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借刀杀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行动不便,再加上心有洁癖的田星被左义缠抱着,腰部被腿夹紧,黏糊糊有腥味的血沾染了一身,甚至都透过了衣裳浸到里面去了,愈发让田星惊怒交加。  

然而这时听到对面的箭声传来,他再想以流云步避让已是来不及,匆忙间挥剑阻挡。  

饶是以他高超的剑法,也只格挡开了两箭,第三箭却落在了腹部。  

“噗”的一声,田星身形一凝,他的剑法高超,可身体强度却依旧挡不住这样的重箭。  

不到宗师,本也不可能以身挡利刃。  

在这个距离,林宁射出的重箭和狙击枪没什么区别。  

所以田星腹部立刻出现了一个骇人的血洞…  

“啊!!”  

剧痛之下,田星嘶声怒吼一声,手起剑落,就要将牵制他的左义彻底斩杀。  

然而三道重箭再度射来,其中一支箭击中其手臂,半条手臂连带着手中长剑都飞了出去。  

田星再度惨叫一声。  

若非他身后两个师弟及时赶到,替田星挡下另外两支箭矢,田星现在已成死人。  

“好胆!”  

罗荣看到素来待他极好的师兄受到重创,目眦欲裂。  

他怒声咆哮道:“敢伤稷下学宫的人,等南宫师伯杀了鞑酋,必让你这下贱山寨鸡犬不留!”  

于明也怒极骂道:“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贱骨头,本念在君子怀仁的份上,不欲理会尔等,却不想竟如此作死!今日你们必死无疑,敢伤我稷下学宫弟子,天上地下,谁能救你们?必叫尔等贼巢鸡犬不留!”  

回答他二人的,不是嘴炮,而是林宁连绵不绝的箭雨。  

其实说本心话,林宁并不愿和稷下学宫到不死不休的地步。  

哪怕田五娘成就宗师,青云寨也远远不够和稷下学宫为敌,连相提并论都是笑话。  

可既然别人已经算计到头上,更出手杀了人,若再委曲求全忍气吞声装作看不到,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再者,青云寨是扛不住稷下学宫这等庞然大物,可如今它最该头疼的,应该是来自忽查尔的报复。  

今日若是图门汗能活下来那么形势勉强还能可控,但依旧少不了报复,因为不止图门汗,连忽查尔三弟子兀立其今日也多半凶多吉少。  

若是连图门汗都死了,那就更了不得了,忽查尔必定会亲自出动,前往大齐国都临淄皇城,问候一下齐皇…  

说起来有趣,草原上难出武圣,甚至已经断代千年。  

但草原上的大萨满一旦成为圣萨满,那么单挑起来,三大圣地的武圣都难以占据优势。  

长生龙象功走的是力之极道,追求绝对的力量,三大圣地包括以力量著称楚国皇城司的霸王鼎天神功,在力量上都稍逊长生龙象功半筹。  

三大圣地的天级绝学追求的是传说中能破碎虚空羽化飞升的大道之境,同一味追求力量的粗鄙蛮夷之法有所区别…  

若非如此,千年前两大圣地也不会被蛮夷攻破。  

一力降十会,若忽查尔果真不顾一切的发飙,稷下学宫哪怕能拦得住,也要做好死伤大半稷下学宫弟子的心理准备。  

另外就是,铺天盖地的草原狼骑南侵,生灵涂炭…  

林宁对稷下学宫的行事风格不大了解,但他对读书人的心性有一些揣摩。  

他认为稷下学宫退让求和的概率极大。  

图门汗是怀柔之主,自登基以来,一次都没有发动过南侵战争。  

若是忽查尔没有突破为圣萨满,这几个稷下学宫弟子伏击了也就伏击了,回去或许会受些责备,但多半不会。  

可如今忽查尔成就了圣萨满,有了绝对的威胁和报复能力。  

那么图门汗的怀柔心性,就愈发显得可贵了,再杀他,只有大罪,没有功绩。  

此事一出,稷下学宫还有大齐朝廷,对于这几个“勇士”只会深恶痛绝,恨其没有大局观,是非不明。  

这样的人,死了也就死了…  

而以青云寨和蔑儿乞部的关系,稷下学宫绝不可能冒着火上浇油惹怒北苍圣萨满的风险大张旗鼓的来报复。  

所以,林宁才敢痛下辣手!  

他虽不愿与草原王庭牵扯太深,但更不愿被人肆意欺辱打杀。  

不过,若是有心之人在旁观之,就会发现,林宁射出的重箭,其实是避开致命位置的。  

原因很简单,稷下学宫在大方向上或许会收敛,暂时不向青云寨出手。  

但这三人的师承同年还有知己好友们,却不会轻易放下。  

所以死在林宁手中,和死在草原人手中,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林宁在拖,在等。  

他绝不相信,图门汗在刚刚经历过一场叛乱风波险些被干掉后,两天之内,会再被人伏击刺杀。  

忽查尔这样的老狐狸,怎会短时间内犯两次同样的错误?  

所以,林宁坚信,他一定能等来一把好刀,让他借来一用…  

野猪林。  

细密的荆棘木交织成一方密不透风的棘刺世界,除非裹着一层厚厚泥浆壳的野猪能在这方世界徜徉外,林间连鸟都少有。  

这方方圆数里的荆棘世界,构成了青云寨南面天然守卫。  

然而便在此刻,这原本绝不该有人穿梭行动的密林中,竟有一行数十人,缓缓潜行着。  

为首的,是一个面色悲苦的老人,他穿着一身粗布衣,额头上满是皱褶,他只有一条胳膊。  

老人浑浊的眼里既有仇恨,似也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