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石破天惊(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星河帅府秘境。  

已经基本洞悉了现世这六位九阶心思的许进,暗自叹息。  

从根子上来讲,星河战场这种局势,这六位九阶都是有责任的。  

就说回现世镇守这件事,几人更是心思各异,迟迟拿不出一个方案来。  

按目前许进带回来的情报,因为已经打草惊蛇,再加上八荒前线的战场局势,理论上,派一位九阶回现世镇守就可以。  

以防蔡恕那边狗急跳墙不顾一切的入侵现世,又或者是八荒前线的战局到了关键时刻,蔡恕那边再从大荒域出兵在现世烧杀,给八荒前线制造巨大的压力。  

甚至是逼迫八荒前线这边不得不回撤主力,从而导致八荒前线的战局失利。  

因为对于现世人族而言,现世的重要性,那是最顶级的。  

所以,派一位九阶回现世镇守,最合适。  

不会太影响八荒前线的战力平衡。  

但是,没人去。  

这当中的原因就很复杂了,但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惜身。  

只一位九阶回归现坐镇,若是这个情报走漏,那么血神教那边通过大荒域杀进现世的九阶,可能会是两位,三位。  

这就极有可能让回归现世坐镇的九阶陷入必死之局。  

没人去。  

当然,还有其它原因,比如九阶都是一方势力之首脑,离开了,怕己方的精英战力损失过大。  

退一步的方案,是调两位九阶回现世镇守。  

这就有人去了。  

但坐镇前线的九阶们,又不乐意了。  

这种情况下,八荒前线的九阶就有点不太够用了,容易导致八荒前线的战局一败涂地。  

总结起来就两个字:惜身。  

一场非常关键的会议,迟迟出不了结果。  

这一刹那,许进第一次萌生了一统现世的想法。  

一统了现世,将所有人置于统一指挥之下,就不会有这种情况出现了。  

但这个想法,也只是想想。  

三大星殿的星君,许进若是用神道金珠爆发,击败的可能性有,但击杀或者直接镇压,现在还不行。  

也因此,再加上此前在八阶大荒域的遭遇,如今又积攒了不少千星令积分,许进突然间就有了决定。  

回现世镇守,顺带潜修再度提升修为。  

复盘了一下八阶大荒域的作战过程,虽然一切顺利,归城军镇的战局和战果都在许进的预料之中,但若不是老师齐山野通风报信,若是被血神教主和拜斗教主这两大巨孽给困住,再加上十万大军的军阵,许进必死无疑。  

正好如今有坐镇现世的需求,许进就准备自己过去坐镇。  

一来苦修。  

二来血神教真的通过大荒域这个通道来进攻现世,来一个两个普通九阶,不在许进的话下。  

若是来的更多,许进甚至可以通过七杀星域快速提请援兵。  

许进这边优势更大。  

这一点,任何一位九阶都比不上。  

也只有许进坐镇现世,当最坏的情况出现时,才能将现世的损失减小到最低。  

成长于这方世界,获得了如此超凡的力量,回现世镇守,也算是回馈这方世界。  

这时许进忽然间就生出了一点心念。  

一种理当如此的想法。  

“诸位,我回现世镇守吧,我一人镇守即可。你们诸位在八荒前线尽快的推进战局,争取攻占八荒大陆,结束战争。”  

许进忽然间的开口,令星河帅府秘境内陷入了沉寂,在场六巨头的目光都看向了许进。  

竟然没人在第一时间赞同?  

许进略一思忖,就反应了过来知道了他们的想法。  

这几位老奸巨猾的星君,恐怕因为许进的主动请缨,又在想许进是不是有什么算计呢?  

毕竟这情报也是许进带回来的。  

想通的刹那,许进真的想笑。  

这些星君们,活得太特么累了。  

“镇域王回归现世镇守,自然是可以的。而且我认为以镇域王的实力,单人也足以坐镇现世。”木灵宫主池雷第一个表态。  

国师程月霄没说话,他要是支持的太积极,天知道那几位星君会怎么想。  

“怎么,诸位要是觉得我不合适,那你们当中抽个人过去坐镇吧,我是呆哪儿都无所谓。”这磨磨唧唧的样子,让许进都有种不想跟这些家伙玩的想法了。  

自己找个地方潜修个三五年,回来就横扫了他们。  

“哈哈哈哈!”  

天阳星君大笑起来,“我们的镇域王心急了。我们刚才只是在考虑你一个人镇守的安危而已。  

若是镇域王出现什么闪失,那可就是我们现世人族难以承受的巨大损失。  

不过木灵宫主都说镇域王可以,那镇域王镇守现世,应该是可以的。  

我同意镇域王镇守现世,你们呢?”  

“我也同意。”苍明星君说道。  

“我也同意,但我希望各方能够给镇守现世的镇域王临机擅专之权,若现世遭入侵,各方留守力量需要全力配合镇域王。”国师程月霄补充道。  

“我也觉得应该这样。”镇厄星君说道。  

这让许进不由得多看了一眼镇厄星君。  

三大星君当中,也就这个镇厄星君颇为顺眼,在关键的立场上,还是有大义的。  

“既然是我们这里做的决议让镇域王镇守现世,这临机擅专之权,是必须的。”木灵宫主再次站出来支持老师。  

几息之后,这一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