么说?”  

一旁,一个战士疑惑的问道。  

这个怎么推算出来的?就凭送来的这五桶肉罐头?  

“我请他们留下来吃饭,不仅仅赵刚,居然连运输队的普通战士都不留恋,想必他们在独立团都吃过肉,而且吃的不少,不然不会是这副表情。”  

张万和摸了摸下巴:  

“得找个机会带上老刘去李云龙部队去看一看,蹭几顿饭去,这又是砂糖又是肉罐头,那小子哪里肯定还有不少好东西藏着掖着。”  

独立团团部。  

“这么样,打听到什么消息了么?”  

李云龙递给王根生一杯水。  

一口干完水,王根生喘了一口气,擦了擦嘴,说道:  

“鬼子这次可是大手笔。”  

“包括响水滩在内,十七个村子镇子,鬼子都打算修建炮楼和修建公路,将这些村子全部连接起来。现在鬼子正四处抓老百姓修路修炮楼。”  

“而且····”  

再次喘了一口气,王根生语气带着浓浓的惊叹:  

“鬼子这次修建的炮楼都用的是洋灰和钢筋,包括小炮楼,而且枪眼也比以前小的多了。”  

“十七个村子镇子同时动手修建炮楼和公路?”  

“炮楼还全部都用钢筋和水泥?”  

“有意思····”  

身为团长,李云龙自然不会和王根生一样,还用洋灰称呼水泥,毕竟这么多天来,赵刚天天以知识打击他,强迫他学习知识,李云龙文化水品提升了不少,至少表面是提升了。  

“把位置在地图上标注出来。”  

李云龙拖来一张地图递给王根生。  

枪眼变小不奇怪,毕竟鬼子也不是傻子,被揍了几次之后也该知道吸取教训。  

但全部炮楼使用钢筋水泥,这让李大团长觉得很有意思。  

小鬼子自己资源也不丰富,修建炮楼很少使用钢筋和水泥,只有铁路周边的大炮楼或者是城市里的才会用,而且用的还是扣扣索索,其他地方用的都是大青砖或者是红砖,只不过加厚,以挡住子弹就行。  

但这一次居然这么大手笔··  

难道小鬼子最近富裕了?在哪里发财了?  

不过李大团长也不慌,反正青砖炮楼还是水泥钢筋炮楼都一样,独立团统统搞不定。  

“团长,就是这十七个村镇。”  

王根生毕竟是一个好几年的老兵,作图技术不差,很快就画好了。  

“区域这么大?”  

地图上的十几个图标让李云龙眉毛一挑:“十七炮楼隔得这么远?”  

“没错,这些地方鬼子已经派人测绘了,连地基都在挖掘了。”  

王根生点头说道。  

情报不仅仅是从潜伏在鬼子伪军内的内线传出来,这里每一处他都派人亲眼看过,有的地方甚至反复多次实地考察。  

“新来的一千多个鬼子,加上原来寿县的鬼子,加起来撑死也就两千个,十七个炮楼同时动手,这新来的鬼子指挥官也不怕自己撑死。”  

李云龙冷笑一声。  

这消息让他对这伙新鬼子的评价明显降低了一截。  

寿县的鬼子知道独立团有迫击炮,也吃过独立团的亏,不可能这大张旗鼓的大动作,所以他断定,寿县目前肯定有一个新到任的鬼子军官,而且这个鬼子军官有一个老毛病。  

自大,狂妄。  

用陈凡老弟的话来说,鬼子这是缺少社会的毒打。  

“对了,团长,我还打听到一个消息。”  

王根生继续说道:“新来的这伙鬼子在四处打听咱们独立团的位置,还有您····”  

“打听我和咱们独立团?”  

李云龙不解:“这不是肯定的么?鬼子不是对对咱们团部的驻地念念不忘么?”  

鬼子最想知道的情报之一,八路军部队的驻地,还各个部队指挥机关的驻扎地,不过各个团都设立了完整的安保体系,保卫科,警卫排,驻扎地一层层的明哨暗哨,再加上各项保密措施,以及对鬼子的监测,使得鬼子打击根据地部队的想法始终只是想法。  

每一次都让鬼子扑个空,久而久之,除了大规模扫荡,各地的鬼子都老老实实呆在县城或者据点里,都不单独进入根据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