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抓捕(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梁皇后听到赵兴的话,再也保持不住镇定了。  

她很清楚,西夏那些党项贵族,是不可能和大宋交涉让她回去的。  

最多只是表面上叫嚣一下,做做姿态罢了。  

正是因为如此,她才见了赵兴后,直接勾搭赵兴,就是想魅惑赵兴,想要回到西夏。  

魅惑不成,她又开始和赵兴讲起了放她回去的好处。  

谁知道赵兴根本没有放她回去的意思。  

若是留下大宋,暂时大宋肯定不会对她怎么样,可以后呢?  

以赵兴刚刚的表现来看,她若留在大宋,只能成为一个玩物了。  

虽然她自信以自己的容貌,赵兴不会短时间就对她失去兴趣。  

可她在西夏贵为皇后,哪里会甘心留在大宋当赵兴的玩物。  

“以陛下的才智,应该明白,我若不能回去,以梁家的情况在西夏必然举步维艰。我愿意联系梁家,在大宋出兵西夏的时候,帮助大宋。”  

“如此大宋必然能够轻而易举的灭掉西夏。我只有一个要求,事成之后,陛下不能薄待我梁家,并且封我为贵妃!”梁皇后说道。  

“这件事以后再说,暂时大宋没有出兵的意思。从今日起,你就住在宫里吧。”赵兴说道。  

梁皇后这么简单就屈服了,赵兴自然不可能相信。  

而她的心思,赵兴稍微一想就明白了。  

梁皇后这是想和梁家取得联系,只有这样,梁家那边才有可能把她救回去。  

至于梁家会不会这么做,根本无需考虑。  

正如梁皇后所说,梁家如今举步维艰,只有把梁皇后救回去,才能破局。  

这件事听着确实有诱惑,可若是让梁皇后和梁家联系,哪怕来往书信让人过目后再送去西夏,也很难防备她给梁家传递什么消息。  

谁知道他们有没有暗号什么的。  

而且为了防止梁家救人,赵兴干脆让梁皇后住在宫里。  

至于会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赵兴根本不在意。  

梁皇后和萧太后不同,梁皇后可是大宋掳回来的,相当于战利品。  

而且还是顾廷烨献给他的,别说留在宫里了,就是纳了谁也不能说什么。  

古代将领打仗,抓到有身份姿色不错的女子,都会献给君主。  

而君主对此一向是来者不拒,因为这不仅代表的是君主的地位权威,还有臣子对君主的忠心。  

像唐初侯君集灭高昌,不仅截流了一部分财宝,甚至在高昌的时候还把高昌王后给享用了。  

等回到大唐,虽然没有被直接问罪,却也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得到李世民重用,坐起了冷板凳。  

心里怨恨之下,才和李承乾勾搭到了一起。  

李世民是在意他藏的那点财宝么?  

武将打仗截流一些缴获在古代非常常见,这种事只要不太过分,皇帝即便知道,也会当做不知道。  

水至清则无鱼,不然手下尝到好处,谁会给你卖命?  

不要以为支持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那些人有多高尚,或许他们被李世民的人格魅力折服了,但是更多的还是为了从龙之功。  

他们已经被打上了李世民的标签,即便投靠李建成,也不可能得到重用。  

加上李建成也一直在打压李世民的那些心腹,一旦李世民倒了,他们的日子只会更加难过。  

为了自己,他们也不得不和李世民一起拼一把。  

若是侯君集只是贪点钱财,李世民根本不会在意。  

可侯君集直接享用了高昌王妃,这一点不是李世民可以接受的。  

高昌哪怕只是一个小国,可王妃也相当于是一国王后。  

李世民要不要是一回事,哪怕他看不上赏赐给侯君集都行,却不能由侯君集自行处置。  

梁皇后身份敏感,乃是西夏皇后,哪怕是大宋的战利品,赵兴赏赐给臣子,也没有哪个臣子敢要,只能他自己辛苦点享用了。  

梁皇后闻言脸色一白,原本她虽然被软禁了,可大宋一直对于放不放她没有决定,因此给她安排的住处并不小。  

她被限制了自由,可住处不是什么秘密,梁家若是派人救她,还是能够查的到的。  

虽说梁家想在大宋国都救走她,希望渺茫。  

可毕竟有希望不是。  

一旦被留在宫里,可就彻底没有希望了。  

“我本以为大宋皇帝陛下,乃是一个英明神武,堪比秦皇汉武的人物,没想到居然如此短视。”梁皇后讥讽道。  

“这样的讥讽对朕没用!”  

赵兴捏着梁皇后的脸,像是在打量一件艺术品一样。  

“你很美,朕也品尝过,确实让人痴迷。你若听话,朕还能让你享受一辈子的富贵。可若是你还心存妄想,朕就把你送去青楼。”  

“西夏皇后,又生的如此美丽,一晚上一万两,朕觉得都有无数人趋之若鹜,你觉得呢?”  

梁皇后看着赵兴笑眯眯的样子,却感觉好似一个魔鬼一般,令人不寒而栗。  

赵兴若是真这般对她,那即便是被人救回西夏,西夏臣民也不会认她这个太后了。  

“怎么脸色这么难看?乖,笑一笑。否则就不好看了。”  

梁皇后闻言,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赵兴却很满意的点了点头,道:“这样才乖,朕喜欢听话的女人。”  

“陛下!”  

殷汉章躬身道。  

“事情有进展了?”  

赵兴摆了摆手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