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4 冰川水晶尸(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冰川水晶尸位于上古魔国遗址中。  

陈子文曾听胡八一三人讲述过他们在魔国遗址中的经历,知道那是一具疑似拥有冰灵根的罕见女尸,其年代之久,更胜精绝女王,乃是上古魔国第一代鬼母,名为“念凶黑颜”,被上古魔国之人葬在一座九层妖塔之下。  

冰川水晶尸同样拥有一双无界妖瞳。  

其瞳力绝不低于精绝女王。  

根据雪莉杨描述,上古魔国遗址中,有一座类似鬼洞般的“虚数空间”,名为“恶罗海城”。这座城市便是根据冰川水晶尸脑海中的记忆,用她那一双无界妖瞳,投射形成!  

当然,这些只是雪莉杨等人的推测。  

是真是假,去了才知。  

陈子文这番出行仍旧将肉身存放在鬼洞中,连续几十次雷遁之后,终于根据记忆中的路线,来到昆仑山深处的神螺沟冰川。  

神螺沟冰川是世间独一无二的低海拔古冰川。  

最低的海拔只有两千八百米。  

冰川从两座大雪山中间穿过,延伸往下数公里长,下方是一片原始森林,古木参天。  

到了这附近,陈子文记忆中的景象已大为不同。  

数百年的时差,环境地势都有了很大区别。  

好在葬有冰川水晶尸的九层妖塔,应该就在不远。  

大约就在几座雪山环绕的冰川之下。  

陈子文神识无法感应到什么,仔细搜寻,终于在四座规模相近的高耸雪山附近,察觉到了一丝异样。  

“天地脊骨,自成龙顶,看来传说中的九层妖塔,就在这片冰川之中。”  

陈子文从空中降落,停在一片冰面之上。  

目光下移,只见厚厚的冰层之下,冻着很多死人。  

这些死人衣着特别,皆保持站立之姿,低头斜视下方。  

陈子文目光一凝!  

这里有死人并不奇怪,令陈子文重视的是,这些死人的衣着打扮,与轮回宗极为相似!  

轮回宗知道这里!  

他们知道上古魔国所在!  

陈子文这才发现自己猜错了。  

胡八一三人的描述,大多针对一些奇境奇事,没有说过关于轮回宗的只言片语;而轮回宗被陈子文覆灭后,壁画只存一处,信息寥寥,这使得陈子文误以为轮回宗之人并不知道上古魔国遗址。  

可事实上,这处上古魔国遗址,轮回宗一清二楚,甚至很可能将这里当成了轮回宗之人葬身之地!  

这个发现让陈子文莫名有些紧张。  

尽管数百年后,冰川下的九层妖塔完好无损,可如今轮回宗被自己毁了,会不会出现蝴蝶效应谁也说不准。  

万一冰川水晶尸被毁,陈子文哭都来不及。  

陈子文顾不得细看那些疑似为轮回宗历代教主的墓穴,无界妖瞳加强感知,一个雷遁出现在地下冰层之中。  

“就在这里!”  

陈子文无需凿破冰层,直接出现在一座土木构建的低矮空间。  

此处正是九层妖塔!  

是距离地面最近的第一层。  

在这妖塔第一层中,没有太多东西,只有一块巨大而透明的水晶冰盘摆在地上。  

冰盘上刻着一个神像,狼首人身,身披战甲。  

这尊狼神名为“水晶自在山”,是魔国的妖奴,胡八一等人有提到过,据说是由狼神死后尸体所化,内部藏有恶毒的诅咒。  

不过眼前这块“水晶自在山”是假的。  

真正的“水晶自在山”在妖塔第九层,守护着冰川水晶尸。  

陈子文雷遁穿过冰盘。  

冰盘之下,乃是妖塔第二层。  

谷上古魔国之人崇拜深渊与洞穴,越重要的东西,放置在越下边。  

不过妖塔第二层,并没有什么珍贵之物,只有一些成堆的牛头骨作为陪葬。  

陈子文下至第三层,看见了很多绘满星纹图案的无字鬼幡,一共有五种颜色:红、蓝、白、绿、黑。  

这些鬼幡代表着上古魔国的信仰,只是具体代表什么,陈子文已无从知道。  

相比之下,妖塔第四层,堆着无数卵石。  

卵石上刻着不同符号,应该就是传说中的经石,承载着一些上古魔国的信息。  

如果不是挂念着冰川水晶尸,陈子文必会将这些经石全部搬回鬼洞,试图破解这些类似鬼洞文的符号,可由于心中迫切想要找到冰川水晶尸,陈子文不再停顿,连下数层,从第四层下至第八层。  

妖塔第八层,也有一个水晶灵盖。  

这一层中,竟然坐着十九具高大的男性古尸!  

古尸环绕一圈,面部乌黑,装束奇特,竟与献王墓天宫中的铜人像极为相似!  

陈子文有心将太岁皮取出,但忽地察觉到,这十九具古尸坐位,似乎暗含一些阵法特征,于是不再停留,直接下至第九层!  

九层妖塔,第九层即最底层。  

与想象中不同,妖塔第九层中,并没有摆放着什么冰川水晶尸。  

整一片方形空间中,只有一方石台。  

石台上,摆着两颗大小相同的水晶球。  

水晶球只有拳头大小,一个是白色,一个是蓝色,上面似有天然形成的星图。  

陈子文没有失望。  

因为妖塔第九层的情况,胡八一提到过。  

那具传说中的冰川水晶尸,其实就埋葬在摆放水晶球的石台下方。  

石台是可以推动的。  

陈子文拿起石台上的两颗水晶球,忽然有种特别的感觉。  

这两颗水晶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