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齐皇(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林宁与吴媛的对视,没逃过齐皇的眼睛。  

他这一辈子都生活在阴谋诡计中,与天下最顶尖城府最深的大臣斗法,林宁与吴媛之间的情意是否为真,他怎会看错?  

看到自家公主与驸马伉俪情深,齐皇心中暗喜。  

他早就研究过林宁的性子,知其对自己人重情重义,是个吃软不吃硬的家伙。  

既然如此…  

“玉漱…媛儿啊,既然驸马不知你兄弟们的性子,你旁观多年,当看得清楚些。父皇这些年,龙体欠安,总被身边人糊弄。这起子混帐性子们,谁真谁假,朕也看不透了。如今江山到了这个地步,社稷倾危。若是再择储君不善,咱们皇家血脉,早晚为人所屠戮。朕,死不瞑目啊!你是朕最心爱的女儿,这个时候,朕唯有靠你了。”  

齐皇老泪纵横,颤巍着手,伸向吴媛。  

饶是知道这是一种手段,可齐皇的确宠爱她多年,只因她从不争宠夺利,从不结交朝臣沾染皇权。  

吴媛轻轻一叹,先看向林宁。  

出嫁从夫,她不会擅专独行的。  

林宁微笑点头道:“你若知道哪个皇兄手足,亦或是哪个侄儿后辈心性纯良,哪怕只有你这般心性的百一,就足够了。不过,就算挑错了也不妨事的,天下大势,浩浩荡荡,人心所向。纵挑中了个人面鬼心的,不无妨。真到了天怒人怨时,姜太虚自会换人。”  

废太子吴仞厉声道:“你们听听!你们听听!!此竖子,可还有一丝敬畏君父之心?父皇!父皇!!屈于这等狼心狗肺之妖孽,江山必亡,社稷必亡!!”  

其声,泣血!  

诸皇子皇孙公主还有宫人们,多有流泪者。  

林宁敛起脸上的微笑,摇头淡淡道:“你到现在还没死心,还在挑唆,可你却始终没有明白一件事,那就是我们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姜太虚眼下的确在干预朝政,但他不是为了争权,只是为了重设学宫大道,此事关乎学宫乃至齐国的万年江山基业,若非如此,夫子怎会允许?等他完事后,稷下学宫仍是那个绝不会干预朝政、军权甚至是江湖事的圣地。  

你以为姜太虚愿意做皇帝?你给他做,你看他愿意不愿意。世俗帝王对他来说,远没有化凡成圣有吸引力。这些你都不懂,你什么都不懂,就知道瞎自以为是,徒惹人笑。”  

林宁的话如同一把尖刀一样刺在了吴仞心口,他面色惨白,赤红的眼睛狰狞。  

他这一辈子,就是一个悲剧,一个笑话。  

但他也最忌讳别人如此嘲笑他,吴仞嘶声沙哑冷笑道:“你们以为,你们就能高高在上,对我天家作威作福,随意审判我们的命运?你们以为,你们就能稳操胜券?姜太虚,乱臣贼子!夫子姬岳,伪圣老鬼耳!还有那稷下学宫,更是祸国殃民,乱我天下之罪源!至于你们,一介下贱山贼,也敢指点我天家江山?孤,做了三十载太子,做了八载监国,早就料到尔等乱臣贼子有今日之难。”  

林宁好奇:“你能奈我何?”  

吴仞忽然神经质的大笑起来,模样恍若疯魔,林宁微微蹙起眉头,齐皇眼中闪过一抹痛苦之色。  

都说天家爱长子,百姓疼幺儿。  

对于帝王来说,只有太子是儿,其余的儿子都是臣。  

太子吴仞曾为他亲手教诲,论才能,虽不算惊艳顶尖,却也绝对是个优秀之人。  

只可惜,齐皇自己都没想到,他能活那么久…  

他活的越久,吴仞就越痛苦。  

因为即使是父子,即使一个为君,一个为储君,可在皇权面前,也显得十分脆弱。  

历代君王,看到太子,其实开心的不多。  

越是到了迟暮之年,对太子的提防和打压也就越重。  

这也使得太子的心性渐渐发生了变化,扭曲…  

以至于走到今天这一步…  

齐皇心中是否有后悔,并不得知,但他知道,不能让这个已废了的废太子再歇斯底里的闹下去了。  

对着身边的一位老太监点了点头,老太监身形一动,鬼魅般的出现在吴仞身边。  

然而却看到吴仞非但不怒,反而顺从的跟着他往门口方向行去。  

当走到大殿门口时,吴仞忽然十分诡异的对老内监笑了笑。  

老内监见之心头一沉,不知想到了什么,苍老如枯木皮的脸忽地一变,声音尖锐刺耳的叫了声:“万岁小心。”  

身形当即往回闪去,这个时候,却听到一声轻笑:“若这也让你得逞,我这个高品宗师,还是去草原上放羊吧。”  

林宁左手凝聚一道龙形罡气,护在齐皇身前,拦下了在吴媛生母刘贵妃前,一直照顾齐皇的李皇后手中竹筒射出的暗器。  

看着凝滞在半空,那三根蓝汪汪的钢针,所有人的面色都变了。  

这上面,明显是淬了剧毒!  

齐皇颤巍巍的指着皇后骂道:“贱妇,你疯了?”  

李皇后却一言不发,咬了咬牙后,仰头栽倒。  

林宁上前一步,嗅到了一股刺鼻的臭味传来,也不禁有些震惊。  

李皇后刺杀不成,已经自尽。  

他转头看向吴仞,见这位废太子满脸的失望,却不见一丝悲伤,不由着恼道:“这是你娘啊。”  

吴仞又阴森森的笑了起来,如夜枭般刺耳的笑声,让这座皇宫大殿内没有一丝温度。  

正这时,皇子中有一人大声道:“父皇,看,宫里起火了!是奉先殿方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