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两条路(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随着赤鳞之主赤佑一声令下,赤鳞王庭下辖的五大部族,在第一时间就收到了命令。  

命令非常简单,只有五个字:按计划行动。  

收到命令的第一时间,原本安静的五大部族内,忽然间就沸腾起来。  

没多时,一队又一队的餐霞境战士,带着大量的星玉圭,直奔离部落最近的最高处。  

一箱又一箱蕴含有大量星力的低阶星玉圭,被倾倒在最高处早已经筑好的祭坛上,粗略一数,那数量,数以万计。  

一个时辰之后,消息就传回了赤鳞王庭。  

“大王,各部来讯,已经按大王的命令完成了布置。”赤木回报道。  

“王庭这里呢,准备好没有?”赤佑问道。  

“回大王,祭坛也按要求准备好了。”赤木说道。  

赤佑点了点头,也不着急,继续在那里等待,没多时,一个英气勃勃的赤鳞族年轻人抵达,抵达的第一时间,就大礼参拜赤佑。  

“孩儿见过父王。”  

“嗯,快起来。”  

这是赤鳞部落的王子赤孟,赤木等一众部属也向着王子赤孟见礼,只是靠得近了,赤木等部属,脸上忽然间就浮现喜色。  

王子赤孟是他们赤鳞部的天才,二十七岁就突破到了炼星七重,而最近两年,一直在苦修。  

刚刚靠近王子的时候,赤木忽然间就发现,王子又突破了。  

炼星八重了!  

还真是天佑他们赤鳞一族。  

当着一众臣属的面,赤佑将代表赤鳞一族王权的一块巴掌大小的赤鳞印玺,亲手交给了王子赤孟。  

“从此刻,赤孟就是我赤鳞族新的王!若我有任何意外,你们就奉他的号令行事便可。”赤佑此言一出,所有人神情俱是一悲。  

很多事情,他们都知道。  

他们的王的神魄被陈国人所控制,一旦火绚星域出了问题,那陈国人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杀死他们的王。  

王子赤孟更是泪如雨下。  

虽然早就知道有这么一天,但当这一天真的来临的时候,却又悲伤无比。  

“不必悲伤!即便不反抗,我也寿元将尽!  

用我的命,给你们铺一条路,给我们赤鳞一族争一条活路!  

几十年了,陈国人每年要从我们这里拿走海量的资源,而且每十年左右,就要对我们大清洗一次,斩杀我们的精英天才,就是想永世的奴役我们!  

所幸我儿天资绝佳。  

此次以这秘术暂时封锁星门之后,我儿须一心苦修,当在最短的时间内突破到炼星九重。  

届时,不用像我一样受制于陈国,陈国来多少天才,就杀多少天才!  

让我赤鳞族重获自由!”赤佑郑重道。  

“父亲放心!待我突破到炼星九重,只要不用上缴物资,用不了几年,我们自己就能重建星门。  

届时,我亲自带队杀入陈国!  

若是父亲此行有任何意外,我必亲斩陈国十万人头血祭父亲大人在天之灵!”王子赤孟当场表态。  

“啪!”  

赤佑一巴掌就抽在了王子赤孟脸上,直接将赤孟的脸颊都给抽肿了。  

“这些年,陈国的学问,你白学了?”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让你抄了有一万遍了吧?你怎么就记不住!”赤佑怒喝。  

“记住,几年后,若有机会,可以杀入大陈劫掠人口物资,但是你绝对不能亲入陈国!陈国本土的强大,是你们无法想像的!”说到这里,赤佑眼眸中忽然间浮现了一丝恐惧之色。  

“孩儿记住了!”  

“嗯,这一条,一定要牢记!去吧,三个月之内,必须突破炼星九重!同时命令各部族,将储备的修炼物资全部拿出来,让孩儿们尽情的修炼提升战力。  

今次的行动,只能封锁星门三個月!  

三个月后,大陈战士必然降临。  

届时,只要我们灭了这一波大陈战士,就能换来我赤鳞一族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安全。”赤佑命令道。  

一众部属领命离开,赤木却又上前道,“大王,赤鳞之心显示,火归山那里,还有一名此前降临的大陈天才,目前已经派过去了五拨人手,都被他斩杀了,你看”  

“派过去的战士是什么层次的?”  

“第五批是四名炼星境,一名炼星五重,一名炼星四重,两名炼星三重。”赤木说道。  

“这都斩杀了?看来,应该是大陈的顶级天才!”  

原地思忖了一会,赤佑忽地道,“大陈的顶级天才身上,很有可能有二阶星兵,伱亲自带人过去,能俘虏就俘虏,不能俘虏,就斩杀了!  

但他身上的二阶星兵,一定要到手。  

若是能给赤孟凑齐一整套二阶星兵,即便是六十年前一人攻克我族的程月霄亲临,也要折戟沉沙!”  

“明白!属下这就去,但路程颇远,估计要大半天才能赶到!”  

“快去吧!”  

赤木离开之后,赤鳞之主赤佑则径直走向了王庭后方的广场。  

广场上,有一个巨大的祭坛,祭坛上,堆积的星玉圭,足有数万块。  

赤鳞之主赤佑抵达这里之后,忽然间拿出了一个小巧的雕像,输入星力之后,雕像忽然间泛起了淡淡的星光,一个朦胧的人影就从雕像上浮现。  

“上使,我已经按你的吩咐准备好祭坛,即将开始行动,我想确认一下,上使答应的东西,确定能送到吗?”赤佑问道。  

“只要你能成功封锁大陈星门,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