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七杀剑诀(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大半天之后,道胎彻底恢复的许进在醒来的第一时间,就开始收摄心神,继续修炼。  

他的修为才刚刚突破到七阶,连七阶一重都没有达到,正是高速提升之际。  

道胎引动间,一座雷殿就出现在许进的神念中,神念引动间,那颗大世界星辰就有星光摇曳而下,星光落入许进的云楼,开始淬炼许进的云楼。  

这是突破七阶的第一个好处。  

可以本命星辰那狂暴的天地星辰之力,强化壮大云楼,可以让自己的云楼容纳更多的星力。  

强化程度,与修炼的本命星辰沟通星术有关。  

如祈星术,最多引来三成的本命星辰的力量,通常情况下,只能将天地云楼强化壮大三成。  

和星术,就是五成,镇星术,八成。  

而许进的杀星诀,理论上可以翻倍。  

同时,这种淬炼进度,也代表着七阶修炼境界划分。  

只有十层云楼者,淬炼完一层,算是七阶一重。  

二十层云楼者,淬炼完两层,才算一重。  

许进这个,就恐怖了,淬炼完十层以上,才算一重。  

但理论上,许进的淬炼进度,越到后期越快。  

因为七阶修炼者的修炼进度,还有另一个隐性层次,那就是本命星辰上的投映星殿的进度。  

简单来讲,祈星术理论上最多能够通过法门掌控本命星辰的三成天地权,和星术最多五成,镇星诀最多八成,杀星诀最高可达十成。  

但这只是理论极限而已。  

比如祈星术,有点像是供奉祈祷请求本命星辰赐予力量的意思,最多给三成,还得看本命星辰的意愿,有没有其它人以这颗星辰为本命星辰。  

三成其实只是一个未来的极限值。  

通常,无论是何种沟通星术,大多数情况下,拿到一成,就已经是七阶的极致了。  

更多的,或者说是那个极限值,需要在未来漫长的修炼岁月中慢慢积累。  

只是不同的沟通星术,极限不一样,速度也不一样。  

获得的本命星辰的天地权柄越高,后续的修炼速度越快。  

但是,杀劫也因此而起。  

这些,无论是七杀真君的传承中,还是风华帝君,都给许进交待提醒过。  

所以在存念从本命大世界星辰中引动雷霆开始强化淬炼云楼的同时,许进就开始以道胎同时催动明纪星纹和高阶七杀剑心。  

继续施展杀星诀!  

对于杀星诀而言,突破成功仅仅是开始而已。  

这一斩,再度引起了这座大世界星辰意志的愤怒,天地再度变色。  

可是许进此前立足未稳时,都不怕他,如今已铸雷殿,已经与这方大世界融为一体,天地之威,如何伤得了他?  

催动杀星诀时,也比此前更加的轻松。  

一剑又一剑!  

这一次,仅仅四天,许进就又收到了另一分天地权柄。  

道胎分身瞬息间吞炼了这一分天地权柄,没多时,一间银色的空间大殿浮现再引动本命星辰时,就有两道不同的星光从天际落下,融入了许进的天地云楼中,淬炼强化许进的云楼。  

直接令许进淬炼云楼的速度倍增。  

毫无疑问,许进继续施展杀星诀,继续斩。  

但在这一次,许进却又有了新的想法。  

首先,许进催动了参斗台上的本源星辰和法则星辰。  

许进想试试参斗台上的这些本源星辰,对七阶修炼有没有帮助。  

一试之下,许进马上就有了惊喜的发现。  

参斗台上的本源星辰,就像是一个放大接引器一般,能够将接引下来的本命星辰星力,倍增式的放大。  

最直接的效果是令许进的淬炼云楼的进度再度增加。  

如今两分天地权柄之下,淬炼速度却变成了一开始的四倍。  

有参斗台星辰加持提升之下,许进瞬地就觉得,他在七阶,应该不会停留太久。  

而且,许进在想另一个问题,修为突破七阶,作战时就可以引动本命星辰的星力加持已身。  

那麽参斗台的这种放大,在作战时,有没有效果?  

许进在修炼完之后,打算测试一下。  

很快的,许进又发现了参斗台的另一个效果。  

参斗台竟然能够帮助到小白虎。  

小白虎这几天修为在不断的提升,同时,也如游鱼真君所言,在星河孤岛上修炼,小白虎可以缓慢的从星河孤岛的混沌虚空中吸收游离过来的后天庚金煞气。  

这玩意,许进没法直接吸收。  

但是小白虎它的核心本源可是先天庚金煞气,更是以后天庚金煞气为骨架,  

吸收这东西,就跟吃饭喝水一样。  

不过搜索吸收还是颇难的。  

一天能吸收一缕,算是运气好的。  

运气不好,一天还吸收不上一缕。  

可是有金系法则星辰星光的加持下,小白虎从星河孤岛四面八方的混沌虚空中吸收后天庚金煞气的速度倍增。  

有时候一天能够吸收到两三道。  

气息提升壮大更快。  

再配合许进给它的金角,这小玩意的气息,在短短几天内,就开始向着八阶初期巅峰靠近。  

随后,许进却是拿出了此前缴获的映星玺。  

这是千星盟中出售的可以加快七阶修炼速度的宝贝,也是血神教主赏赐给属下的可以快速提升修为的宝贝。  

此前齐山野丶莫己还有宁玉蝉,都用过这宝贝,说是提升效果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