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神道真意(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因为五阶兰山星域是阳都侯柴策深耕过的星域,许进此前审讯赵维桢获得的情报中,兰山星域他接手时,就非常稳定了。  

也因此,进入兰山星域之后,许进非常的谨慎。  

第一时间斩杀了一个兰山星域的异族,然后在最短的时间用血蔽星纹制作成了血蔽珠,遮掩住了自己的气息。  

同时,也获得了兰山星域的基本情报。  

也是松了一口气。  

不是最坏的情况,兰山星域,并没有一统,诸族之间,战争不断。  

也就是说,大概率上,兰山星域的天地星辰意志,还在兰山星域的异族之王身上。  

并没有被阳都侯柴策给弄走。  

不过想想倒也正常,五阶星域内,异族王者都是六阶九重巅峰,但能进来的人族,修为最高只有五阶九重,想斩杀或者俘虏他们获得天地星辰意志,极度困难。  

也就是像许进这样的绝世天才才能做到。  

各大势力的顶级天才,能在五阶星域内征战且存活,就不错了。  

想在异族精英军队卫护下,斩首异族王者,不可能。  

阳都侯柴策个人战力虽然非常强,但进不来,徒呼奈何!  

一路行进,一路获取情报,情况就基本搞明白了。  

阳都侯在兰山星域实施的手段,与火云星域的手段差不多。  

扶持驯化代言人,而且是扶持两家,以防一家独大。  

兰山星域原本有四方异族势力,分别是火狮族,暴熊族,火灵族,巨象族。  

阳都侯柴策与某位拜斗神教的星官联手。  

阳都侯派出精锐,助拜斗神教的星官在这里站稳脚跟,同时拥有跟异族之王对话的资格后,扶持了两族,分别是火狮族与火灵族。  

没两年功夫,火狮族与火灵族就吞并了巨象一族。  

然后暴熊族却急了,也怕了,也主动的请这位星官传教。  

就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态势。  

为了持续的获得这方星域的利益,阳都侯与拜斗神教的星官虽然立教,但不禁三族争斗。  

这种情况下,三族一直在争斗,反倒是落足这方星域的拜斗神教渐渐获得了尊崇的地位。  

不得不说,阳都侯柴策,还真是玩弄战略的高手。  

在他的遥控指挥下,兰山星域的本土异族势力硬生生的被五阶九重的星官以及他的特例所支配,不断的获取利益。  

为此,三族还为所谓的神使,专门建了一座星城,如今,已经成为了兰山星域内的圣地。  

星城内外,禁绝刀兵!  

这星城,倒成了兰山星域最安全的地方。  

三族每月都会派族中精锐过来潜修,拜神。  

要是按这进度持续下去,再过个三五年,阳都侯柴策就能够兵不血刃的彻底掌控这五阶兰山星域,让这兰山星域成为他的私人星域。  

有三天的时间收拾星域王者,许进也不急,一路直奔星城。  

远远的,许进就看到了星城的方向矗立的巨大的星斗真神的神像,在天空下散发着淡淡的光华。  

进入星城范围,各处都是拜神的异族。  

甚至看到有军队在成建制的前往星斗真神的神像下拜神,三族的都有。  

但是只要进入星城千里范围之内,就禁刀兵。  

看着闪闪生辉的星斗真神神像,许进忽然间有些期待,那里面,一定储存了不少精纯的神魄之力吧?  

此行结束之后,不知道能够获得多少神魄之力?  

潜入星城内半个时辰,许进通过明纪星纹极其强大的感应能力,就将星城内外感应的清清楚楚。  

没多少高手。  

有一位所谓的特使,应该就是阳都侯派来驻守此方星域的特使,修为颇高,六阶九重的现世人族,名叫吕叔宁。  

除此之外,还有七位各族的六阶异族,但俱都是六阶初期或者中期的。  

活动在这里的现世人族,足有四十位。  

除了吕叔宁外,其它人都是五阶修为。  

包括此方世界的星官邓瑞阳,也是五阶九重巅峰的修为,没有突破六阶。  

毕竟突破六阶,就只能永远的留在此方世界了。  

但让许进诧异的是,此时此刻的星官邓瑞阳,就盘坐在那高大的星斗真神神像下方,头顶上星官印玺漂浮着,散发着微光,与星斗真神散发的星辉仿佛呼应一般。  

而星官邓瑞阳,却像是神游物外一样。  

当许进小心翼翼的接近星斗真神神像千米之内的时候,许进上星宫内的星官印玺,忽然间不催自动,闪烁起了星光。  

许进惊异之际,忽然间就发现,他的星官印玺,竟然跟星官邓瑞阳的星官印玺一样,在跟星斗真神神像有所呼应。  

这让许进心下骇然。  

他将这星官印玺清扫了很多遍了,但这星官印玺,碰到星斗真神的神像依旧会产生反应。  

看来星官印玺与本体或者星斗真神之间的联系,已经不是烙印方面的,而是根子上的。  

就当许进犹豫着,要不要将星官印玺放进须弥空间彻底隔绝,以防与星斗真神有所联系,甚至是被顺藤摸瓜一样的找上门来的时候,忽然间,这尊星斗真神神像光华猛地炽烈起来。  

星力升腾,神魄气息升腾,隐隐间直冲天际!  

星官邓瑞阳,依旧紧闭着双目,只有星官印玺悬浮在那里。  

隐隐间,许进的星官印玺似乎从苍穹中感应到了一道玄奥无比的气息。  

诧异之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