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66章 大办(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孩子,瘦的小鸡崽子一样。  

“不过,这春日里花粉多,十三皇子不怕这个吧?”一般来说,这胎中不足的孩子,都容易免疫力低下,容易过敏。  

“这倒是无妨,贵妃娘娘懂得就是多。不过,咱们十三殿下是需要多晒晒太阳,这倒是太医说的。正好,太后娘娘这不是也病了一个冬日了,二三月阳光不算烈,正好都晒晒。出来走走也好的。”华嬷嬷笑道。  

“嬷嬷说的有理,多走动确实是好事。”不管是小孩子还是老人。  

李太后笑了笑就道:“哀家就走了,你们年轻人逛吧。”  

说着,就拉着十三皇子走了。  

沈初柳福身恭送。  

走远了,李太后道:“景贵妃如今打扮,越发显年轻了。”  

“是啊,十年如一日还能有什么新鲜?如今她反倒是换了样子。”华嬷嬷笑了笑。  

“这般心机手段,年轻嫔妃自然是比不过的,皇帝能宠她二十年,不是没有道理。”李太后道。  

华嬷嬷应是,心里也是感慨。  

但凡贞充仪有这么一半本事,也不至于这样。  

“对了,你把哀家的话传下去没有?宫中不许提起玫修仪是怎么一回事。”太后道。  

“传了,只说是急病而亡。十三皇子也还小,娘娘不给他找个母亲吗?”华嬷嬷问。  

“以后找吧,如今他这样,离了哀家,谁尽心?说来也是奇了,自打那玫修仪没了,这孩子反倒是好多了。”李太后看着被奶娘牵着在花丛前面摘花的小孩子道。  

华嬷嬷点头:“这世间,有克父母的,也有克子女的,那玫修仪是个没福气的,保不齐就克着了孩子。”  

这话李太后听着顺心:“是了,她没了,这孩子就该好了。”  

沈初柳这头,也少不得说一说十三皇子。  

“倒是瞧着比过年那会子好些了?”姚充媛不确定道。  

“是吧,太瘦小了,说是吃饭也吃不进去几口。”沈初柳摇摇头。  

“是啊,这也是太后娘娘养的精心,说是过了三岁能好些。这不也两岁多了。”姚充媛道。  

沈初柳点了点…  

头,心想这孩子以后怕是长不高。  

快中午的时候,沈初柳被皇帝请去了,姚充媛也懒得回去,索性去找杨美人了。  

杨美人性子好,她们还都喜欢。  

姚充媛索性去找杨美人用膳了。  

沈初柳到了太极宫,还遇见了几个大臣。  

大臣们客客气气请安,沈初柳笑着叫了免礼,就过去了。  

出宫后,大臣有点疑惑:“这是景贵妃娘娘?瞧着可比过年时候显年轻啊。”  

“约莫心情好?”  

沈初柳不太知道这两个大臣说什么进去之后,齐怿修倒也夸了一句:“这么打扮倒是好看的很。”  

“臣妾这是懒惰,都没好好打扮,要知道今日见皇上,那肯定不能这素淡。”沈初柳道。  

“素淡也有素淡的美,爱妃这样也很好。”齐怿修笑了笑:“人比花娇。”  

她的面色是比之前好的多了。  

沈初柳就笑了笑:“皇上夸好看,那就是肯定好看了。”  

两个人都笑。  

沈初柳说起遇见了太后和十三皇子,齐怿修点头。  

见他似乎兴趣不大,沈初柳就不说这个了。  

她算是发现了,皇帝不爱听十三皇子的事。他也叫太医尽心,可自己似乎不爱听。  

其实这一点沈初柳也能理解,这样一个孩子,保不齐就养不活,皇帝也是逃避。  

“今年你的生辰,朕的意思是,大办一次吧。”齐怿修忽然道。  

“别吧?”沈初柳一愣,不赞同:“且不说劳动大家,我身子也支撑不住的。过几年过整寿再过吧。”沈初柳忙摆手。  

去年冬天,太子生辰就大过了一次。  

今年春天她的再大过,没必要了。  

“你是贵妃,你的生辰理应好好过的。”皇帝不赞同。  

“那就晚几年,今年还跟之前一样就好了,宫里摆上一桌。”沈初柳道。  

“你不想大过,也要想想琰儿。你是琰儿生母,不给你好好过生辰,叫外头怎么想?”齐怿修蹙眉。  

沈初柳闭嘴了,再说就是不识好歹,可她真是不想。  

所以说,位高权重就是麻烦。  

皇帝说的也是。  

她这个太子的生母,生辰都不好好过,外头或许就会有皇上厌弃贵妃的话了。  

她把头磕在了齐怿修的袖子上:“过吧过吧。”  

“到时候,摆上戏,也就热闹一日的事。里外面子不都有了?”齐怿修道。  

沈初柳点头:“好。”  

“没精打采的,旁人盼不来,给你还不要。”齐怿修将她推开。  

“多谢皇上,那我报答皇上吧,今日不回去了。”沈初柳道。  

齐怿修嗤笑了一声,真敢说,这样的好事,旁人是求的,她倒好,还成了反过来了。  

不过,景贵妃还真就没回去。  

后宫都习惯了,按说像是妃位上的人,基本不会在太极宫里留宿的。  

因为有自己的宫殿,只有身份低的,才会被送去太极宫侍寝。  

可景贵妃从美人之后,在太极宫留宿的时候就很多。  

所以,即便她已经是贵妃了,留宿在太极宫也很多。  

不过,如今她再从太极宫去凤藻宫请安的时候,可不会再敢有人说闲话了。  

众人依旧要酸,可谁也不会酸她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