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07章 不糊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并且,沈宝林那边也有银子和首饰。  

沈初柳笑了笑:“记得打赏这位公公。”  

虽然眼生,也知道是鹿王的人。能用太监的,除了宫中,也就是各家王府了。  

那太监感激的走了,也没敢多说,反正银子也送了。  

倒是紫珠担忧:“主子,您就收了?这宫中嫔妃接了外头东西…要是叫皇上知道了不好吧?”  

“所以就不能不叫皇上知道啊,你叫元宵去太极宫说一声,具体给我什么了,都说一说。”沈初柳摆手。  

紫珠一愣,随即失笑,好吧,这么一说,皇上肯定不好意思收回去。  

那又算是过了明路的银子,自然可以用了。  

这可是五万两呢,一套头面再不好,也是值钱的。  

“过几天,叫人将这头面送去给大伯母吧,就不要说赏赐了。只说瞧着正合适。”沈初柳轻轻过了一遍那首饰。  

沈家也不是没有明白的女眷。曲氏老了,终究宋氏要更立起来的。  

梁氏有自己的女儿,不可能往她这里多费心。  

而沈家有需要她的地位,那就选宋氏好了。  

至少宋氏十年之内,没有什么适合的亲近人送宫中来。  

太极宫中,齐怿修听完了初四说的话就笑了:“银子拿来了?”  

初四赔笑:“娘娘只叫元宵说了这件事,并未拿来东西。只说是求皇上的示下。”  

“罢了,你叫人去一趟,就当是朕赏给她的。”真是个奸猾的,真要是那么胆小,就该将东西拿来。  

这是又不想背上个不好听的话,还不想撒手那银子。  

“也罢,她翠云轩用度也不少,就给她吧。”齐怿修摇头道。  

初四应了是,心说得了吧,您那景修仪娘娘是用对不小,可您赏赐也不少啊。  

就算不赏赐银子,那四时八节的,一年赏赐多少东西啊。  

您内景修仪娘娘如今都敢赏赐奴才玉扳指了!  

不过还是叫腊八去了一趟,当然了,腊八得了赏赐的银子。  

一时间,也是很高兴,谁还不喜欢大气的主子呢?  

第二日早朝的时候,鹿王态度好的不行,认真的承认自己错了云云。  

态度谦卑,姿态很低。  

齐怿修就算是心里有火也没法子,毕竟这是先帝唯二的皇子之一。  

他作为弟弟,是不好处置的。  

散朝之后,齐怿修在御书房里坐着。  

也没叫初四伺候。  

他打开了一封密折,上头的字看完,冷笑了一声。  

许久,叫来了侍卫于禅。  

于禅是禁卫头领,也是原本打小跟着皇帝的人。如今依旧御前行走,但是也统领整个皇宫的禁卫军。  

是皇帝最信任的人之一。  

“派人去鹿郡城,朕这位好三哥,野心倒是还不小呢。”齐怿修冷笑着将迷信递给了他。  

于禅接了,就当着皇上的面打开,只见里面是来自鹿郡城的消息,鹿王接到了圣旨之后的种种举动。  

这位鹿王是没本事,可架不住有人出主意。  

居然与冯家还有来往,真是了不得。  

“皇上,冯家这里呢?”于禅问。  

“急什么,没机会,他们怎么能这么上进呢?二皇子年岁渐渐大了啊。”齐怿修冷笑。  

于禅会意:“是,属下这就去办。”  

“嗯,去吧,沈家如何?”齐怿修问。  

“回皇上的话,暂时不见动静,倒是送信去了北边。属下听皇上的,没截下来。”于禅道。  

“嗯,沈家还算忠心,去吧。”齐怿修摆手。  

于禅就拱手退出去了。  

于禅走后,初四和春分几个才进来伺候。  

翠云轩里,过了几日,沈初柳就叫人出宫去将那一套头面送给了宋氏。  

宋氏接了之后。自然是欢喜。  

她也略打听了几句,就知道鹿王给景修仪和沈宝林送东西了。  

元宵多明白的一个人,婉转就将沈初柳这东西过了明路的话说了。  

那可没说沈宝林的也过了明路啊。  

于是,大约是沈宝林只觉得沈初柳拿了,她也就接了所以没什么。  

事实上,那边也只一万两银子和一套头面罢了。  

可多与少,这都是不合规矩的。  

宋氏闻弦歌而知雅意,自然明白沈初柳的意思了。  

她笑着叫人送了元宵出去,又道:“娘娘为了家里的心思,我们是感激不尽的。到底,也该与老三家的聊一聊才好呢。”  

这就是说知道了沈宝林的事,并且不赞同了。  

也是拐弯说愿意接受沈初柳的拉拢了。  

送走了元宵,宋氏就跟贴身的婆子说道:“你看看,老二家的和老三家的区别真不是一点点。不出事时候还好,都是娇养出来的。这一出点事,就看着差了十万八千里。”  

“可不么,毕竟啊,这景修仪娘娘是打小没有亲生爹娘的,大宅院的日子再是好过,也是要小心的。三房里,五姑娘那可是实实在在的娇养,如今可就看出不成了。”  

“娘娘啊,委实明白。把一个宝林培养成一个修仪那不是简单的事。如今你看着吧,宫里本就有出身好的二皇子,四皇子,如今又添上了一位命好的八皇子。日后那贞婕妤还不知要生的是不是皇子,要是也是皇子,那且要热闹呢。”  

“所以娘娘也是想叫沈家支持她吧?”婆子问。  

“娘娘哪里是那么简单的意思呢?沈家肯定是好好的才好。可沈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