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凶猛的野猪(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我说班长,是不是有野猪啊?”  

宿营地东面,一个土坎后面,庄严将双眼从一支85式狙击步枪的瞄准镜上移开,颇为疑惑地看了一眼同样趴在自己身旁的两手空空的罗小明。  

罗小明不以为然道:“刚才大队部的人说看到了野猪,我想,应该不会看错。”  

一百米外是一片茂密的树林。  

罗小明把唯一的一把狙击枪分配给了庄严。  

这得益于庄严的射击成绩一向在中队的所有学员里出类拔萃,虽然他在连队里因为被下放炊事班而耽误了狙击训练,可在教导大队的步枪射击科目中,庄严的射击水平和准确度完全秒杀其他连队的学员。  

第一次进行85式狙击枪科目固定目标射击的时候,庄严轻松击碎了400米外的啤酒瓶子,这让包括周湖平在内的所有干部都对他刮目相看。  

按照计划,七班的学员埋伏在距离树林外大约一百米的地方,这里是一片坡地,有几处凸起的土坎,周围还有几丛灌木,很适合作为隐蔽射击点。  

“对付几只野猪,要不要这么兴师动众啊?”庄严忍不住说道。  

七班全员出动,除了庄严的85式狙击步枪之外,其余清一水的811式自动步枪。  

之所以选择一支85狙,是因为现在天色已晚,周围全暗了下来,而85狙的瞄准镜具备夜间红外瞄准功能,可以在黑暗中看清树林中的野猪。  

拿到85狙的时候,庄严别提有多兴奋了。  

罗小明将这个机会让给了庄严,他看好庄严的射击科目,觉得这人培养培养,搞不好将来会是全师有名的射击尖子。  

射击科目是一个讲究天赋的科目。  

刻苦训练固然可以大幅度提高射击的水平,可是只依靠苦练,事有天花板效应的。  

一旦达到某种程度,再想往上突破,没有天赋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其实85狙的夜视瞄准镜使用起来相对还是比较麻烦的,它是依靠红外感光屏来对夜间目标进行感应,鉴于感光屏的工作原理,再使用前必须经过光线照射进行激励才可以使用。  

虽然白天使用瞄准镜的事后,感光屏也会受到阳光照射而被激励,可是这样的效果不好。  

所以85狙的夜瞄镜在使用之前,最好使用光源对其进行近距离照射激励,然后存放再瞄准镜盒中,使用的时候再装上燕尾槽中,配合电池盒里的4号电池照亮分化板,夜视效能可以维持4小时左右。  

狙击手是一个绝对沉闷的专业。  

之前,庄严根本不知道当狙击手是如此苦逼。  

当兵前,庄严没少在好莱坞或者港片里看到过狙击手这类人,总觉得那真是高大上又牛逼哄哄的存在。  

一枪一个,弹无虚发。  

十步杀一人,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和所有没当过兵的小年轻一样,将一切最牛逼的形容词放在狙击手的身上都感觉不够。  

可是,当他第一次透过85狙击枪的瞄镜望出去的时候,瞄镜分化板上的一堆刻度和曲线就让他云里雾里。  

没有电影里的十字架准星,有的只是四个尖型准星,外加左右修正刻度线,右下角还有个用来通过身高测量距离的曲线。  

从学习狙击专业的那天起,庄严的脑子里就被教员塞进了一堆叫做“密位”、“风速”、“弹道系数”、“光修正”、“地球自转偏引力”、“单位测量法”、“目标外测量法”等等的术语。  

他终于明白,在电影中那种拿个狙击枪对着人随便套住十字架准星扣动扳机就能将堆放爆头的做法是那么的滑稽,不过是让观众看得更容易懂而已。  

实际上的狙击手在扣动扳机之前要做的实在太多太多,目测距离、风速,根据天气、湿度还有所处的地形,将一切的数字套入弹道修正公式里进行计算,然后再通过瞄镜上方的距离手轮还有方向手轮进行装订修正…  

这些,还只是前奏。  

一个优秀的狙击手,按照罗小明的说法,在获得这些数据之后计算出结果然后到装定诸元,最后开枪,一共用时不能超过少三秒。  

日复一日的枯燥训练,早已经让庄严失去了兴趣。  

正如刚才第一次使用红外夜视瞄准功能时候还挺兴奋,先在,他已经趴在这湿漉漉的草皮上足足快一个小时了。  

“班长,你说…”他开始没事找事,看看周围的草丛,对罗小明说:“这里会不会有蛇?”  

“眼镜王蛇晚上不出门。”罗小明说:“这会儿就算附近有眼镜王蛇,它也在自己的洞里呼呼睡大觉。”  

说完,白了一眼庄严。  

“我说你能不能专心一点?狙击手要的就是冷静和耐力,盯着你的目标,谁都不敢担保下一刻目标会不会经过你的监控范围,狙击手往往只有一次机会,稍纵即逝!”  

庄严被罗小明训斥了一番,吐了吐舌头,心想,这才一百米,就连风速等等任何数值全部可以忽略不修正,班长还真是太小心了。  

不就是几只野猪吗?  

85狙击枪的762口径弹头,只要击中目标要害,绝无生还的可能,管他是野猪还是老虎。  

心里虽然这么想,不过他还是赶紧将眼睛重新对准瞄准镜。  

时间继续一点一滴流逝。  

白天的行军透支了体力,疲劳如同洪水般袭来。  

庄严揉了揉眼睛,轻轻打了个哈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