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最后的避难所(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阿兰的归来是罗杰自休养以来遇到的最好的消息。  

这意味着派拉蒙庄园在重新拥有了主人的同时。  

塞拉河的秘密也将随之而解开。  

在阿兰一如既往的古板腔调中。  

罗杰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便有了一个了解。  

阿兰对塞拉河的研究始于多年以前。  

在对诸多古老传说的一一印证中。  

他渐渐发现「守界人」那个版本是最接近真实的那一个。  

塞拉河以及它的上游邦德瑞河、包括原始森林里的那道死亡之痕——  

他们仿佛一道牢不可破的边界线,阻止着北方的生灵向南而去。  

任何逾越者。  

便会像那些疣猪一样死于非命。  

这像是人为设下的边界!  

只有传说中的守界人,才拥有开关边界的权限。  

但塞拉河的守界人早就消失了。  

这就导致了北方的彻底封闭。  

与此同时。  

象征着毁灭的灭烬云开始在北方频繁出现。  

一个个城镇沦为废墟:不知名的地下城、桐麻镇、灰岩城…  

按照这个趋势。  

北方的所有聚集地都将难逃一劫。  

这直接导致了威灵顿打造骸骨巨舟,试图放手一搏,冲击塞拉河屏障。  

在灭烬云和界河面前。  

死灵法师和疣猪其实并没有高下之分。  

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就在罗杰和骸骨巨舟决战的前夕,阿兰抛下一切赶往了塞拉河的源头。  

罗杰不知道他在那里遭遇了什么,又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但当他回来的时候。  

他已经变成了塞拉河的守界人。  

他仍是阿兰。  

但他不一样了。  

第六感提醒着罗杰,眼前这个男子的灵魂已不再完整。  

他虽然仍然像初次见面那样挺直着身板。  

但微垂的双肩昭示着他现在所背负的东西恐怕比在曙光镇当领主时沉重一万倍。  

对此。  

罗杰心头有千般情绪。  

他其实有很多问题想问阿兰。  

但阿兰却笑着告诉他:  

“守界人有守界人的规矩。”  

“我不能告诉你规矩之外的东西。”  

罗杰直截了当问道:  

“我想知道「界河」的真相,难道真如传说中说的那样,塞拉河以北的生灵都是罪人的后裔?”  

阿兰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他的表情有些纠结,最终含蓄地说道:  

“罪人的说法有待商榷,至于界河的真相,我只能告诉你两句话。”  

“第一句,越往南走,魔力丰度越高,这个现象并不是塞拉河以北特有的,整个密斯特拉都是如此。”  

“第二句,密斯特拉也不只有这一条界河。”  

罗杰的眼神微微一变。  

这两句话信息量很大。  

他读懂了很多。  

但不懂的内容却更多。  

不过他没有追问,而是转向了另外一个话题:  

“那灭烬云呢?”  

在过去半年里。  

罗杰表面上在养生。  

但他一刻也未曾停止过对灭烬云的调查。  

他去过灰岩城,过那座地下城,也回过桐麻镇。  

他在云台山下徘徊了很久,却没有找到任何线索。  

一个比较敏感的信息是,罗杰没有找到任何人的尸体!  

别说尸体了。  

甚至连血迹都没有。  

虽然所有的建筑都被摧毁了,但里面的人却仿佛凭空蒸发了似的。  

在这种情况下。  

罗杰不会对灭烬云的性质妄下判断。  

只可惜泰丽雅仍然处于严重的自闭状态,罗杰没办法从她口中得知灭烬云降临的当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所以他迫切地想要从阿兰口中得知灭烬云的真相。  

“恐怕要让你失望了。”  

阿兰稍有歉意地说道:  

“关于灭烬云的描述,守界人继承的知识里也只有只言片语。”  

“当一个区域失去守界人之后,灭烬云便会频繁地出现;而当有新的守界人出现后,灭烬云就会销声匿迹。”  

“这是一条非常可靠的规律。”  

罗杰轻轻点了点头。  

阿兰的话给了他很多启发。  

他的思路越发清晰起来。  

在罗杰看来。  

灭烬云似乎是一种被动触发的机制。  

而触发的相关因素有「守界人的存活状态」、「区域魔力丰度」等等。  

问题是。  

是什么人在这颗星球上设置下了这么多复杂的机制?  

结合灭世传说和罪人的说法。  

罗杰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假设密斯特拉是九大星球中的「监狱」,那么这一切就说得通了!”  

“监狱里关押的都是穷凶恶极的人的后代,便是所谓的罪人后裔。”  

“监狱里最大的罪犯,可能就是伊卡多雷之类的上古邪物。”  

“天神灭世,就是打击上古邪物,并清除罪犯们的后代。”  

“阿兰暗示存在着多条界河,呵呵,每一条界河就相当于一道栅栏,将密斯特拉分割成了一个个区域;而每一个独立的区域,可不就是监狱的牢房嘛!”  

“嗯,这么推理的话,守界人就是狱卒。”  

“而当一个监狱里没有了狱卒看守,就会有「灭烬云」出现,灭烬云的功能可能是毁灭,一了百了是最清爽的;也有可能是转移,那些被灭烬云摧毁的城市里的人们,就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