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抉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道道淡白色光团在旷远的空间里漂浮。  

旷远空间里,不计其数的光团静静的悬浮在原地,间或有几个光团,拖着长长的流光,在空中四散飞舞,显得灵动十足。  

灵初站在空间之内,伸手触碰最近的一个光团,神识探入。  

一道道信息霎时间如水一般涌入灵初的脑海之中。  

《雷动九天》,雷系修行法门,直指金丹之境,共有九层,九层成,筑基圆满,可化金丹,金丹成,而有雷动九天之异象。  

只有一些简单的介绍,具体的法门内容,根本瞧不见。  

手掌离开这个光团,灵初没有再去看其他静静悬浮在原地的光团。  

据夏侯师叔所说,藏经阁收藏修行法门的地方,是一处独立的空间,由宗门老祖开辟,其中每一份修行法门,都有特殊禁制封存,想要打开,只能用同样下了特殊禁制的身份令牌。  

一旦用身份令牌,解开一个光团,不管最后你是否要这个法门,宗门一概不会让你再换,除非,你再用一次换取法门的机会,兑换。  

当然,如果你贡献点足够多,也可以用身份令牌做标记,然后寻藏经阁的长老替你兑换。  

夏侯真人告诫灵初,不要急着一个个法门看过去,看不完的。  

藏经阁收录的修行法门,没有万八千的,也有上万。  

哪里看得完。  

藏经阁中,最珍惜的那些法门,不是静止不动的那些,而是那些灵动十足的光团,那些法门,等级越高,下的禁制就越高,灵性也越足。  

同时,不是说法门越珍贵,就越好。  

修士挑选法门,还看适不适合。  

那些顶尖法门,威力是很巨大,但等同的,修行的难度也不低,万万不可迷眼于法门的高低,量持自身,才是最重要的。  

灵初按夏侯师叔所说的,盘膝坐下,开始外放自己的灵力气息,温和纯净的灵力波动无声无息的弥漫开来。  

嗡嗡嗡。  

灵初周围,有数个光团正在调皮的你追我逐,感受到灵初外放的灵力气息,其中一两道光团拖曳着的流光一顿,上下浮动了一下,最后朝着灵初直射而去。  

不过数息之间,便有十几个光团围绕着灵初,欢快的旋转。  

灵初伸出手,轻轻点向其中最亮的两道光团。  

其实还有一种分辨法门高低的方法,越亮的光团,代表禁制越高级,也就说明,里面的法门越珍贵。  

能被自己吸引过来的光团,说明都是适合自己的法门,既然都是适合自己的法门,当然要选择其中最好的了。  

《万木峥嵘诀》,昔年万木真君赖以成名的法门,万木真君,以一身浑厚如渊的灵力而闻名,修行此法,灵力可炼为万木峥嵘气,木有生机,亦有峥嵘,万木峥嵘气,既有木行灵力的温和醇厚,亦有峥嵘凌厉之势,此法门,可至元婴之上。  

《天衍炼神术》,非完整法门,上古宗门天衍宗根本法门,天衍宗以神识闻名上古,上古大寂灭之后,被我派祖师意外获得,只有筑基以及金丹的修行法门,据该法门记载,其练气期基础法门,名唤《炼神诀》,乃为配套法门,可惜,未被我宗门人寻得,若要修行此法,一则,修炼过《炼神诀》,二则,练气期之时,修行过神识法门,或是先天神识过人,需得有寻常修士两倍的神识,方可修行。  

《天衍炼神术》!  

灵初的手定在《天衍炼神术》的光团之上,神色流露出一丝丝激动,这个光团,必然是因为自己修炼过《炼神诀》而吸引来的。  

万万没有想到,居然这么轻易就找到了《炼神诀》的后续法门,或者说,感谢三清道宗的底蕴深厚,有这么多的法门。  

毫不犹豫的,拿出身份令牌,放在《天衍炼神术》的光团之上,解除禁制。  

身份令牌微微一颤,光团灵光闪烁间,《天衍炼神术》的内容,已经化作一道流光,烙印到灵初识海之中。  

同时,虚空之中,凌空勾勒出一块玉简,融入光团之中,片刻之后,玉简自光团之中飞出,落入灵初手中。  

这块玉简,只是代表弟子兑换了哪个法门的凭证而已。  

至于存放着《天衍炼神术》原本的禁制光团,则消失在原地。  

誊录完毕,原本光团就会被藏经阁的此处空间自动送到别的地方。  

神识法门解决完毕,灵初看向《万木峥嵘诀》。  

可以修行到元婴之上的法门,而且,还有现成可追溯的元婴真君,现身说法,说明这个法门的正确性。  

至少,修炼到元婴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而且看那段简介,那万木峥嵘气似乎也挺不简单的,以此成名的万木真君似乎也是个挺厉害的修士。  

如此看来,这个法门,在藏经阁众多法门之中,应该算是很不错的了。  

灵初挺满意的,想着不然就这个了吧。  

刚刚她一直外放灵力,一手抓着《万木峥嵘诀》的光团,一路绕着空间游了一圈,都没有吸引到比《万木峥嵘诀》还要亮的光团。  

不若,就选这个?  

一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光团从灵初身边经过,灵初眼睛一眯,伸手迅速的抓住这个光团。  

光团显然没想到,会被抓住,整个光团都懵了一下,灵光都有些不稳定。  

灵初眯着双眸,仔细瞧着这个小光团。  

这个小光团,已经在她身边飞过去六次了。  

每一次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