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弹道修正(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等尹显聪走后,庄严低下头,看着手里的五发步枪子弹。  

略带暗黄色的弹药闪烁着油光,翻过底火位置看了看,上面写着9141-76的字样。  

这是制作兵工厂和年份的代码。  

第一拿到真正的实弹,庄严忍不住翻来覆去多看了几眼。  

弹头上没有颜色标识,这意味着这是一颗普通杀伤弹,即便这样,按照之前学习关于81-1式自动步枪的诸元,这颗7.62弹头可以在100米距离上穿透6毫米钢板,15厘米的砖墙,30厘米厚土层和40厘米厚的木板。  

这玩意,是真的能打死人的。  

“压弹!”  

分发完子弹,尹显聪下达了命令。  

庄严开始一颗颗朝弹匣里装入子弹。  

动作十分简单。  

一压,然后一推,进匣。  

“起立!向射击地线出发!”  

阿戴红旗一挥,十名新兵立即持枪起立,朝靶位走去。  

每一个靶位上都有一个老兵担任安全员,仔细检查了新兵的枪支和弹匣后,然后退到一旁大声汇报:“检查完毕!”  

阿戴拿出小喇叭,嘟嘟嘟地吹了一串短促的警示音。  

一百米外,负责验靶的老兵纷纷跳进壕沟里隐蔽。  

小红旗再次挥动。  

“卧姿装子弹!”  

庄严左脚向前迈出一大步,在6号靶位上侧身卧倒,他的左侧5号靶位是难兄难弟张雁,右侧7号靶位是郭向阳。  

卸下空弹匣,从56式子弹带里取出装有5颗实弹的弹匣,装在枪上。  

然后趴下,调整了一下卧姿,抵肩,瞄准。  

正前方一百米处,那个54CMX54CM的胸环靶在准星护圈中轻微地晃了晃,然后被死死套住。  

呯——  

在庄严的右侧,这一组新兵里已经有人打出了第一枪。  

庄严忍不住好奇地提起压在机匣盖上的腮帮子,目光投向了别人的靶位。  

远处,3号胸环靶的后面,山坡上扬起了一股黄尘。  

一个报靶杆从壕沟里伸出来,顶端拳头大的红色圆板压在了胸环靶人形像左肩位置,在那里停顿两秒,然后报靶杆反过来,转成后面的白色,回到十环中心,停顿了一下,然后朝左上角分别来回移动三次。  

6环,弹着点偏左上。  

庄严在心里默念着。  

部队报靶的旗语有个很简单的口诀:六左、七右、八上、九上下、十摆动。  

6环,红色圆板会停留在胸环靶左肩膀上两三秒,七环头顶,八环右肩,九环则是垂直上下划动,十环则是在胸环靶上由左至右来回呈弧形摆动。  

而弹着点偏任何方向,报靶员会将把杆顶端圆盘翻转成背面的白色,朝着偏移的方向移动三次。  

战友的第一枪激起了庄严的好胜心。  

才六环!  

他在心底暗自冷哼了一声。  

这已经接近脱靶的分界线了。  

将目光移回到自己的靶上,庄严打开保险,拉枪栓送子弹上膛。  

手指搭在冰凉的扳机上,庄严莫名地兴奋起来,时间仿佛一下子倒流回初中年代,在宿舍大院周围到处打鸟的时光。  

“有意瞄准…无意击发…”  

他默默念叨着尹显聪教给自己的射击技巧。  

扣扳机往往是一次射击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  

如果按压扳机的力道过大,枪口会发生微微的晃动,子弹在一百米距离上要击中靶心几乎不可能。  

而太轻,则连扳机都压不下去。  

今天的天气是阴天,但光线还算不错。  

真棒!  

这种天气很适合打靶。  

其实阳光明媚的天气并不是射击的最佳时机,因为强烈的阳光容易导致准星和缺口产生虚光,虚光会影响精度。  

而雨天会有水珠凝在缺口准星上折射光线,同样会影响射击的精度。  

呯——  

枪响了。  

庄严信心满满地开了第一枪。  

仿佛一颗炮仗在身边爆炸。  

他感到自己肩头抵住枪托的地方微微往后一动,仿佛有一股力量将自己朝后推了一把,浑身颤动了一下。  

他张开左眼,朝远处的胸环靶望去。  

一支报靶杆迅速从壕沟里竖了起来,红色的标记盘落在胸环靶的头顶…  

8环…  

“艹!”  

庄严心中暗自骂起了娘来。  

报靶杆的红盘翻过来变白盘,在十环中心朝左移动。  

弹着点偏左两环!  

庄严额头上渗出一层冷汗。  

怎么会差距那么远!?  

这支枪在射击之前统一由班长们校正过。  

按理说,是很准的。  

他想不通,自己刚才明明瞄准了靶心,将十环的白点压住了三分之二留下了三分之一。  

在击发前还屏住了呼吸,很完美的一次扣扳机。  

怎么会这样?  

他来不及细想太多。  

既然偏左,那就往右修正。  

第二发子弹已经在膛上。  

这一次,庄严将准星缺口对准了右侧,左移大约两个环数的位置。  

再一次屏住了呼吸,庄严慢慢扣动扳机。  

呯——  

第二颗子弹出膛,远处的胸环靶后面激起一串火星。  

兴许是打在了石头上。  

他再次睁开左眼。  

这一次,报靶杆的红色标记盘开始上下直线运动。  

9环!  

庄严乐了。  

他忽然明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