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斩八阶(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轻响,天阳星君忽然间听到了声轻脆崩裂声。  

什么东西碎了?  

天阳星君心念瞬地沉入了他的须弥空间。  

须弥空间内,一块血色玉圭,已经四分五裂。  

这块血色玉圭,是与谁的联系的?  

看了一眼碎片,天阳星君的瞳孔骤地一缩,脸色大变!  

九星大潮期间,他受乾安帝之邀,去过一次大陈皇宫。  

乾安帝有请他入主大陈与程月霄抗衡之意。  

隐晦的交流过,但又说时机还不明确。  

当时,就约定了特殊的联系方式。  

当场用精血炼化了一枚血炼心圭,交给了他。  

这血炼心圭不仅在紧急时刻可以用来通讯,还可以确定方位,妙用颇多。  

当时,天阳星君以为是乾安帝给他紧急联系用的。  

但这乾安帝的血炼心圭,却碎了!  

这是血炼心圭的另一个副作用:炼化者死了,这血炼心圭就会彻底崩碎!  

此时,乾安帝的血炼心圭破碎,就代表着乾安帝死了!  

乾安帝高烨,竟然陨落了!  

一国之君,就这么死了?  

不是大陈国师程月霄正和须弥宫、木灵宫两宫之主大战吗?  

这背后的操纵者还是乾安帝高烨!  

怎么乾安帝高烨就死了呢?  

这怎么玩的?  

饶是天阳星君见多识广,此时也懵了。  

怎么能玩成这样!  

但仅仅一瞬,天阳星君脑海中就闪过无数念头。  

乾安帝高烨死了。  

大陈之君没了。  

这当中,可操作性,可就太大了。  

更能间接的获得无数好处!  

若是能将弑君的屎盆子扣死到程月霄身上,那大陈,就彻底乱了,届时,大洪大楚就有兵进大陈的理由,天阳星殿和苍明星殿同步配合。  

就算将木灵宫与须弥宫拉进来,让他们一同分食大陈。  

但是,他们又能分食多少呢?  

两宫的战力是强,但是世俗军队太少。  

终究吃不下太多好处的。  

届时,大多数好处都是天阳星殿和苍明星殿的。  

还有,乾安帝死了!  

弑君者是谁?  

镇国玉玺归谁了?  

镇国玉玺,他可是垂涎太久了!  

镇国道器,他们天阳星殿也有一件,但远不如大陈这件强。  

差远了。  

主要是天阳星殿为了控制大洪帝君,并没有加持过镇国道器。  

但大陈的镇国道器,是真的强。  

尤其是镇国玉玺,被灵纪星殿的历任星君代代加持,被历任大陈国师、大陈皇帝代代加持,强到离谱。  

这也是程月霄当年只是七阶,就能以九晟编钟守住大陈宛邑的原因。  

大陈的镇国道器,是诸国当中最强的!  

还有,乾安帝死了,那乾安帝个人的须弥空间内的宝贝。  

一国之君啊,存在须弥空间内的,每一样怕都是至宝吧?  

还有,乾安帝死了,那大陈的皇宫,肯定无比的混乱。  

大陈皇宫的宝库,宝物更是无数!  

说实话,一般地方的宝库,他天阳星君还真看不上。但是大陈皇宝的宝库,就是天阳星君,也极为动心!  

必须得摸一把鱼!  

瞬息间,天阳星君就有了决定。  

但是,这会离大陈宛邑还远呢,三十息时间,足以让弑君贼子拿走一切了。  

下一瞬,天阳星君从自个的须弥空间取出了一块六阶空间玉圭。  

这块六阶空间玉圭,是他此前从须弥宫高价买来的,定位挪移纹章。  

只要提前炼化一个空间位置,然后捏碎这定位挪移玉圭,三千里之内,瞬息即至。  

上次九星大潮时去大陈皇宫,乾安帝特意提了这件事。  

为了安抚乾安帝,也为了日后在关键时刻获取利益,天阳星君当时就炼化了大陈皇宫的空间道标。  

此前大陈宛邑刚刚事发时,天阳星君也想过用这个。  

但没敢用。  

他要是那时候直接挪移到皇宫,一个八阶巅峰的气息突然间出现在皇宫,一个不好,就会成为所有人集火的对像。  

而且,那时候乾安帝还在呢。  

大陈皇宫,可不是那么好进的!  

所以没用。  

但现在嘛,必须用了!  

要先将乾安帝高烨身上的好处抢到手,然后再想办法谋划整个大局,给程月霄扣屎盆子,分食整个大陈!  

下一瞬,天阳星君果断的捏碎了掌中的定向挪移纹章。  

空间波动闪过,天阳星君瞬地消失。  

大陈宛邑!  

皇宫爆发的恐怖波动,很多人留意到了。  

天空中大战的七位八阶,也留意到了,但没人去关注!  

八阶巅峰的对手在那里,一个走神,就是生死之别。  

木灵宫主和须弥宫主,正在和四位徒弟配合着,寻找着必杀程月霄的机会。  

但是程月霄如今五色星光加身,不知为何,防御强的离谱,厮杀了数息,竟然找不到机会。  

为防夜长梦多。  

木灵宫主和须弥宫主瞬息间就传音议定,没有机会,也要创造机会。  

变数太多了!  

也就在这一刹那,大陈摘星楼主楼内,一道星光突然间冲天而起,天空中,某颗星辰忽然间亮了起来,星辰之上,隐约可见四面八方的星辰之力汇聚,正在快速投映出一座星楼!  

而且投映的速度非常快!  

这一幕,直接让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