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 一休与菁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是夜。  

阿威带着人,在外巡逻。  

做为保安队长,阿威这几天十分勤快,早起晚归的,旁人有些奇怪,可阿威却有苦说不出。  

当初他能当上任家镇保安队长这一职位,全靠着他表姨父任发支持,如今任发去世,任家长房只剩下任婷婷一个女孩,任家镇暗流涌动,任家二房为掌权、欲推新镇长上台,更别说阿威这个关系户。  

阿威心中想娶任婷婷,他觉得凭自己聪明才智,一定可以振兴任家。可表妹任婷婷看不上他,还让他拜九叔为师学点本事。  

这让阿威很不高兴。  

他阿威就是饿死、被人撤职从任家镇赶出去,也不会拜一个道士为师!  

“大家辛苦了,把枪存好,我请你们去吃宵夜!”  

带着几个手下来到衙门储枪室外,阿威吆喝道。  

“咦,怎么门没锁?”  

有人嘀咕。  

阿威上前,拨了拨锁头,不很在意。这储枪室原是由杂物室改建,堆放着很多东西,但都不值钱,唯有到了晚上,保安队将枪械存放进去,才需要好好看管。  

“咦?”  

阿威推开门,隐隐见一道倩影一闪而逝,随即打开灯,然后在一排木架后,发现了一条裙摆。  

“啊哈,原来是个女飞贼!”  

阿威挥了挥手,让手下退后。  

“你们出去,把门锁上,任何人叫门都不许开!”阿威拔出腰间别着的手枪,一脸“嘿嘿”地上前。  

门被锁上。  

木架后,陈子文与董小玉面面相觑。  

然后......  

“开门啊~开门啊~我是你们队长阿威啊~~”  

...  

拿着从阿威身上扒来的枪,陈子文第一时间带着小玉离开任家镇。  

“阿威是个好人。”  

陈子文心道。  

一个下午时间,陈子文终于成功说服董小玉与他一起闯荡江湖,二人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溜进保安队偷枪。  

有董小玉相助,普通人形同虚设。  

可惜董小玉不愿多做盗窃之事,事实上,若非陈子文强调取枪是为了除掉一头为非作歹的狐狸精,对方是不肯的。  

陈子文有些可惜。  

也深知自己不是秋生。  

一旦引起董小玉反感,她很可能会马上离开。  

所以从阿威身上取走手枪子弹,又顺走了十几个大洋,陈子文便带着小玉,离开任家镇,寻找四目的家。  

任家镇位于台山县,四目亦是本县人。  

凭着九叔给的地址,陈子文一路夜行,翻山越岭,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到了台山最北边的青山镇。  

在镇上暂作歇息,下午陈子文将小玉藏进纸伞,再度赶路。  

途中经过一个村庄,歇了一夜,陈子文这才于次日中午,赶到目的地。  

与僵尸叔叔里一样,四目的宅子建在十分偏僻的山野之间,一旁有一家木屋为邻。  

电影中,四目道长说“这里方圆百里,就只有我们两个房子”中的“方圆百里”虽然是虚词,但距离最近的村庄,确实不下十里。  

陈子文心中知道,这旁边的木屋,是一个法号“一休”的和尚的住宅。  

一休大师暂时未归。  

一旦归来,就是电影僵尸叔叔剧情正式开始之时。  

正想着,一个年轻人从一家木屋中走出——  

正是四目的徒弟,家乐!  

“你找谁啊?”  

家乐长得和秋生有点像,看见背着行李的陈子文,有些好奇地问道。  

陈子文上前,看了看家乐身上穿着的破衣服,心中感叹四目简直比诸葛孔方还抠门,却一脸热情道:“你是家乐师兄吧?我叫陈子文,是你林九师伯的新入门弟子,奉师命来找四目师叔的。”  

“你找师傅啊,他外出带货,还没回来呢。”  

家乐摸摸脑袋。  

他从小被四目养大,没出过几次远门,对陈子文口中的“林九师伯”,也只是好像在师傅口中听过。  

陈子文自身后取出一件新衣服,递给家乐:“这是师弟特意在青山镇上买的,送给师兄当见面礼。”  

家乐接过,看了看,恨不得马上换上!  

天可怜见,他最好的一件衣服,还是四目穿了多年不要的——哪怕如此,那件衣服家乐也向四目要了八年,四目才肯给他。  

如今“师弟”一来就送他一件新衣服,家乐顿时将陈子文当成了亲人。  

二人进屋。  

一人好客,一人有心,很快无话不谈。  

陈子文也从其话语中,分析一些东西。  

电影中,四目夜里遇到狐狸精,天亮已到家,假设狐狸精有一定的领地意识,那它基本在这附近一定范围之内。  

而且,那里还是林子。  

有大树,有竹子,还有癞蛤蟆。  

但凡妖异之物,多在夜间出没,陈子文从家乐口中打听到四目常走的路只有三条,于是决定暂住于此,并于今晚,开始寻找。  

虽不确定僵尸叔叔剧情何时开始,但从一休大师家中那株莲子的状态来看,应该不远。  

是夜。  

陈子文带着小玉外出。  

轻装简行,速度自然不是赶尸能比,可惜一夜过去,毫无收获。  

如此动静瞒不住家乐。  

陈子文也没想瞒着,便说来时听闻附近有妖物作祟,想为民除害。  

家乐身手不错,也想跟着,但被陈子文劝住。  

上午休息,下午继续。  

夜里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